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德裝備園提升遼寧“智造”水準

  • 發佈時間:2016-05-03 22:31:22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伊佳  責任編輯:羅伯特

  

  “要把中德裝備園建設成為‘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工業4.0’,有效對接的重要平臺,加快培育成瀋陽經濟區新的增長點,促進遼寧經濟提質增效、優化升級。”近日,遼寧省省長陳求發深入瀋陽市鐵西區調研時指出。上升為國家戰略的中德(瀋陽)高端裝備製造産業園(中德裝備園)蓄勢而起,全力提升遼寧開放型經濟發展水準。

  計劃投資27.8億元搭建中德工業合作新平臺

  據了解,中德裝備園是國務院批復的全國第一個以中德高端裝備製造産業合作為主題的戰略性平臺,重點發展智慧製造、高端裝備、汽車製造、工業服務和戰略性新興産業等五大産業組團。截至目前,園區內各類板塊項目累計達到153個。今年,中德裝備園共安排重點城建計劃項目34個,計劃總投資27.8億元。

  按照規劃,園區核心區將佔地20平方公里,其中,汽車製造及大潘生活配套組團合計佔地10平方公里,起步區佔地10平方公里。汽車製造組團隨著汽車産業鏈自然聚集,未來3年開發建設面積達到5.5平方公里;大潘生活配套區隨著城鎮化人口自然聚集,未來3年開發建設面積達到4.5平方公里。起步區10平方公里,未來3年計劃開發建設4平方公里。其中,産業項目佔地2平方公里,道路及基礎設施、水系及綠化等佔地2平方公里。2平方公里産業項目擺放園區當中,中央商務區佔地0.5平方公里,工業項目佔地1.5平方公里。

  目前,園區內各類項目建設漸次鋪開、進展順利,其中,寶馬整車及發動機項目已成為中德合作的典範,核心區全面開發建設的格局開始形成。未來兩年,中德裝備園計劃每年除汽車産業外,至少引進高端裝備製造項目30個,3年累計達到100個。與汽車産業項目累計達到200個。

  遼寧省政府對園區建設表示高度重視。去年9月,遼寧省政府經貿代表團出訪德國時,已經把推進中德裝備園建設作為一個重要主題加以推動。而在近日召開的中德(瀋陽)高端裝備製造産業園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陳求髮指出,推進中德裝備園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要決策,是提升遼寧開放型經濟發展水準的重大舉措,要全力將園區打造成為國際化、智慧化、綠色化的高端裝備製造業園區。同時,要始終堅持高標準、高品質,注重瞄準德國企業需求,加速中德裝備園建設,儘快形成規模和形象,為遼寧新一輪全面振興發揮積極作用。“我們正在按照《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若干意見》的要求,舉全市之力推進中德園建設。”遼寧省委副書記、瀋陽市委書記曾維説,瀋陽將積極搭建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工業4.0有效對接的重要平臺,打造全市推動結構調整、加快改革創新的示範區,構築新一輪振興發展的新引擎。

  落戶瀋陽鐵西技術創新轉變發展模式

  中德裝備園落戶瀋陽鐵西區絕非偶然,是得益於區位條件、人才優勢以及産業基礎的必然結果。瀋陽市在對德合作方面具有良好基礎,2014年與德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達50.2億美元,在同瀋陽有貿易往來的179個國家和地區中居首位。其中,瀋陽的裝備製造業佔工業增加值比重超過50%;科研人才、技能工人豐富,有47所高校和114所職業技術學校;擁有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和重點(工程)實驗室56個;全市共有近百萬高素質産業技術工人。

  而鐵西區更是我國著名的裝備製造業基地,規模以上企業482家,世界500強企業超50家。寶馬將全球技術最先進的整車工廠、發動機工廠以及本土之外唯一的研發中心設在這裡;中國製造2025的代表性企業瀋陽機床等也集中於此。

  工業製造專家認為,無論是寶馬的機器人工廠,還是瀋陽機床I5智慧雲製造平臺,工業4.0升級已在鐵西區初見端倪。未來10年,瀋陽以中德裝備園為平臺,構築東北振興新引擎。“當前,瀋陽正處於振興發展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由過去以傳統要素支撐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向基於創新驅動支撐的集約式發展方式轉變,”瀋陽市市長潘利國指出,國家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中德裝備産業園等多重機遇疊加,為瀋陽振興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從“製造”到“智造”,遼寧省將技術創新放在重要位置。遼寧省經信委科技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技術創新重點項目的實施,將提高遼寧省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有效提升遼寧省一批重點産品的技術水準和重大技術裝備國産化水準,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

  據了解,在剛剛公佈的《2016年遼寧省企業技術創新重點項目計劃》中,735項企業技術創新重點項目計劃被列入其中,其中囊括了裝備類、石化類、冶金類和電子類等八大類別,項目總投資118億元,預計項目全部達産後可實現銷售收入992億元,利稅212億元。

  本次重點新産品開發項目中,有些是國內先進或是國際領先,有些是填補了國內空白。其中,裝備類的創新項目佔比達到45%,如3000米深水多功能鑽修井、完井平臺研製項目,由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承擔項目研發,一台的銷售收入達22.2億元。

  聚焦智慧製造機器人産業基地將落戶園區

  在好萊塢電影裏,人形機器人可以接手人類大部分工作,從進行工業生産到做家務、照顧嬰兒幾乎無所不能……中德裝備園即將引進機器人研發、生産企業,自動完成單一任務的智慧工業機器人不久的將來將會在這裡誕生。

  目前,中德裝備園已選定作為機器人産業基地的工業園區,未來將引進、扶持一批工業機器人研發、生産領域的優質企業,加快發展機器人産業,並面向全球引進機器人研發、製造企業和高端人才。到2020年,中德裝備園將集聚一批國際領先的機器人本體及關鍵部件製造企業、機器人系統整合企業、中國工業4.0智慧化改造企業,形成國際名牌機器人與自主品牌機器人協同發展的格局。

  智慧製造工程是《中國製造2025遼寧行動綱要》的重要支撐,同時也是遼寧省製造強省建設的切入點和主攻方向,遼寧省為此成立了製造強省領導小組,按照智慧裝備和産品、智慧工廠、數字化車間、智慧服務4個方向,共篩選了462個項目作為智慧製造工程的重中之重。其中,華晨寶馬、瀋陽機床、特變電工和輝山乳業等50家企業已被確定為遼寧省首批智慧製造和智慧服務試點示範企業。“智慧製造工程並非單兵作戰即可完成,而是需要相關産業互相配合,”4月22日,遼寧智慧製造對接會在瀋陽舉行,遼寧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參會的140家企業中除裝備製造企業之外,還有智慧軟體企業和整合數控企業。在未來的工作中,將堅持以企業為主體,應用為引領,加大對智慧製造的持續引導和推進,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使遼寧省智慧製造産業規模顯著提升,成為引領國內智慧製造的示範區和具有國際影響的智慧製造産業基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