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高科技巨頭不轉型也將面臨生存困境

  • 發佈時間:2016-05-03 02:30:56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思進觀察

  高科技巨頭未來想要壟斷會變得越來越艱難,一旦轉型失敗,就將像人那樣進入“生老病死”的週期。今後百年老店會越來越少,公司不斷地更新換代將成為新常態。

  蘋果公司近日公佈了2016年第二季度財務業績,截至3月26日營收506億美元,相比一年前營收580億美元大幅下滑13%;凈收益為105億美元,相比去年的136億美元更是巨幅下滑23%。

  這是蘋果公司有史以來的首次營收同比下降。當天股價也因此重挫8%,市值蒸發將近500億美元,市場的驚訝程度不言而喻。步入2016財年以來,蘋果的高速發展引擎似乎已經踩住了剎車,或許在此後的更多時間裏,蘋果財報展現給大家的數據更可能是趨於平緩甚至是略微下滑的狀態。蘋果在這個本應四十不惑的年紀遭遇了中年“危機”。

  過去數年來,因中國消費者對蘋果産品的強勁需求,零售店猛增到35家,今年6月將會增加到40家,上一財年中國消費者花費590億美元購買蘋果産品,無形中設置了一個難以企及的成績,並且連續9年銷量不間斷的連續增長。

  但自從喬布斯離世之後,蘋果似乎缺乏了創新的原動力。在蘋果憑藉iPhone與iPad急劇增長的時候,外界以為這家公司會一直這麼瘋狂下去。市場一直都是集體的無理性行為;幾乎每一次蘋果發佈財報,都會引發股價的進一步飆升。

  如今的蘋果已經告別神話,瘋狂前進的巨輪終有放緩的一天。狂熱的投資者們終於發現,原來和其他所有曾經輝煌過的公司一樣,曾經不可一世的蘋果也同樣面臨著放緩停滯的困境。

  無獨有偶,除了蘋果公司的財報令人失望外,許多其他老牌的高科技巨頭,如IBM、微軟、Oracle、思科、Intel、HP和EMC等,它們的第二季財報也都不盡如人意。

  傳統高科技公司投資環境持續艱難,為了加速科技轉型,以及降低對個人電腦晶片銷售的依賴,公司高層做出了激進的對策——大裁員。由於在高科技公司中僱員為最大成本,上月23日,媒體以“雲的崛起和36.9萬人的大裁員”為題,披露IBM將裁員15萬,思科裁員2.8萬,Oracle裁員3.3萬,微軟裁員人數為2.3萬……這些公司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英特爾的轉型,其背後是全美國科技業的轉型,轉型期的陣痛所帶來的,將是全美科技巨頭在未來12個月裁員36.9萬人。

  目前,雖説所有這些公司都將新技術納入旗下産品,但是這類新型業務都沒有大到足以顯著扭轉公司的財務狀況。比如IBM公司第一季度“雲”的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4%,但是季度營收同比卻下降4.6%,利潤同比減少13.5%。

  總之,由於科技的日新月異,産業升級的週期頻率越來越快,而高科技大公司的“船位”又太大,掉頭往往比中小科技公司更為艱難,在新技術面前並不具備優勢,之前的“如果打不過你,就把你買下來(If you can't beat them, buy them)”的模式也越來越不奏效。因為以新科技起家的公司,一旦走上正軌,幾乎都是以幾何級別的速度在成長,使得高科技巨頭的壟斷也越來越艱難,一旦轉型失敗,就將像人那樣進入“生老病死”的週期。

  顯然,今後的“百年老店”會越來越少,公司不斷地更新換代將成為新常態。企業要發展,就必須不斷地逼迫自己轉型升級。蘋果不想成為下一個諾基亞,必須轉型升級。這對於國內的高科技巨頭們,也同樣是鏡鑒。

  □陳思進(資深投資風險顧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