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特種機器人來了!

  • 發佈時間:2016-05-09 05:45:0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圖①為中信重工開誠智慧生産的消防機器人。本報記者 馬洪超攝

  圖②為中信重工開誠智慧的工人們正在裝配機器人設備。(資料圖片)

  圖③為中信重工開誠智慧生産的履帶式機器人。本報記者 馬洪超攝

  4月中旬的一個下午,當記者在河北省唐山市見到中信重工開誠智慧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許開誠時,他剛剛接待完來自河北滄州渤海新區的客戶,和他們基本談妥了一筆消防機器人訂單。

  今年一季度,開誠智慧銷售特種機器人490台(套),銷售收入超過去3年的總和,一季度公司上繳利稅超過1億元。“在國內外經濟形勢嚴峻複雜的情況下,開誠智慧取得這樣的成績,得益於多年來開誠對技術創新的堅持,得益於選準了特種機器人這個突破口,更得益於站上了中信重工這個高平臺。”許開誠表示,開誠智慧現在已形成年産2000台(套)的生産能力,他們今年就要力爭銷售2000台(套)機器人。

  靠技術實現三次飛躍

  據開誠智慧黨委書記兼副董事長周瑞華講,開誠公司從創立至今已經經歷過三次轉型,每一次轉型都在技術支撐之下實現了飛躍。

  開誠是許開誠以自己的名字來命名創立的一家民營企業。創立之初,借助於技術方面的優勢,這家小企業發展得很不錯,在煤礦自動化領域頗有名氣。不過,當時有數名核心人員帶著關鍵技術突然離開,經歷此次變故後,許開誠提出“避開競爭,研發新産品”的發展思路。他們主攻研發PLC(可編程式控制器)技術,並取得了成功。這項技術的成功應用,使開誠創立了多項新型煤礦控制系統,並在全國推廣應用。

  這次轉型成功後,開誠公司的技術團隊在防爆變頻技術方面獲得了不少經驗,他們又相繼研發出國內首臺“礦用隔爆變頻調速裝置”“礦用隔爆高壓軟起動裝置”,填補了國內礦井下變頻器應用的一些空白。憑藉變頻器技術優勢,開誠的産品銷路大開,盈利大增。這次向變頻器的轉型,實現了開誠的第二次飛躍。

  2006年,許開誠注意到,礦難或消防救援時往往會帶來救援人員的傷亡,如果能夠用機器人參與危險時刻的救援,那就能減少生命財産損失。許開誠還發現,相比工業機器人和生活服務類機器人,救火、探測等特種機器人在國內外並沒有得到足夠重視,相關市場還沒有被大開發。於是,開誠公司決定,攻關特種機器人!

  2007年,開誠研製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礦用災區偵測機器人;2013年,“礦用水下機器人裝置”和“管道探測機器人裝置”研製成功;2014年,“礦用巡檢機器人裝置”成功推出……

  儘管開誠的機器人家族已然成型,但“養在深閨人未識”。轉變發生在2015年。這一年的11月,儘管新公司未掛牌,但唐山開誠已經邁上中信重工搭建的舞臺,開誠的“機器人家族”陣容整齊地參加了在上海舉辦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

  據中信重工董事長任沁新介紹,在世界排名前四位的機器人産業巨頭全部參展的情況下,不怯場的開誠展示了履帶式機器人平臺、水下機器人平臺、巡檢機器人平臺、管道機器人平臺4大系列19種機器人。開誠的展位是工博會上唯一的工業特種機器人展位,這些基於高危環境和特殊工況應用的機器人一亮相,就成為工博會上的“明星”,觀眾好奇地與這些特種機器人“零”距離接觸,行業的內行則忙著與機器人“相親”,找中信重工和開誠公司的負責人談合作。

  2015年12月16日,中信重工完成收購唐山開誠80%股權的轉讓交割。兩天后,中信重工開誠智慧裝備有限公司創立大會在唐山舉行,任沁新和許開誠共同為新公司揭牌。由此,開誠智慧迎來了里程碑式的第三次飛躍。

  認準了特種機器人

  和很多人想像的不一樣,看著自己一手創立和發展起來的企業被大公司並購,許開誠並沒有什麼遺憾,反而感到放心和坦然。相比起企業歸屬,許開誠更關心我國機器人行業能否在世界上實現超越。

  “我已經70歲了,現在身體還行,但確實不如前些年了。”許開誠説,他並不想把公司辦成家族企業,孩子們也都有自己的事幹,而要把公司的機器人事業堅持下去並越做越好,就得找到合適的託付者。“這既是對員工負責,也是給自己的內心一個交待”。

  在與中信重工接觸之前,開誠公司和幾家公司進行過一些溝通,但許開誠總感覺不是很合適。他擔心,對方多是想購買和利用開誠現有的技術來開拓市場賺取利潤,而不大會進行下一步的深入研發,這很可能使自己在特種機器人方面的探索停滯下來。

  這種擔心並非多餘。

  數據顯示,我國已連續兩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機器人市場。2015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産量達32996台(含外資品牌),同比增長21.7%;自主品牌機器人産銷量為22257台,同比增長31.3%。據統計,目前,國內上市公司中已有100多家公司有機器人概念;國內與機器人有關的企業超過4000家,其中有影響力的公司有800家左右。

  儘管如此,國內製造的機器人大多數比較低端,缺乏核心競爭力,很多是在做搬運、碼垛等簡單工作,在一些高難度的、體現核心競爭力的領域,比如在體現作業難度的焊接領域,或者是在汽車製造行業,高端機器人有百分之八九十是外國製造的。

  “歐美國家在機器人領域發力較早,有長時間的技術和人才儲備,他們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已經非常領先,我們一時難以趕超。”許開誠説,由於市場規模和效益不突出,特種機器人此前並不為傳統機器人生産企業所重視,開誠智慧近些年在特種機器人領域加強研發,就是要搶佔特種機器人發展先機,為中國人在機器人製造領域爭口氣。

  許開誠認為,自動化是個永恒的課題,他必須為公司上下及特種機器人研發找到一個值得託付的合作者。最近幾年,他一直在用心等待。

  “許開誠的仁心善舉、創業精神與任沁新的産業抱負相遇,催生出了兩家公司的聯姻佳話。”在中信重工工作多年的周瑞華説,中信重工的發展歷程,使任沁新對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能與跨國公司競爭的産品格外敏感。因此,當他發現唐山開誠擁有如此“迷人”的特種機器人後,助力開誠,讓中國特種機器人在行業裏扳回一局的想法油然而生。

  許開誠講,任沁新對特種機器人行業發展的理解和産業報國的志向,令自己十分欽佩,“我們一拍即合,半個小時就敲定合作”。

  在去年底舉行的開誠智慧揭牌儀式上,任沁新表示,要全力支援,把新開誠打造成中國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智慧裝備領域的領軍型企業。新公司成立100多天,就已經形成了年産2000台(套)特種機器人的生産能力。而且,中信重工還表示要重點投入資金,助力開誠智慧建成世界最大特種機器人基地。

  向年售2000台進發

  在開誠智慧的生産車間裏,刷著紅漆、整齊排列的一台臺消防滅火偵察機器人格外引人注意。360度旋轉雲臺錄影機,上下俯仰的水炮炮頭,在履帶式平臺的帶動下,靈活自如地爬坡越障……這些機器人動起來簡直就是一個個消防戰士。

  公司機器人研發部經理張樹生指著一款履帶式機器向記者介紹,這款機器人依靠內嵌式控制技術,水炮噴水速度可達80米至150米/秒,遠高於人工水炮,而且其圖像傳輸能力比一般的無人機還強。有了這樣的消防設備,消防救援人員就不必親身進入易燃、易爆、有毒、缺氧、濃煙等危險事故現場進行探測、搜救、滅火,無疑能有效解決消防救援人員的人身安全問題和數據資訊採集等問題。

  據張樹生介紹,開誠智慧研製的水下機器人,最大下潛深度達100米,能實現定深、定向、定速巡航,可應用於水災救援、水下目標偵察、魚群觀測、水上娛樂等諸多領域。而在神華集團郭家灣礦代替巡檢工人“上崗”的巡檢機器人已經量産了。開灤集團唐山礦在集團公司排矸系統中投入開誠智慧自動化控制系統和皮帶機巡視機器人後實現了40人代替118人的定員,有效推進了“機器換人”的重大變革。

  截至目前,開誠智慧已經研製出履帶式機器人、水下機器人、巡檢機器人、管道機器人、鑽孔探測機器人五大系列機器人平臺,可生産200余種不同的機器人産品,其中15項産品系列為國內首創,102項技術成果獲得國家專利授權。

  當前,特種機器人行業的研發正逐步向消防、化工、煤礦、非煤礦山、軍工、電力、市政建設等眾多領域擴展,特種機器人家族矩陣也正在形成。已經站在中信重工這個高平臺之上,擁有了更多資金和技術實力的開誠智慧,已經越來越多地體會到這一點。

  開誠智慧董事長助理兼行銷副總監陳昊告訴記者,新公司掛牌後,前來考察和尋求合作的客戶絡繹不絕。一季度,開誠智慧特種機器人的銷售收入就超過了過去3年的總和。紛至遝來的業務訂單,讓包括陳昊在內的行銷部員工們格外忙碌。他們正在加緊充實銷售人員,加大業務培訓,劃分銷售區域,以適應新的銷售要求。

  為了更廣地打開市場、完成更多的訂單,開誠智慧掛牌後,已經在原有基礎上新增了3條生産線,並運用AGV智慧物料運輸等自動化技術與先進工裝設備,完善了生産工藝及標準化體系,迅速形成了年産機器人2000台(套)的能力。

  “今年開誠計劃銷售2000台(套)特種機器人,從一季度銷量達490台(套)的成績看,我們對完成全年任務充滿信心。”陳昊説。

機器人(300024) 詳細

機器人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藍英裝備 10.95 10.05%
2 光啟技術 27.78 10.02%
3 紫光股份 80.14 10.01%
4 賽為智慧 18.52 9.98%
5 上海機電 22.65 6.59%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華昌達 10.89 -6.76%
2 韻達股份 47.84 -4.32%
3 雅化集團 12.83 -4.25%
4 海源機械 16.64 -3.70%
5 美的集團 52.84 -3.10%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