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13個部門共同治理小廣告 但為何為何越治越多?

  • 發佈時間:2016-05-03 14:51:2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樓道一向是小廣告的“重災區”,12345也接到眾多相關投訴,有居民打來的、物業打來的,還有居委會主任打來的。

  居民

  小廣告直接往門上貼

  張女士住在望京星源國際公寓222號樓,她向12345反映,樓道裏到處貼的都是小廣告,有時甚至都貼到居民家的門上。昨天,記者來到這棟高樓發現,裏面有不少公司,進進出出的人很多,門禁沒有投入使用。墻上貼的最多的是疏通下水道的小廣告,用黑色油墨印在墻上、消火栓和消防門上,電梯間門框四週和樓梯間,也都密密麻麻地貼滿了上百條小廣告。

  居民王先生稱,這棟樓的小廣告由來已久,每年街道和物業都會清理,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有一次,由於小廣告貼在了他家的對聯上,他忍無可忍,於是撥打了上面的電話,警告對方再敢把小廣告往他家門上貼,他就打電話報警。沒想到對方聽後,直接把電話挂斷,後來照樣貼,這讓他非常無奈。

  物業

  抓住最多讓清理掉

  星源國際公寓一名保安説,由於長期值班,他一眼就能看出貼小廣告的人,“他們往往背個小書包,有時還戴著個帽子,故意把帽檐壓得很低。”有幾次,他在巡邏中確實抓了個現形,可是通知民警和城管到場後,“只能讓貼小廣告的把小廣告鏟掉,批評教育兩句就放走了”。

  西城區紅蓮南裏22號樓負責物業管理的劉師傅也“抓過”兩個張貼小廣告的小夥子。他告訴記者,因為樓裏的租戶很多,門禁形同虛設,張貼小廣告的人總能尾隨進門,然後肆無忌禪地到處貼,清理起來太費勁了。不久前,他就“抓到了”兩個小夥子,正在樓道裏張貼售樓的小廣告。當時他上前攔住他倆,讓他們把貼好的小廣告弄乾淨再走,沒想到兩人態度很蠻橫,嘴裏罵罵咧咧的,劉師傅不得不報了警。民警到場後,口頭教育了兩名小夥,讓他們把之前貼的小廣告給弄乾淨,也沒有別的處罰。

  居委會

  打電話投訴沒用

  司女士是海澱區復興路61號院社區居委會主任,她曾想盡各種辦法,帶領居民清理樓道裏的小廣告。然而,小區裏小廣告仍然很嚴重,尤其是寬頻通的廣告,貼在小區所有樓門的消火栓和變電箱上。

  於是,司女士撥打了寬頻通的電話投訴。當時,接線員告訴司女士,會將此事反映給上級領導,隨後就沒了音信。於是,司女士再次撥打這部電話投訴,接線員乾脆稱這件事不歸他們管,給了司女士一個別的電話,司女士撥打那部電話反映問題後,始終也沒有人去清理樓道裏的小廣告。

  記者也撥打了寬頻通的電話,接線員稱,這裡是總部,不管小廣告的事,會通知營業廳工作人員去現場清理一部分。當記者質疑張貼小廣告是違法的,根本不能貼時,她這才連忙改口説:“那就不讓再貼了。”

  城管

  處罰起來更難

  早在2013年,北京市政府辦公廳就發佈了《非法小廣告專項治理行動工作方案》,規定任何人不得在建築物、構築物等處刻畫、涂寫、噴塗標語及宣傳品、廣告,否則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清除,沒收非法財物和違法所得,並處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對於情節嚴重的,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同時,對於擅自利用或者組織張貼、涂寫、刻畫、噴塗、散發標語、宣傳品和廣告進行宣傳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沒收非法財物和違法所得,並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對於情節嚴重的,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

  儘管如此,一名基層城管隊員稱,他們根據小廣告上的聯繫方式,找到廣告宣傳者,對方總是會否認用小廣告進行過宣傳,“很多時候,明明知道對方在抵賴,卻沒有更多、更好的辦法”。

  這名城管隊員還透露,為了防止被城管隊員發現,小廣告張貼者往往選擇夜間張貼,或者兩三個人一起行動,一旦遇到城管隊員執法,會互相掩護逃跑。此外,這些張貼者總是在“打遊擊”,有時城管剛清理完離開,隨後就又給貼上了,防不勝防。

  政府

  13個部門還管不好?

  今年2月,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士祥在城管執法協調領導小組暨城管系統工作總結部署會上表示,現在北京市城市管理還比較粗放,管理體制有欠缺,管理交叉和缺位現象普遍存在,比如小廣告13個部門管,但還是沒管好。記者了解到,這13個部門包括公安、城管、住建、衛生、藥監、旅遊、教育、稅務、工商、民政、市政市容等。

  為此,李士祥提出,要完善北京市城市執法體制機制,包括梳理部門職責和任務,破解“九龍治水”難題;落實屬地政府主體責任,控制轄區內環境秩序問題;還要研究治本之策,從源頭減少違法行為。李士祥認為,城市管理應加強基層力量。他提出,需合理界定市區街三級執法隊伍責任,調動基層積極性。同時,職能部門力量應沉到街道社區。城市管理到底如何落實?李士祥提出,要加快建立隨機抽取被檢查對象、隨機選派檢查人員的“雙隨機”抽查機制,將抽查結果與企業黑名單掛鉤。 本報記者王瓊 文並攝 J010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