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奇觀,這樣製作

  • 發佈時間:2016-04-30 05:34:18  來源:大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石如寬 戴玉亮

  6萬公斤大姜、12.5萬公斤馬鈴薯、5000公斤山藥、1萬公斤芋頭,以及1萬公斤玉米,這些果菜糧食在今年第17屆菜博會上,被用來裝飾成8號館的文化景觀。

  “‘綠染海國’、‘綠韻書香’、‘綠播文明’、‘綠色世界’等景觀, 所有的設計出發點都是蔬菜。”菜博會組委會設計部部長張建衛説。

  “金字塔”景點安放在8號館的北面,一層層的馬鈴薯展示出“金字塔”的滄桑久遠。張建衛説:“如何讓金字塔呈現出最好的效果,是用馬鈴薯,還是山藥,或者其他蔬菜,大家沒少爭議,最終才選定了馬鈴薯。”

  在製作佩特拉古城景點時,施工方想用方管製作,然後挂果處理。這樣做,施工簡單省時省事。考慮到景觀效果,設計部人員認為用塑膠泡沫雕刻,然後糧食粘貼效果更好。“爭執半個多月後,施工方按照我們的要求去做。景點製作出來後,看起來精密細緻。施工方有了成就感,也不再抱怨了。”張建衛説,在景觀效果上,我們寸步不讓。

  現在遊客看到的景觀,早在一年前,菜博會組委會工作人員就開始構思了。“第16屆菜博會開幕後,我們設計部人員就開始考慮第17屆菜博會的蔬菜文化景觀了。”張建衛告訴記者,先是召開務虛會,徵集每位工作人員的意見建議。經過10多天磨合後,確定大的方向。

  當時,8號館初步確定主題是綠色世界、綠色夢想。隨後,設計部人員在網上蒐集素材,搜尋到世界各國及國內的500多個景觀。全部列印出來後,菜博會閉幕後的第一個工作日,領導審閱挑選。從中篩選出100張,設計部圍繞主題設計,形成第一稿。再次召開主任、部長會,把不合格的淘汰。

  經過八九次的評審淘汰後,在8月1日左右,圖紙成型。“景點是否新穎,好不好製作,蔬菜符號用啥,都要考慮到。每次開會,大家都像醫院專家坐診一樣為每個圖紙把脈。”張建衛説。

  在“專家會診”後,圖紙設計進入細化階段。這時,景點的框架,景點的實現方式,景點的成本,都要詳細列舉出來,形成一整套的資料。

  確定的景點施工時,要做模型。張建衛説:“按照一定的比例做模型,需要吃透景點,並考慮到周邊的景點佈局。如果緊鄰展廳立柱,這些因素製作模型時,也要考慮到。”

  製作獅身人面像時,設計和施工人員,既要考慮到最佳的展示尺寸,還要考慮到不要擋住在其後面的金字塔。

  一個景點就是一個課題。壽星巨雕旁邊的歡迎門,原來設計部人員也只是從網上看到,沒有去過現場。但網上的圖片下載下來後,像素不夠,圖片模糊。在哪能找到原貌呢?問過很多人,才打聽到長沙世界公園有歡迎門的微縮模型。得知消息時,當時正是臘月初十,施工隊負責人當即派人去長沙拍了歡迎門各個角度的照片,當晚傳回。根據這組圖片,6位工人用10天時間製作完成歡迎門。

  但用哪種作物更能體現歡迎門的質感?有人説上色處理,有人説用倣石,菜博會組委會人員決定用小米體現歡迎門的質感。相比玉米、綠豆,小米粘貼的難度很大。在塑膠泡沫刷上膠之後,小米粘貼有的厚有的薄。後來,在膠中摻上類似小米的顏色,再粘小米,就解決了難題。

  製作“布魯塞爾第一公民”撒尿小孩的雕像時,施工單位提出,做雕塑就可以了,不要再撒尿了。因為撒尿中間要內置水管,會增加施工難度。張建衛認為,如果不撒尿,這個景點就失去了意義,必須做。

  菜博會期間,張建衛經常走進8號館,聽取遊客的心聲。“聽到讚賞的話,心裏美滋滋的。也有批評的話,想到有了努力的方向,心裏就釋然了。”張建衛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