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圖文:“小漢口”氣勢如虹

  • 發佈時間:2016-05-04 05:33:28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湖北日報訊 圖為:湖北業茂再生資源公司汽車輪轂生産線

  圖為:東風汽車公司老河口東風創普專用汽車公司專用汽車生産線

  圖為:湖北楚凱冶金公司20萬噸廢鉛酸蓄電池回收處理迴圈綜合利用生産線澤森電子科技公司高頻變壓器生産線

  圖為:威華包裝環保科技有限公司BHS全自動瓦楞紙板生産線

  丹河谷組群發展,“省級戰略”謀劃新篇。

  迴圈經濟産業園,“綠色經濟”風帆正勁。

  生態長廊引丹渠,“美麗家園”山清水秀。

  爛漫五月桃李香,激情漢江商潮涌動。

  行走在有“小漢口”美譽的老河口市,大轉型、大突破、大跨越的熱潮撲面而來,激情創業、提升跨越、推進老河口科學發展的火熱場景催人振奮、激蕩人心。

  2015年,國務院“免督查”殊榮授予老河口市,並有相應激勵措施,在全省縣市區中僅此一家。經濟新常態下,版圖小市的老河口,在全省縣域經濟發展中有何新亮點、新作為?面對群雄逐鹿的激烈競爭,怎樣崛起?

  謀篇佈局:打造千億級工業強市 産業項目夯實經濟底盤

  面臨供給側改革、“雙創”、“網際網路+”、“中國製造2025”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契機,老河口市抓緊機遇,深入推進“133”工程,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3月底,在該市多個工業園區,一批新開工項目逆勢快進:投資21億元的金讚陽50萬噸再生紙項目,再生紙廠房、貨物堆場、路網基礎加緊建設;投資21億元的中國(中部)橡膠資源産業園項目,1.5萬平方米的廠房主體竣工,辦公樓、研發中心正緊張施工;投資10億元的華中油牡丹産業園油用牡丹種植及深加工項目已栽植近萬畝……

  一組數據惹眼:去年新簽約項目176個,合同投資額425.9億元,新註冊項目131個,新開工項目135個;竣工投産項目128個,重點推進項目156個。

  2月26日,老河口市舉行重大項目集中開(竣)工暨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總投資31.95億元的19個工業項目集中開(竣)工,總投資127.3億元的10個項目集中簽約。

  項目總量的逆勢突圍,是老河口科學招商、貼心服務和環境吸引換來的。舉全市之力大手筆、高標準建設的總面積50平方公里的省級開發區——“一區六園”平臺,目前入駐規模以上企業159家,園區在建項目107個,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突破150億元,形成了“一線串珠、功能分區、設施完善、一區多園、産業集聚”的發展格局。

  摘得兩張國家級和一張省級生態“綠”牌——“全國區域性大型再生資源利用基地”、“全國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農産品加工産業園省級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

  6個特色園區建設取得突出成效,食品加工産業集群連續多年被評為湖北省重點成長型産業集群,農産品(糧油)加工園被評為湖北省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

  再生資源産業發展穩健,奠定百億産業堅實基礎。生物科技、新能源等戰略新興産業發展取得突破,推動雪飛、威華實施智慧化、資訊化改造,新引進了澤森智慧機器人、啟悅電子等5個新興産業項目,湖北能源集團老河口電廠項目有序推進。去年該市再生資源産業完成産值39.2億元,佔規模工業産值比重達到7.2%。

  實施創新工程,助推産業升級。對被認定和復審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獎勵10萬元;對被認定為省級研發中心或檢驗檢測中心或工程技術中心的,給予20萬元項目經費支援;對被認定為國家級的項目,獎勵50萬元。目前,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3家,擁有省級著名商標16件,省級名牌10個。

  堅持調結構、轉方式,産業結構不斷優化,産業競爭力不斷增強,形成了裝備製造及汽車零部件、農産品加工、再生資源、紡織服裝鞋業、生物醫藥、電子資訊、新能源等為支撐的現代産業體系。

  轉型突圍:推進供給側改革 勾勒經濟騰飛之勢

  “現在的生産效率是原設備的3倍。”近日,老河口市高升紡織公司生産車間,從英國引進的清梳聯生産線正高速運轉,一派繁忙景象。公司董事長周高生笑言,“1000萬科技投入花的值!”

  轉型跨越怎麼“轉”,怎麼“越”,老河口作出了智慧的選擇。“在産業集聚中要效益,在科技升級中提後勁,實現縣域經濟‘撐桿跳’。”

  提高産品有效供給。今年初,澤森電子保潔機器人一經問世,就拿到了30多萬台的訂單,産值近3億元。預計到2017年,可實現銷售50萬台,實現産值近5億元。

  去存量輕裝上陣,落後産能“接骨重生”。淘汰城南17家落後化工企業,關閉不符合國家産業政策的磚廠27家、非金屬小礦山2家、高污染高能耗高危企業9家,推動工業節能減排。金讚陽紙業、生龍機械等企業在退城入園中改造升級。5年來,累計淘汰落後産能198.9萬噸,涉及建材、水泥、鉛酸蓄電池等行業,每年減少COD排放量300噸、二氧化硫600噸、氮氧化物300萬噸。“十二五”期間,規模工業萬元增加值取水量每年同比下降約8%,萬元GDP能耗降低率每年同比下降6%以上,處於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全省一流水準。

  湖北業茂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投入900萬元,對鑄造生産線改造升級,以往需要人工進行配比的鑄造用黏土砂,現在全部由機器來完成。“全部改造後,一年能少支出300多萬元,生産效率提高1.5倍。”該公司副總經理楊凱介紹。

  今年2月,該市財政拿出1.6億元作為産業發展資金,對技術改造、兼併重組、創建高新技術企業等給予獎補。市場主體數量達38123家,比2010年凈增27371家。自主取得科技成果79項,達到國際先進水準的有3項。

  出臺《關於加快建設千億工業強市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快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引導工業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目前,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達34.5億元,年均增長26%,佔該市GDP的比重達到11.8%。

  發力推進:進企解難增信心 提質增效釋産能

  連日來,老河口雙華數控組合機床有限責任公司生産線機器轟鳴,火星四濺,一組組零配件被打磨。

  然而在去年4月,這家公司卻因流動資金枯竭艱難掙扎。

  在選派的機關幹部余剛的引薦下,企業得到老河口市財扶擔保公司在貸款銀行的擔保,拿到200萬元過橋資金。

  成功地為生産企業解決難題,這只是老河口市政府轉變職能、優化對企服務的一個縮影。

  2015年,老河口深入開展“百名幹部進企業解難題增信心”活動,選派70名副科級以上幹部和17名黨外代表,入駐140家規模以上企業,進行為期9個月的專項服務活動。連續3年選派各局委辦“一把手”進企業,擔任服務秘書;實行市“四大家”負責人包保重點項目和週六項目日制度,負責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出臺《關於支援工業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從制度、金融、人才、創新、擴産釋能、項目、環境等方面助推産業升級。

  出臺金融工程實施意見,實現了由間接融資獨輪行走,到貨幣市場、資本市場、保險市場和民間金融市場等多輪驅動的華麗轉變。年融資近40億元,同比增長34%;在全省首發4億元中小企業私募債和8億元城投債,實現直接融資的歷史性突破;在全省率先推行PPP模式(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

  一個個“率先”印證的正是老河口改革創新的力度和強度,激發出“小漢口”經濟發展內在動力。

  讓政府“瘦身”,一場效能革命悄然展開。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行權力清單、負面清單、監管清單管理制度,啟動一枚印章管審批、一個部門管市場、一支隊伍管執法“三個一”改革,組建行政審批局、市場監管委員會、綜合執法委員會,全面推進簡政放權。與此同時,實施“區鎮合一”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立智慧城市。

  招賢納士,打造人才洼地。實施“小漢口”計劃,對企業引進的享受省級以上津貼的科研人員,每年給予2.4萬元的工作和安家補助,連續發放5年;對企業引進的中高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發放6萬元補助,並提供公租房等。

  風起雲湧氣勢虹,老河口轉型戰猶酣。經濟發展大潮勢不可擋,奔涌向前……

  實力老河口

  ——經濟發展穩中精進

  2015年,完成地區生産總值291.3億元,增長9.4%,每人平均達60092元;規模工業總産值633.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1%;固定資産投資261億元,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8.3億元,增長12.4%;地方財政總收入31.16億元,佔GDP比重的10.7%;地方公共財政收入28.6億元,增長36.2%。

  ——城市功能日臻完善

  丹河谷生態經濟發展試驗區成功納入《漢江生態經濟帶開放開發總體規劃》,《老谷丹城市組群協同規劃》通過省級專家評審,河谷大橋、環梨花湖旅遊公路項目前期工作穩步推進;陳埠碼頭、城南中心客運站進展順利,梨花大道、光化大道等新區市政骨幹道路貫通成網;新一中即將投入使用,新一醫院、市民之家即將開工;全面啟動“引水潤城”、工業污水處理廠等工程,“東工西居”城市新格局基本形成。

  ——城鄉統籌步伐加快

  去年全年糧食總産7.66億斤,實現“十二連增”,水果、水産品、水生態、有機蔬菜“三水一菜”註冊商標16個,發展農業合作社485家、家庭農場162家;全年農産品加工産值達312億元,農産品加工産值與農業總産值比值達414.73%;“村村通客車”被列為全省試點,城鄉公交一體化工作經驗在全省推廣。

  ——改革創新再添活力

  啟動“三張清單”、“三個一”改革,組建現代農業示範區,理順廣電政事企分離運作機制,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完善預算管理制度,規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清理財政收支掛鉤事項;在全省率先推行PPP模式;實施縣域金融工程,去年全年融資近40億元,在全省率先發行4億元中小企業私募債和8億元城投債。

  ——民生福祉持續改善

  啟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帶動7900多貧困人口脫貧;“五險”參保達42.9萬人次,新農合參合率100%;完善公共就業服務資訊網路平臺和企業用工微信平臺,城鎮新增就業1116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56%;建成16個“綠色示範村”、23個“美麗鄉村”,每人平均公共綠地9.42平方米,森林覆蓋率20.3%。

  活力老河口

  綠色發展:厚植發展新優勢

  堅持綠色發展,完善産業體系,改善生態環境,生態效益日益顯現,先後獲得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中國供銷電子商務示範縣、中國有機谷板塊建設核心區等稱號,形成了“綠滿全域、設施提級、産業興旺”的新格局。

  發展綠色生態産業,打造綠色崛起引擎。在推進裝備製造及汽車零部件、農産品加工等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大力發展智慧裝備、新能源、電子資訊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先後推動雪飛、威華實施智慧化、資訊化改造,關停並轉20多家化工企業,新引進澤森智慧機器人等5個新興産業項目,力爭到“十三五”末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突破1000億元。搶抓中國供銷電子商務示範縣建設契機,加快頤高電子商務産業園建設,構建現代商貿新格局。借助中國有機谷板塊建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重點推進水果、水産品、水生態、有機蔬菜特色産業,建設農産品加工強市、特色農業大市。加快推進“百里生態丹渠”、萬畝油牡丹等景點建設,打響“水鄉花都”生態旅遊品牌。

  建設綠色生態城市,打造地域文化特徵鮮明的濱水新城。今年,老河口市繼續實施“五城同創”、“引水潤城”工程,啟動護城河修復、城市彩繪等項目,建設大明湖、梨花湖等公園,打造水鄉園林。堅持繁榮新城、疏解老城同步發力,優化産業、商貿、學校等要素佈局,引導城市組團發展。

  金融工程:輸造“經濟血液”

  落實《國務院關於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大力推進PPP模式,全面實施縣域金融工程,2015年融資近40億元,同比增長34%;新增貸款達20億元,同比增長 56.25%,經營性貸款佔總貸款餘額的92.12%。

  在全省率先推進PPP模式,成立PPP工作領導小組及項目管理辦公室,建立了包含22個項目,總投資190.74億元的項目庫;總投資21億元的6個存量項目已實現PPP模式轉化,簽訂了總投資64.24億元的PPP合作協議。

  在全省率先成功發行8億元7年期城投債;鼓勵支援企業運用企業債、公司債、私募債、集合債等多樣化的債券品種,擴大融資規模,在全省率先發行4億元中小企業私募債。

  財政出資1.8億元,與民生、建設、郵儲、工商等銀行合作,分別建立了中小微企業産業發展、助保貸、支農支小、政銀企合作和産業扶持等5支基金,發揮撬動作用,擴大貸款規模。7家企業在四板成功掛牌,實現了直接融資的歷史性突破。

  智慧城市:讓美好生活觸手可及

  2014年1月,老河口市政府與湖北省測繪地理資訊局簽訂了《智慧老河口建設合作協議》,啟動了“智慧老河口”建設。該項目總投資5000多萬元,其一期工程現已整合了湖北陽光信訪系統、襄陽社管系統以及老河口市自主研發的智慧社區管理、突發事件應急指揮、智慧城管、便民服務、119火警、8712345政府熱線等平臺系統。

  去年5月28日,老河口市智慧城市指揮平臺投入試運作。老河口成為湖北省首個開通智慧城市管理系統的縣市,被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確定為全國首個縣級智慧城市時空資訊雲平臺試點市,被住建部、科技部列入國家第三批智慧城市試點。

  在平臺公共數據中心,匯集了老河口全市1032平方公里電子地圖和影像圖,18平方公里三維實景、15平方公里市政道路街景和100多公里地下管網圖,以及規劃、應急、房屋等專題空間數據,並以時空標識為紐帶,融合統計、氣象、公安、民政、衛生等眾多部門的文本、圖像、視頻等資訊。

  依託智慧城市系統,老河口市初步建立了政務、産業和民生三大應用體系,市民下載終端即可進行衣食住行、智慧農業、個人定位等應用。

  策劃 馮 雨撰文 王雙全 劉 兵 趙 勝 劉 濤攝影 丁建輝 李 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