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煤獨大"的山西:煤企越生産越虧損卻不能停産

  • 發佈時間:2016-05-09 19:17:00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作者:張燕  責任編輯:羅伯特

  鐵銹地帶之山西

  “一煤獨大”困境誰能破

  山西是典型的資源型經濟省份,曾“因煤而興”。新中國成立後,山西累計生産煤炭佔全國的1/4,但單一的産業結構也導致山西經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山西也曾多次嘗試“突圍”,從於幼軍在招商項目中對煤炭項目“亮紅燈”,到孟學農計劃發展旅遊業,再到袁純清提出“氣化山西”。如今,山西現任領導班子提出“煤—電—車”戰略,山西再次踏上“突圍”之路。

  煤炭快要“塌鍋”了。

  “塌鍋”是山西省會太原的方言,意為“崩盤”。這是眼下當地人説起時下經濟情況時最愛挂在嘴邊的一句話。

  剛剛過去的一季度,山西煤炭銷量同比增加600多萬噸,但同比減收700多億元、虧損達9億多元。對於剛剛經歷了自1982年以來GDP最低增速的山西人來説,幾億的虧損快要成為習慣。就在兩個月前,山西煤炭價格已經連續55個月下降,其中2015年噸煤綜合售價為263元,比歷史最高點2011年5月份時下跌393元,下降幅度接近60%。

  2015年,山西省五大煤炭集團負債率達到81.79%,全省煤炭行業虧損94.25億元。2016年4月以來,據不完全統計,山西煤炭企業已連續發生兩起債務違約以及三起債券暫停、取消發行事件。

  受到拖累的不僅是煤炭行業,與煤炭緊密相關的焦炭、冶金、電力工業增速明顯回落,有的出現較大幅度的負增長,進而導致山西省工業經濟增長疲軟,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2.8%。

  煤炭行業下行帶來的另一個後果就是財政收入銳減。王儒林曾表示,山西119個縣市區,2015年財政收入最少的為3300萬。排在後9位的9個縣,都是貧困縣,9個縣的財政收入加起來僅有6.07億。

  “煤炭行業下行,帶動了主導産業下行,帶動了工業下行,帶動了總需求下行。同時,對社會層面也有影響。”李小鵬坦言,“一煤獨大”是造成當前經濟下行的主要原因。

  負重前行的煤企:

  越生産越虧損,但卻不能停産

  沿著太原市中軸線迎澤大街一路向西,在迎澤西大街的盡頭可以看到西山大廈,西山大廈所在的南寒廣場再往西的區域,便是太原人口中的“西山”地界。

  “西山”不僅僅指一座山,還指代位於此地的山西西山煤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西山煤電”)。作為山西省五大煤碳集團之一,西山煤電是全國最大的煉焦煤生産基地。在被稱為“西山”的區域,散佈著西山煤電旗下的數十家煤礦、煉焦企業及職工生活區。

  這其中就包括白家莊煤礦。即使已經開採了近90年,白家莊煤礦仍然保持著每年100萬噸的生産能力(此為核定生産能力,但據記者了解其實際年開採量近300萬噸)。但是自從去年元旦過後,白家莊煤礦的運營情況開始每況愈下,先是春節期間工作人員破天荒地全部放了假,假期結束,礦區便開始了每週工作四天休息三天的節奏。

  據記者了解,白家莊煤礦目前産出的焦煤屬於貧瘦煤範疇,雖然不適合煉焦,卻是良好的電煤。在煤炭市場繁榮時,噸煤坑口價曾經達到500多元,年産量近300萬噸。但是隨著近年來煤價一路下行,白家莊煤礦已經開始出現虧損。該礦一名管理層人士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目前白家莊煤礦生産的電煤坑口價每噸僅售65元(含稅),而生産成本則將近300元。也就是説,毎生産一噸煤就虧損近240元。如果以核定生産量100萬噸計算,每年白家莊煤礦的虧損接近2.4億元。

  根據西山煤電的規定,産煤由集團統一銷售,經營性資金、工資、社保、稅款也統一由集團撥付。但是即使按照目前市場上電煤的銷售價,開採白家莊煤礦對於西山煤電來説仍是一筆虧損的生意。據西山煤電集團人士透露,西山煤電旗下虧損的煤礦不止白家莊煤礦一個,事實上,“後山”(豐産煤礦多分佈在西山後山坡)養“前山”(分佈在西山前山的貧産煤礦)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在山西省的煤炭國企中,“以豐補歉”也是長期以來的做法。

  儘管每一“鐵鍬”挖下去都意味著更多的虧損,但是目前卻鮮有煤礦停産。據陽煤集團旗下一家已然虧損一年有餘的煤礦礦長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透露,虧損煤礦硬著頭皮開工多是出於無奈。“煤礦前期投資大,有些煤礦還背著銀行貸款。哪怕挖煤不賺錢,可是第一可以保證現金流,第二可以保證債主不到府。現在一旦停産,煤礦就死在那裏了。就算我們上面有集團頂著,可是那麼多工人怎麼辦?”

  內退、外包打工,

  部分煤企已開始轉崗分流

  煤企艱難前行的背後是過剩的煤炭産能。

  4月23日,山西省委、省政府印發《山西省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意見》,正式啟動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解決煤炭産業無序過剩問題。《意見》中提出,到2020年,全省有序退出煤炭過剩産能1億噸以上;此外,山西省今後5年原則上不再新配置煤炭資源,不再新審批煤礦項目。

  但是據多位了解山西煤企情況的業內人士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要在山西實現煤炭去産能可謂難之又難。一方面,經過資源整合之後,目前山西境內年産9萬噸以下的煤礦少之又少,“減法”標準如何設定尚未得知;另一方面,煤企的人員安置也會成為去産能過程中複雜的一個問題。

  前述西山煤電所在地就生活著8萬職工和十數萬家屬,而當地的生活服務業也大多以服務西山煤電職工為主。也就是説,如果出現裁員,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儘管如此,目前陽煤集團、晉煤集團、焦煤集團、潞安集團和西山煤電都已經分別下發了轉崗分流、停薪留職、休假待崗等管理辦法,以此進行降本增效,個別企業甚至已經出臺了“轉崗分流”具體考核指標。

  記者在採訪中得知,2015年年初,陽泉、霍州等地的煤炭企業已經開始降薪,幅度從30%到50%不等。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了拖欠工資的情況。截至今年2月底,霍州當地煤礦工人工資僅發放至2015年6月。

  雖然西山煤電至今仍沒有對外公佈轉崗分流的具體方案,但是白家莊煤礦春節過後已經開始分流安置職工。據該礦的管理層人士透露,此次轉崗分流白家莊煤礦將作為試點煤礦,計劃關掉南坑礦井,僅保留二號坑一個礦井。而整個煤礦2600余名職工,列入轉崗分流名單的人員就有1300多人。

  該人士透露,此次轉崗分流的精神是“內部消化”。煤礦內50歲以上未達到退休年齡的,將實行內部榮養(相關法規是距法定退休年齡5年以內,職工本人自願,企業同意,可以實行內部退養)。剩下的人員一部分建議在白家莊煤礦實業公司就業(即負責後勤保潔保安工作),另一部分則外包至效益好的煤礦打工。在白家莊煤礦記者了解到,正月初六過後已經有兩批工人踏上了出外打工的道路。150人被送到了興縣斜溝煤礦,另外100人則被送到了柳林聯盛集團(2015年5月,西山煤電集團被確定為託管聯盛公司的主體)。

  計程車救“煤”:把過剩的煤發成電,太原計程車全部換電動車

  在省會太原,這場不知何時才能結束的行業寒潮不僅影響到了煤炭行業,其影響同時蔓延到了計程車行業。

  一位太原的計程車司機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從春節前夕開始,太原的計程車明顯運力不足。“大概2000輛計程車報廢了以後沒有車換,好幾個我認識的司機都開私車出來跑滴滴了。”

  1月20日,太原市汽車客運管理辦公室(下稱“太原客運辦”)發佈了《關於出租汽車更換純電動汽車的通告》,其中提到“市政府決定太原市城六區出租汽車本次更新全部更換為比亞迪純電動汽車(E5\E6)”,而這次更換工作從春節前便已啟動。

  去年12月,山西省政府和太原市政府分別與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和投資協議,此次太原更換計程車便與此有關。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省長李小鵬出席簽約儀式,王儒林指出,山西“一煤獨大”的産業結構不可持續。該如何擺脫這種局面?王儒林表示,應發揮山西能源産業優勢,“不僅要抓發電,把煤轉化為電,更要抓用電,切實提高電力消納能力。”

  此前,山西省發佈旨在進一步消納過剩煤、增加發電産能、推動節能減排的“煤—電—車”戰略,提出到2018年,山西將實現主幹高速公路充電設備全覆蓋;到2020年,基本實現住宅小區和單位內部停車場充電設施全覆蓋,電動汽車市場保有量20萬輛以上。

  山西省經信委副巡視員樊文彬表示:“加快電動汽車推廣應用,走‘煤—電—車’發展之路,是山西經濟轉型的緊迫任務和現實需求,也是破解煤炭産能過剩、電力消納困難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據了解,太原目前已建設完成300個電動汽車充電樁,主要集中在太原南部長風街一帶。但比亞迪E6車型的續航能力為400公里,充電時間為兩個小時,大部分司機跑300公里左右便需要返回充電,路程加上充電排隊消耗的時間,原本的三班倒變成了兩班,司機一天的營業額就因此減少了400~500元,有不少“的哥”已經考慮轉行了。

  山西歷屆省長的突圍之路

  據記者了解,此次更換電動車除影響計程車行業外,曾投資建設加氣站項目的企業也受到影響。2008年,為了促進經濟轉型,擺脫“一煤獨大”,時任山西省省長袁純清提出了“氣化山西”的概念,大力發展天然氣和煤制氣項目,山西省發改委還制定了《山西省“四氣”産業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當時太原的一批計程車便由汽油車換成了天然氣車。經過7年建設,太原市現已擁有約15個加氣站,一輛車加氣只需要10分鐘,但是目前部分已經閒置。

  事實上,山西省曾經多次嘗試進行産業結構調整,突破“一煤獨大”的局面。早在2006年,剛剛任職山西省省長的于幼軍曾提出煤炭産量“零增長”的目標,要求年産9萬噸以下的煤礦出局。同時主張大力招商引資,發展煤炭能源之外的經濟項目。

  僅2006年度,山西就在上海和香港舉行了兩次大型招商活動,引資額達3800億元。而在2007年召開的山西珠三角(廣州)投資合作洽談會上,引資額達到了1155.32億元。不僅如此,于幼軍還在那次招商活動中對煤炭項目亮起了“紅燈”。對此,有山西業內人士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盛讚説,于幼軍的招商引資能力在山西不僅空前,而且絕後,自於幼軍離職後,山西的外來民營資本“一年不如一年”。當然,他也承認,這跟當時的煤炭好形勢也有直接關係。

  于幼軍離職後,接替他出任省長的孟學農同樣提出調整産業結構的目標。與于幼軍不同,孟學農的調産計劃集中在發展旅遊業,提出要將山西旅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和經濟優勢。但是僅一年後,孟學農便離職。

  而從2014年開始,連續兩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強調,“一煤獨大”是山西經濟社會最突出的矛盾。

  今年年初舉行的山西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上,山西省省長李小鵬對如何破解“一煤獨大”作出了具體部署。李小鵬表示,未來5年,山西將著眼做好煤與非煤兩篇文章,從創新供給、創造需求入手,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積極化解煤炭過剩産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