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用清潔能源改造傳統農業園

  • 發佈時間:2016-05-02 01:30:4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低碳生活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克)傳統農業園區變公園是怎麼做到的?記者日前走進北京順義區豐順恒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態農業園區。在這裡,照在園區的陽光轉化成了熱能,源源不斷地輸送到生活區、種植和養殖區,清潔能源的應用讓傳統農業園區變成了乾淨整齊的公園。

  走在園區內,道路兩旁是相隔不過百米的蔬果大棚,真空管高高架起,大棚內,塑膠水管一排排分佈于墻壁之上,再延伸到80釐米的土地之下,實現了從“漫灌”向“滴灌”的轉變。庭院東側的一棟太陽能沼氣房把生活區和生産區分割開來。沼氣站裏,太陽能採光板高高的立在房頂,兩個工人正在推著一車蔬菜葉子向粉碎機裏傾倒,在一片甜瓜田間,記者注意到,一人多高的瓜秧上,幾乎每隔幾步遠就係著一塊黃色的紙板,上面黏滿了小蟲子。

  通過清潔能源,園區將農業活動、自然風光、科技示範、休閒娛樂、環境保護等融為一體,打造出全新的農業生態園。據園區負責人介紹,園區的太陽能加溫設施使沼氣站的運作和大棚升溫運作情況良好,嚴格落實生態迴圈農業理念,探索種養殖結合的迴圈農業發展模式,實現減污、減排、低碳迴圈,堅持“讓自然回歸自然”。太陽能加溫大棚比常規溫室大棚溫度提高了3—5攝氏度,尤其在今年冷冬的情況下,太陽能加溫大棚發揮了重要作用,不但節能減排,還提高了作物産量,改善了作物的品質,實現了低碳迴圈農業的發展。

  北京市農業局能源生態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今年開始,市農業局將開展生態農業標準園區創建活動,依照“成熟一個、掛牌一個”的創建程式,計劃在“十三五”期間組織開展新一輪生態農業園區創建活動,促進全市農業園區的轉型升級。通過政府引領,政策整合、資金集聚、技術整合,集中打造一批基礎設施完備、生態環境良好、資源利用高效、産品優質安全的標準化生態農業園區,集中展現北京都市現代農業“生態、生産、生活、景觀休閒”等功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