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浙江溫州:“百工之鄉”的千年傳承

  • 發佈時間:2016-05-08 06:19:5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4月30日,《經濟日報》記者走進老藝人張錦達的家時,他正伏案進行竹絲鑲嵌。只見他左手壓住一條上面密布細榫的篾片,右手用鑷子夾住一粒細小的篾片往上“按”。這些篾片厚2毫米、寬3毫米,全靠手工拉磨和鋸出,每個細榫必須等距,才能暗榫緊扣。“只有精益求精,才能做出好東西。”張錦達説。從12歲跟父親學藝到現在已經58年,張錦達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樂此不疲。最讓他自豪的是,1981年他為北京人民大會堂浙江廳製作了《玉蘭綬帶》大型屏風。

  張錦達是溫州唯一一位還在從事竹絲鑲嵌創作的老藝人。溫州市工藝美術研究院院長葉萌春介紹,溫州歷史上手工業一直非常發達,青銅冶鑄、青瓷、漆器名氣都很大,工藝美術品種曾多達10大類、150多個,有“百工之鄉”的美譽。現在,全市大師級工匠有400多名,還擁有923項非物質文化遺産。

  在溫州樂清市正泰工業園內的終端電器製造部,新一代低壓電器産品“崑崙”系列正從一條條自動化流水線上“誕生”。為了不斷打磨和升級低壓電器這個“鎮企之寶”,正泰組建了400多人的專業研發團隊,投入1.5億元,用3年時間才完成“崑崙”系列産品。正泰電器工程師晏剛告訴記者,其中僅一個塑殼斷路器就做了36套方案、800多副模具。創業31年,就是靠著這種不斷的堅持和精益求精,正泰逐步由一個家庭小作坊發展成為中國工業電器的“龍頭”和新能源的“領軍者”。

  在全國率先提出實施“品質立市”和“品質強市”的溫州,人們意識中“品質”的範疇已經拓展到産品品質、工程品質、服務品質和環境品質等各大領域。“我們每年舉辦一次職業技能大賽,大力選樹職業技能帶頭人,讓市級以上勞模享受困難幫扶金和免費療休養、才藝培訓等,營造整個社會尊重技術、爭當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圍。”溫州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程龍鳳告訴記者,技能大賽提高了員工的操作技能,還能提升産業的整體實力。如去年第三屆大賽就吸引了2685名職工參加,職工技能培訓4.6萬人次,有1398人分別獲得中、高級工和技師職業資格證書。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