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啟孵化模式

  • 發佈時間:2016-05-05 07:29:51  來源:廣西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資本市場

  本報記者 譚卓雯

  ■閱讀提示:

  近日,自治區政府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今後5年廣西資本市場發展方向和目標任務。《意見》指出要加快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建設步伐。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金字塔的“塔基”,區域性股權市場將擔負起培育和孵化更多廣西中小微企業上市(掛牌)、對接資本市場的重任。

  五年計劃 任重道遠

  新鮮出爐的《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力爭我區境內外上市公司達到60家以上,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達到180家以上,上市(掛牌)後備企業保持在200家以上。

  《意見》要求全區各級政府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的産業扶持政策要向在區域性股權市場掛牌的企業傾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支援區域性股權市場做好股權集中託管和變更登記,同時推動設立專門服務於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小微證券公司

  “該意見是為加快發展我區資本市場,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引導社會資本和推動創新發展的作用,擴大全區社會融資總規模,提升直接融資比例,降低融資成本,提升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廣西經濟社會發展水準而出臺的。”自治區金融辦副主任李正友表示,與以往相比,此次實施意見既有明確目標,又有全面的落實計劃,可以看作是廣西資本市場的“五年計劃”。

  “以我區目前42家境內外上市公司、33家新三板掛牌企業的基礎來看,要實現這一目標並不輕鬆。有關專家表示,目前我區IPO在審企業僅1家,後備上市資源企業較少,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在全國甚至在西部地區排名靠後,後勁不足。我區的企業中,優質企業本來就不多,而具有資本市場意識、運作規範、符合上市(掛牌)條件的股份制企業更是奇缺。

  孕育桂企“股份公司”

  要改變我區上市掛牌“後備軍”不足的現狀,加快對優質企業的培育和改制刻不容緩。

  作為我區唯一的自治區級並具備上市券商控股背景的區域性股權市場,北部灣股權交易所自2014年9月增資擴股正式運營以來,在全區各地舉辦了300多場企業培訓、投融資路演等活動,為4000多家中小微企業講解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基礎知識,提供投融資對接機會,培育了良好的資本市場氛圍。目前,該所掛牌企業959家,通過發行私募債、增資擴股、收益轉讓等方式實現融資近10億元。

  “自治區政府出臺的意見,給北部灣股權交易所下達了到2020年實現1000家掛牌企業的任務,我們對此的理解是1000家符合新三板甚至更高層次資本市場準入門檻的掛牌企業,也就是股份制企業,而目前在我們現有的900多家掛牌企業中絕大多為有限責任公司,著力推動現有掛牌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推動更多新的股份公司前來掛牌,做好上市後備企業的孵化和培育是我們的工作重點。”北部灣股權交易所總裁蒙金偉説。

  為配合企業股份改制工作,該所按掛牌的市場層級進行分層設計,制訂了一套符合廣西中小微企業實際情況的股改制度。同時,聘請業界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的專家,為會員機構從業人員進行股份改制實操培訓,已經培養了一批具備相關業務資格的從業人員,為下一步大力推動企業開展股份改制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資源保障。

  在北部灣股權交易所和其會員機構的幫助下,一些先知先覺的小微企業正在叩響資本市場大門。

  經過國海證券的培育輔導,第一批掛牌企業南寧天衡特力計量設備有限公司去年就完成了股份改制,總經理鐘曉東自豪地在公司名稱中加入了“股份”二字。

  除了名稱上的變化外,讓鐘曉東感受最深的是公司治理上的變化。“要拓展業務必須靠資本市場融資,如果不進行股改,沒有一個規範運營的模式,根本無法與資本市場溝通,因為別人無法信任你。”鐘曉東説,股改後公司在規範性治理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公司未來的定位和發展也更加清晰,目前他正在對公司做戰略規劃,將把業務向網際網路電子商務拓展。

  有了長遠目標,近期鐘曉東積極奔走于各種培訓會,潛心學習如何路演,為下一步引入戰略投資者作準備。

  打通轉板“綠色通道”

  去年,北部灣股權交易所掛牌企業桂林天銳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掛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即“新三板”),成為我區首家成功從區域性股權市場轉板新三板的企業,為我區眾多希望借助資本市場實現跨越發展的中小微企業帶來了成功示範。

  2015年11月份,證監會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推進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控股股東為證券公司、具備相應業務能力和風險管理水準的區域性股權市場運營管理機構,可以開展新三板的推薦業務試點,推薦掛牌公司的持續督導和做市服務等工作由控股股東承擔。

  業內人士表示,在政策的利好之下,區域性股權交易所作為更接地氣的“四板市場”,其“孵化器”功能將得到強化,為掛牌企業提供規範輔導、股份改制等服務後,將孵化出更多符合條件的企業,並推送到更高層次的資本市場。

  今年1月,自治區金融辦與“新三板”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進一步深化雙方資訊共用機制,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聯合培育機制,加快優質企業掛牌進程,共同促進我區掛牌企業規範運作,支援廣西掛牌公司利用資本市場不斷滾動發展,促進廣西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隨著多項政策細則的出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佈局逐步明晰,各層市場的定位更加明確,層級之間也在加速打通,證監會也明確支援券商控股的區域市場開展新三板推薦業務試點,這就為下一步我們與新三板建立轉板綠色通道提供了政策前提。”北部灣股權交易所總裁蒙金偉表示,按照證監會相關規定,該所是區內唯一具有直接向新三板推薦企業資格的區域市場,下一步將積極與新三板溝通協調,建立掛牌企業轉板綠色通道,幫助更多廣西企業登錄全國性資本市場,進一步做大做強廣西資本力量。

  創新産品 破解困局

  企業成長需要資金的幫助,針對目前中小微企業普遍存在的融資難問題,區域性股權市場除了培育和推動企業進入資本市場這一功在長遠的服務外,還有什麼創新舉措幫助企業解決當前融資難的困局?

  《意見》指出,鼓勵發展普惠金融,積極探索發展股權和債權眾籌融資模式,支援符合條件的仲介機構開展眾籌融資試點。

  對此,北部灣股權交易所透露,目前該所已經儲備了部分眾籌項目,同時該所搭建的網際網路眾籌眾創融資平臺已完成系統建設,即將於近期上線。“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我們將探索開展小規模的網際網路非公開股權融資,為掛牌企業提供更為豐富的融資産品和融資工具,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融資成功率。”蒙金偉介紹,作為具有上市券商背景的區域性股權市場,該所在金融創新方面具有較強的專業優勢,有望在眾籌融資模式方面率先取得突破。

  記者留意到,《意見》中還特別提出要積極發揮區域性股權市場的投融資平臺作用,推動中小微企業與股權投資企業對接,為股權投資企業提供調研平臺,提供豐富的投資、跟投、合投機會和順暢的退出通道,構建良好的股權投資信用體系。

  李正友告訴記者,目前自治區政府正研究出臺支援私募基金髮展的政策,希望通過建立私募基金投資上市(掛牌)後備企業的對接機制,形成私募投資發展的良性迴圈,帶動地方經濟産業升級和經濟轉型。

  “目前我們在股權投資基金方面在做兩方面的努力,一是與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合作,積極申請成立廣西政府引導投資基金的股權投資子基金,專門投資于本所的掛牌企業;二是與北海市政府合作,探索合作設立北海市政府引導投資基金。”蒙金偉介紹説,目前該所的基金設立前期工作正在緊張籌備,計劃今年至少完成一支基金的募集,並完成至少一筆投資,以形成良好的示範效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