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特寫:瑪麗安妮奶奶與她的埃及農場獸醫站

  • 發佈時間:2016-05-02 10:49:00  來源:新華社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開羅5月1日專電 特寫:瑪麗安妮奶奶與她的埃及農場獸醫站

  新華社記者王雪

  這裡是埃及首都開羅郊區的一個小村落。每到週二,村裏一座清真寺門口總是熙熙攘攘,圍著村民和各類牲畜。總有流著鼻涕的驢子、打噴嚏的小馬駒、無精打采的大鵝等安靜地“排隊候診”。

  在人群中央,一位銀發老奶奶坐在臺階上接診,旁邊停靠著一輛驢車,載滿藥品,還有幾人不斷忙碌著給動物們上藥、打針、擦洗。

  “我今天帶家裏的驢子來看看,它似乎得了皮膚病,”66歲的農民薩阿德·阿米拉對新華社記者説,“每週二村裏這家流動獸醫站都在這裡免費為大夥兒服務,可幫我們大忙了!”

  阿米拉村裏的這家流動獸醫站源於附近一傢俬人農場發起的農村牲畜保健計劃。這傢俬人農場的主人正是坐在人群中接診的老奶奶瑪麗安妮。

  “這裡是我們5個流動獸醫站的一處,每週定時有工作人員出診,所有服務都是免費的,”瑪麗安妮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她正在為手裏捧著的一隻小鴨子做檢查。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站在旁邊,顯然是鴨子的主人。

  在埃及農村地區,耕作、生活甚至交通仍舊主要依賴牲畜,飼養牛羊、雞鴨等動物也是農民們的主要收入來源。然而,由於飼養技術落後和缺乏養護知識,許多牲畜常常生病,對農民們來説不啻為一個難題。

  “我來自美國,(上世紀)80年代與家人來到埃及定居,在這裡買了一個農場。當我發現當地農民缺乏對牲畜的養護知識時,就發起了這個計劃。其實只要具備一定的獸醫知識,許多惱人的牲畜疾病都可以通過簡單的治療解決,”瑪麗安妮説。

  在埃及生活20多年,瑪麗安妮能説一口流利的當地話。她告訴記者,由於從小在農場長大,她熟知農村的一切。來到埃及之後,農場也經常幫助鄰居們飼養牲畜。4年前,埃及政局動蕩和經濟蕭條,許多人面臨失業問題,於是她便拿出一筆錢,送一些農場工人和農民去學習獸醫知識,啟動了這個流動獸醫站計劃,並希望這個獸醫站能傳承下去。

  “一開始,只有與我相熟的鄰居才會來農場找我幫忙。後來我的小獸醫站逐漸名聲在外,於是開設了流動獸醫站以方便更多的村民,”這位七旬的老奶奶笑著説,“有時候半夜還有村民敲農場的門。”

  將近午時,帶著牲畜來看病的農民們仍絡繹不絕。為瑪麗安妮工作的工人和志願者主要承擔為牲畜擦洗、拿藥這樣的體力活兒,這也是農村牲畜保健計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我是志願到這裡幫忙的,一方面可以幫助村民給牲畜治病,教給他們如何預防牲畜疾病,另一方面我自己也可以學習一些知識,有利於經營自家農場,”小夥子穆罕默德·哈伊對記者説。

  哈伊説,現在遠處的村民也會專程趕來,經過4年的努力,目前這一地區牲畜健康水準已明顯上升。

  “現在,每週二已經成了村民在這裡聚會的日子。瑪麗安妮年事已高,我們大夥兒一定會把這個流動獸醫站堅持辦下去的,”哈伊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