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首批試點銀行啟動 投貸聯動業務不宜“一哄而上”

  • 發佈時間:2016-04-29 08:38:1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關於支援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創新力度 開展科創企業投貸聯動試點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日前正式發佈。根據《指導意見》,銀行業金融機構可以通過“信貸投放”與本集團設立的具有投資功能的子公司“股權投資”相結合的方式來為科創企業提供融資。

  目前,監管層已經確定了投貸聯動首批試點銀行和地區。

  業內人士表示,投貸聯動中的“投”應更多的是作為銀行為早期的科技企業提供融資所承擔的風險的補償手段,而非銀行的盈利手段。與此同時,作為相對的小眾業務,投貸聯動業務不適宜銀行“一哄而上”。

  銀行早已試水“認股選擇權”模式

  在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大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法規定,商業銀行“不得向非自用不動産投資或者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雖然“投資子公司”式的投貸聯動此次是首次被監管層所允許,但是,若從廣義的投貸聯動的業務範疇來看,不少商業銀行在此前都已經開展過這類業務,只不過投資的主體為銀行的關聯公司或是其他投資機構、第三方機構等。

  投貸聯動在國外有矽谷銀行這樣的成功模式,而由浦發銀行和矽谷銀行合資成立的浦發矽谷銀行的商業模式全面承襲自矽谷銀行。

  浦發矽谷銀行副行長柯珮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浦發矽谷銀行會和業內頂尖的風險投資機構進行合作來支援創新型的科技企業的發展。具體而言,就是風險投資機構為企業提供股權投資,銀行為它們提供債權融資。她表示,浦發矽谷銀行的客戶均是處於早期或成長期的科技企業,它們的年營業收入大約在500萬元人民幣或以下。目前,浦發矽谷銀行服務過的中國科技企業大約在400家左右。“給初創科技企業授信相對風險較高,矽谷銀行在貸款時會根據具體情況要求部分企業提供給銀行一個非常小比例的認股權證,這是非常重要的風險補償方式。但是在中國,受制于現有法律,浦發矽谷銀行的認股權證目前採取的方式是找第三方機構來進行代持。”她介紹説。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不少國內銀行在服務科技型企業時也多采用這種第三方代持“認股選擇權”的方式來進行投貸聯動。

  浦發銀行天津分行行長助理張志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浦發銀行天津分行自2012年開始進行試水投貸業務,最早的模式是與業內知名PE、VC合作,在專業的投資基金篩選出投資名單後,浦發銀行再給企業進行授信。而在去年,浦發銀行天津分行推出了一項創新的金融産品“含權貸”。“初創科技型企業風險較大,且一般缺乏抵押和擔保物,但銀行看到了其發展前景,會適當降低一些標準對其授信,且利率也不會大幅提升。但作為風險補償,銀行會要求一個認股選擇權。約定在未來某個時候,比如企業上市或是進行重組時,銀行可以以一個雙方都認可的價格來行權,將債權轉化為股權,享受企業成長帶來的收益。”他強調,浦發銀行的“含權貸”産品並非大網撒魚,自去年底推出這款産品後,銀行摸底了80多家企業,選擇了7家目標客戶,而最終貸款落地的只有4家。目前,“含權貸”的認股選擇權若進行行權時均由第三方機構代為行權,這其中也包括浦發銀行集團內的具有投資職能的子公司。

  投資業務本質應為“風險補償”

  《指導意見》的正式發佈,意味著我國商業銀行投貸聯動業務在法律和制度上得以真正實現突破。銀監會規定,為了開展投貸聯動,試點銀行業金融機構可選擇設立投資功能子公司或設立科技金融專營機構。另外,試點機構也可以新設或改造部分分(支)行,作為從事科創企業金融服務的專業或特色分(支)行,開展科創企業信貸及相關金融服務。

  “這種模式屬於銀行與自己的投資子公司間建立了投貸聯動平臺,優點在於能充分發揮集團優勢,縮短決策鏈條,降低溝通成本。同時,這種模式能夠在集團內部對股權投資、信貸融資的不同風險偏好進行較好的協調,有利於整體把控項目風險。挑戰在於銀行能否順利完成傳統債權投資到投貸聯動的思維轉換,以及能否在投貸聯動之間完成業務和風險隔離。”恒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表示。

  浦發矽谷銀行是首批十家試點銀行之一。柯珮表示,目前浦發矽谷銀行正在和監管部門進行密切溝通,來看哪種具體的實施方式比較適合浦發矽谷銀行的架構,以及目前採用的認股權證代持的模式是否需要調整。

  銀監會亦強調,投資功能子公司應當作為財務投資人,可選擇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的非上市科創企業進行股權投資,分享投資收益、承擔相應風險。按照約定參與初創企業的經營管理,適時進行管理退出和投資退出。

  “財務投資人的説法實際上表明,監管層允許銀行直接投資並非是想讓銀行以投資為根本目的,銀行重點在於信貸投放,投和貸不能本末倒置。”董希淼表示。

  柯珮也表示,不論未來的業務模式如何調整,但浦發矽谷銀行會堅持其所熟悉的模式中認股權證所發揮的作用。“認股權證並不是一個盈利的手段,它只是作為銀行為早期的科技企業提供融資所承擔的風險的補償手段。我們會堅持不具有任何投機性的來使用認股權證,去平衡銀行的風險。”

  目前,監管層對於投貸聯動中投資子公司在所投企業中的持股上限並未有明確規定。據張志介紹,“含權貸”産品所要求的認股比例一般不會太大,只會佔比3%至5%。記者了解到,一般在投貸聯動“認股選擇權”模式中,銀行的認股比例都會很低。業內人士表示,未來在試點成熟後,監管層可考慮對持股比例進行上限管理,以此來規避銀行通過投資進行過度投機。

  首批試點銀行更應“穩”字當頭

  根據《指導意見》規定的條件,將在10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和10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開展投貸聯動第一批試點。銀監會稱,根據第一批試點工作情況,銀監會等部門將總結工作成效,按照程式報批後,適時擴大試點範圍。

  董希淼表示,我國目前處於經濟下行週期,摸著石頭過湍急的河流,第一批進入試點名單的銀行更應注重“穩”字當頭。尤其是投資功能子公司一定要與銀行母公司實行機構隔離、資金隔離,防止將高風險資産引入到銀行體系中。與此同時,他也表示,並非所有的銀行都適於開展投貸聯動,銀行的組織架構、風險偏好、創新能力以及業務佈局的廣泛程度都對投貸聯動能否取得成功産生重要影響。

  上海銀監局局長廖岷此前表示,從國際商業銀行的實踐來看,能夠成功為初創期科技企業提供投貸聯動融資服務的,只是少數銀行。比如,矽谷銀行成立於1983年,它只在專長的四個領域內做業務。截至2014年末,全部貸款餘額144億美元,總共才1000億元人民幣左右,這個規模放在我國,僅相當於一家中等城商行。因此,投貸聯動只是商業銀行業務的“小眾”,不能一哄而上。(記者 張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