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面臨退市公司的股票 風險到底有多大?
- 發佈時間:2016-05-02 10:43:2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尾聲臨近,一批退市風險股紛紛涌了出來,這可能與監管加強有關。不過令人關注的是,一批投資者加入到炒作面臨退市公司風險股票的博傻隊伍之中,其中的風險,到底有多大?
隨著滬深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尾聲的臨近,越來越多業績並不理想的企業不得不交出“成績單”。《國際金融報》記者查閱數據發現,從4月25日始至記者4月28日發稿,就有包括東晶電子、珠江控股、南華生物、ST宏盛、中航黑豹、星湖科技、商業城、金瑞科技、藍豐生化、合金投資、金谷源、吉恩鎳業、恒立實業、大橡塑共14家上市公司發佈了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的警告。其中吉恩鎳業第三次發佈退市提示性公告。
除了“披星”與“戴帽”,也有許多企業申請撤銷退市風險警告。據Wind資訊不完全統計,上述時間段內共有*ST中富、*ST滬科、*ST金路、*ST成城、*ST水井、*ST建機6家上市公司發佈申請撤銷股票交易退市風險警示的公告。
為何在年報披露的後期,這些對投資者而言的“壞消息”紛涌而至?長期以來,中國的退市制度被大家戲稱“退市難,保殼易,重組多”,退市制度究竟如何發揮出更好效用來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虧損+監管逼退市
4月27日晚間,恒立實業發佈2015年年報,報告期內,恒立實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656.94萬元,同比下降9.42%;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4681.57萬元,同比虧損增長28.07%。自4月29日開市起將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恒立實業”變更為“*ST恒立”。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等有關規定,公司股票將於4月28日停牌一天,自4月29日復牌後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後,公司股票交易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
根據公告,報告期虧損的主要原因為恒立實業本部及子公司上海恒安生産基地搬遷後訂單減少、銷量下降,管理費用增加。此外,恒立實業還提示,除上述退市風險外,恒立實業目前尚存在行業發展放緩的風險、市場競爭加劇和價格下降的風險、主要客戶集中和對大客戶依賴的風險、人員風險、技術風險、房地産項目風險及其他風險等。
《國際金融報》記者發現,恒立實業可謂命途多舛:上市19年經歷4次易主、5次重組失利、2次賣殼。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扎推出現發佈退市風險警告的現象,主要原因還是市場深積了很多‘垃圾股’,監管部門近段時間對於上市公司資訊披露的管理更加嚴格。此前有一些上市公司通過報表的操作來規避退市的風險。但退市博元做假賬的違法行為有了標桿作用,對一些上市公司有威懾性,這使得很多‘垃圾股’不敢這樣效倣。”
“不過主要還是經營不善,包括市場環境,進出口比較困難,大幅度萎縮,貿易額下降。産能過剩,對於傳統的製造業衝擊很大。”董登新補充説。
在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看來,這是一種對投資者負責的表現。“由於證券交易所的嚴格監管,面臨退市風險的公司股票對於投資人風險很大。因此監管部門要求他們發出提示,這是對投資者負責。”奚君羊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強調。
除了經濟下行,財務狀況不好的原因,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嚴弘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分析:“這還與2014年實施退市新政嚴格有關。現在正值2015年年報的披露期,因此也會出現一些相關的反應。”
但是也有一些上市公司在“披星”後隨著財務狀況的好轉,申請撤銷股票交易退市風險警告。
幾家歡喜幾家愁。在一些公司發佈退市風險提示的時候,也有一些公司脫離了退市的苦海。
*ST金路4月27日晚間公告稱,*ST金路提交的關於撤銷股票交易退市風險警示申請已獲深交所核準同意,按照有關規定,*ST金路股票將於4月28日停牌一天,4月29日開市起恢復交易並撤銷退市風險警示,證券簡稱變更為“金路集團”,證券代碼保持不變,股票交易的日漲跌幅限制由5%變更為10%。
公告顯示,根據審計報告,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16.20億元,截至2015年12月31日,總資産15.43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産7.47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05.81萬元。
上市公司什麼情況下能申請摘帽?
奚君羊指出,“第一,上市公司本身業績不太穩定,業績波動,有可能通過戰略定位,經營狀況的改善,方針的推行,管理層的決策等一系列原因,使得經營業績轉好,實現摘帽。第二就是上市公司偶然因素的影響,一旦市場有好的消息就會使得業績變好。第三就是通過重組,把不良資産剝離,母公司將好的資産注入。”
“一些被披星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收益往往要好于大盤,這也説明殼資源比較緊俏。一些希望上市的企業就緊盯這些ST企業。也許會同這些ST企業接觸,通過實質性的資産注入和實際控制人的變更來實現摘星。”嚴弘向記者指出。
董登新表示,“人為操縱報表也可能使得上市公司不退市。第一種就是政府退稅,財政補貼。第二種就是利潤操作,將去年的虧損做得比較多。”
“ST專業戶現象”
正如嚴弘所言,被披星的上市公司股票收益往往好于大盤,因此在A股市場有很多投資者就是緊盯這些上市公司。
《國際金融報》記者查閱*ST新梅最新出臺的一季報就發現了“ST專業戶”陳慶桃的名字。
根據*ST新梅一季報顯示,截至今年3月31日,陳慶桃以約1318萬股的持股量成為排在興盛實業和“開南幫”之後的單一持股股東,其在今年一季度完成建倉。以陳慶桃曾“狩獵”長油、博元等退市風險股的一貫風格來看,*ST新梅成為其最新“獵物”並不令人意外。由於*ST新梅自3月18日發佈年報之日起即告停牌,且隨後被暫停上市,這也意味著陳慶桃的持股已被鎖死,其蹲守公司押注恢復上市的意圖十分明顯。
對此,奚君羊分析,“就這種現象本身來説,首先是投資者者沒有認識到退市嚴重性。通常來説,一旦公司宣佈可能退市,其股價就會比較低,有些投資者此時通過搏殺,大量買進,由於股市上升有慣性,他們往往相信自己不是最後一一個接棒者。其次賭博退市可能出現的變化,比如延後一年退市,這樣股票又有操作的空間。第三是認為退市公司對於重新上市流程比較清楚,重新上市的可能性很大,一旦上市,就可能會連續漲停。以一兩年的時間為賭注,對一些投資者來説很划算。總而言之,就一個‘賭’字,是一種純粹的搏殺投機行為。”
“股票投資靠搏殺,不是炒股的持久獲利方式。結果往往是虧損比收益多,不能靠一兩次的偶然,蒙蔽這種風險。這樣損失就是必然的。正確的方法應該是關注上市公司的業績,上市公司短期內收益不一定很高,但是有了業績的支援,長期來説還是持續向上的。巴菲特就是這樣。”奚君羊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創智5決定提出重新上市申請。據悉創智5全名“創智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退市前為A股軟體行業公司*ST創智,2013年淪為退市新政後的首批退市公司之一。若最終獲批,公司將成為自2012年重新上市制度設立以來,首家在A股退市後實現重新上市的公司。
建立機制規範發展
無論是發出退市風險警告,還是撤銷退市風險警告,繞不開退市制度本身。市場上“死而不僵”的公司並不少見。
董登新表示,這些“垃圾股”不能退市跟IPO機制有關,“IPO行政審批時間比較長,上市節奏慢,往往容易造成這些‘垃圾股’死而不僵。如果註冊制推行,IPO的效率會提高,企業上市成本下降,排隊時間減少,大家不再去買殼,‘垃圾股’沒有生存空間,就會容易退市。”
奚君羊則表示:“退市關鍵就是要實現真正退市,讓那些業績持續下降的上市公司徹底消失。最近滬深兩大交易所也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執行得也比較強硬。同時,還要防範有些公司通過盈餘管理這種利潤管理的方式,來規避退市。”
“2014年出臺最嚴退市辦法之後,其中有十幾家企業都比較危險,但是最後只有博元一家退市。這説明面臨退市,上市公司還有很多其他的出路。比如萬福生科,是一家創業板的上市公司,創業板禁止借殼上市,但是它通過債轉股方式實現了實際控制人變更,最終化解危機。類似的‘後門’很多,這往往讓面臨退市的企業化險為夷。”嚴弘解析出化解退市風險諸多絕招。
“但對投資人而言,往往不清楚最後結果。在資訊事先披露機制不健全,同時還有可能存在暗箱操作的情況下,一些投資者似乎最後能夠實現好收益,但博元案説明,投資人一不小心,還是容易受到損益,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人無法追訴。因此,更要建立完善的保護投資人渠道。”嚴弘強調。
嚴弘認為,一些被強制退市的上市公司,其高管要被追責。“我們要形成一種機制,讓上市企業的高管從投資人的利益出發,建立預防機制,避免事後的問責。如果事後問責的制度不全,違法違紀成本很低,那麼預防機制難以建立。”(記者 趙怡雯 實習生 扶黃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