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央行:金融機構和企業 不再實行外債事前審批

  • 發佈時間:2016-05-04 01:30:3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5月3日起,將本外幣一體化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試點擴大至全國。央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此後對金融機構和企業不再實行外債事前審批,其可在與資本或凈資産掛鉤的跨境融資上限內,自主開展本外幣跨境融資。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加快,為防範系統性風險,需要探索管理資本流動的宏觀審慎工具。面對人民幣加入SDR後的更高要求,把握跨境融資水準以及控制杠桿率和貨幣錯配風險,央行決定以上海自貿區本外幣統一管理模式為基礎,建立一套與機構資本實力動態掛鉤、總量調控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體系。

  據這位負責人介紹,央行已于1月底面向27家金融機構和上海、天津、廣州、福建四個自貿區的企業擴大本外幣一體化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試點。通過對本外幣跨境融資實行一體化管理,可避免原來本幣、外幣跨境融資分別管理、模式不同造成的額外適應成本。同時,這一管理框架還具有總量與結構調控並重、規則統一公開等特點,有利於拓寬金融機構和企業的融資渠道。

  據了解,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推廣至全國範圍後,央行可根據宏觀調控需要和宏觀審慎評估的結果設置並調節相關參數,對金融機構和企業的跨境融資進行逆週期調節,使跨境融資水準與宏觀經濟熱度、整體償債能力和國際收支狀況相適應,控制杠桿率和貨幣錯配風險,有效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