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債市承壓 機構認為尚不足引發中國央行更多寬鬆政策

  • 發佈時間:2016-05-01 18:2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上海5月1日電 (記者 姜煜)今年迄今,中國債券市場已有十多家民營和國有企業發生了推遲還本付息的情況。多家外資金融機構分析稱,中國債市壓力來自多個方面,但債市總體杠桿並不高,尚不足以引發央行更多的寬鬆政策。

  華僑銀行經濟分析師謝棟銘認為,近期中國債券市場面臨下滑壓力,主要受到四個因素影響:寬鬆預期減弱所産生的流動性擔憂、營改增後可能對金融交易成本的影響、金融機構債券去杠桿,以及違約和道德風險引發的信用風險。

  “債券市場的壓力可能還不足以引發中國央行更多寬鬆政策”,謝棟銘説:“近期的逆回購和大量的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就顯示了央行在降準上的遲疑。”

  瑞銀的研究報告指出,一些企業推遲還本付息短期內會對中國債市造成干擾,但總體而言,中國境內債券杠桿還不是很高。

  據瑞銀報告分析,近期的債市信用事件促使中國監管部門嚴格審查發行人的品質,投資者也要求獲取更高溢價。同時,由於通脹風險升高、經濟增長企穩以及信貸增長較預期快,中國進一步降息的空間可能有限。

  對於近期中國利率債收益率走高,市場認為,主要是由於經濟數據改善降低了對寬鬆政策的預期、投資者擔心潛在的債券市場杠桿等因素造成。澳新銀行研究部經濟學家曲天石稱,除了這些原因之外,主要還是信用風險預期的變化驅動了市場波動。

  曲天石表示,今年以來中國債市信用風險時有發生,信用債市場走勢疲弱。但與部分投資經理的交流表明,信用債對利率債的負面衝擊將逐步減弱,隨著利率債投資價值的上升,部分投資者已經在考慮重新進入利率債市場。

  彭博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歐樂鷹稱,其實當前中國貨幣政策對經濟的支援力度創下了2011年以來最強,其依據是3月份體現中國貨幣政策立場的彭博中國MCI指數觸及2011年9月份以來的最高水準。他並據此認為,中國第一季度末經濟顯現的韌性將在2016年的剩餘時間裏持續下去。(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