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撒南非洲國家中期增長前景樂觀

  • 發佈時間:2016-05-09 05:44:5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比勒陀利亞電 記者蔡淳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的最新一期《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經濟展望》報告認為,受多重因素影響,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經濟表現欠佳,但中期增長前景仍然樂觀。報告呼籲該地區國家及時調整政策,以增強經濟抗風險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報告指出,2015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經濟增長速度為3.5%,為15年來最低。今年增速預期將進一步下降至3%。在過去10年間,該地區平均增速為6%。報告認為,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滑、外部融資環境惡化以及厄爾尼諾現象引發的嚴重旱災,是導致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

  報告認為,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低迷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資源出口國造成了巨大壓力。儘管石油價格比今年年初時有所回升,但較2013年頂峰時期,油價仍然縮水了60%。因此,非洲主要産油國如尼日利亞、安哥拉以及中部非洲經濟及貨幣共同體國家出現財政收入狀況惡化、外匯儲備銳減等問題。非石油大宗商品出口國迦納、南非與尚比亞等國情況也並不樂觀。此外,南部與東部非洲多個國家如衣索比亞、馬拉維與辛巴威等,由於遭受百年不遇的嚴重旱災,糧食生産與安全面臨嚴峻挑戰。

  不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國家間情況有所不同,如象牙海岸、肯亞、塞內加爾以及許多低收入國家,國民經濟依然能夠保持5%甚至以上的顯著增長。這些非産油國從低油價中獲益,並且繼續受益於國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與強勁增長的私人消費。儘管目前看來面臨一定困難,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中期增長前景仍然樂觀可期。過去10年間推動地區快速發展的利好因素沒有發生根本變化。目前,該地區營商環境已經大大改善,而且人口紅利也在逐步釋放。

  報告指出,為進一步釋放增長潛能,並減少對全球性和地區性風險的敞口,地區國家有必要作出實質性政策調整。具體而言,對石油出口依存度較高的國家,應該努力擴大稅基,控制政府開支,防範財政風險。鋻於大幅收緊的外部融資環境,各國應繼續將實施靈活的匯率制度作為防禦外部衝擊的第一道防線。同時,一系列必要的調整措施將幫助各國政府在面對經濟難關時擁有更大的主動權,為實現地區長期繁榮奠定健康基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