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改革·高端·創新:遼寧三家國企逆市增長的調查報告

  • 發佈時間:2016-04-28 21:12: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徐揚 石慶偉 王炳坤 汪偉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瀋陽4月28日電 題:改革·高端·創新——來自遼寧三家國企逆市增長的調查報告

  新華社記者

  近日發佈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強調,進一步推進國資國企改革,使其成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重要支撐力量。

  新一輪東北振興,啃硬骨頭多、打攻堅戰多、動奶酪多,國企改革發展是重頭戲。在東北,不少國企身處傳統産業,去産能、去庫存任務很重。新常態下,如何有新作為、實現新突破?遼寧三家大型國企以逆市增長的業績,交上了一份答卷。

  中石油撫順石化分公司、撫順特鋼公司和瀋陽機床集團,這三家企業在中國工業史上都赫赫有名。在困難面前,它們以“改革、高端、創新”六字箴言,書寫出老工業基地國有企業發展的新傳奇。

  撫順石化:改革釋放新動能 “虧損王”打贏翻身仗

  有著87年曆史的撫順石化是我國煉油工業的搖籃。2011年以來,受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國內産能嚴重過剩等影響,撫順石化連續三年年均虧損逾60億元,成了中石油27家煉廠中的“虧損王”。

  2014年下半年,撫順石化實施戰略突圍,當年減虧17.6億元,減虧幅度在中石油煉化企業中排名第一;2015年實現當期利潤3288萬元,上繳利稅96.78億元。

  “大老虧”是如何摘帽的?“一手抓供給側改革,一手抓管理機制改革。”撫順石化總經理李天書説,兩個改革的輪子一起轉,企業活力得到釋放。

  在生産上,撫順石化將眼睛向上“盯總部”變為眼睛向下“盯市場”,怎麼賺錢怎麼幹,怎麼增效就怎麼排産。

  撫順石化瞅準市場需求旺盛的商機,確保百萬噸乙烯裝置滿負荷生産,並累計開發了10余項新産品,去年累計增加效益1.57億元;對石蠟、高標號汽油、低凝柴油等高效産品擴大生産規模,去年增産71萬噸,增效3.62億元。

  在管理機制上,撫順石化管理層認為,作為央企的二級公司,不要總怨天尤人,而是扎紮實實做好該做的“微改革”,才是分內之事。

  兩年來,公司清理社會化用工4100多人;去年産量大幅提升,用煤量卻減少了70多萬噸,僅此一項節約2.09億元。

  在撫順石化附屬的集體企業北天集團,子公司有55個,賬戶100多個。去年,撫順石化將北天集團旗下的55個子公司歸併為4個板塊,重新規範了業務範圍和流程。自此,撫順石化輸血少了,北天集團造血能力也增強了,當年還實現了9000多萬元的盈利。

  撫順石化辦公樓LED屏上跳躍的數字,記錄著公司産銷量和盈虧額。一季度累計盈利超9億元,4月份前10天盈利1.5億元……公司開始進入盈利增長的新常態。

  撫順特鋼:追求精尖 不走尋常路

  “冬天還沒過去”——這是當前鋼鐵行業的普遍感受。但撫順特鋼卻熱火朝天。

  24小時開工,工人三班倒……“這樣還幹不完,”撫順特鋼第三煉鋼分廠廠長楊玉軍説,“銷售説還有2500萬噸任務沒下呢。”“每個分廠都這麼忙。”撫順特鋼製造處處長許廣鵬説,由於需求增幅大,部分品種生産計劃已超産能。

  2015年,撫順特鋼實現凈利潤1.97億元,增長319.5%。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劉振天説,2013年至2015年,在噸鋼價格一路走低情況下,撫順特鋼鋼材出廠均價分別為9600元、9800元和10200元每噸,穩步上漲。

  在寒冬中,撫順特鋼怎麼做到紅紅火火呢?

  “不少企業在大路貨上搞價格戰,我們悶頭研製皇冠上的‘明珠’,只做掐尖的品種。” 劉振天説。

  撫順特鋼不銹鋼只生産了6萬多噸,卻佔據航空航太用鋼市場的60%;軸承鋼産量從高峰時15萬噸主動削減至3萬噸,專門用於航太、風電和軍品;在汽車配件領域,只做發動機和變速箱的用鋼。

  以前,撫順特鋼年産鋼材55萬噸左右,其中80%是低端鋼材;現在80%為高端鋼材,全年産量降到50萬噸,反而更賺錢了。

  嚴冬來了,只有練好內家功才能抵禦嚴寒。劉振天説,儘管企業曾走過彎路,但“高”與“特”的魂沒有丟掉。目前撫順特鋼承擔的國家課題有50多項,實現了生産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的良性迴圈。

  瀋陽機床:從技術創新到商業模式顛覆

  世界最大機床企業不再以一次性買賣方式銷售機床了?更不可思議的是,不僅機床不賣了,而且不開機不付費。瀋陽機床集團的全新租賃商業模式,被認為是傳統産業模式的顛覆式創新。

  如果單純看利潤,瀋陽機床的賬本並不好看,但市場和前景卻令人矚目:

  一季度,I5智慧機床新增訂單1.2萬台,同比增長12倍,發貨量近2000台。這是在去年以來全國機床行業大範圍虧損的背景下實現的。新增訂單中,深圳兩家企業就達1萬台,用來加工手機殼及外觀件,合同額超10億元。

  瀋陽機床集團董事長關錫友説:“傳統産品賣不動,而I5卻供不應求,市場一天一個樣,冰火兩重天!”

  I5智慧機床之所以能獨領風騷,憑藉其可靠穩定的技術和精度,也依賴其獨特的租賃方式:可以按生産數據量(時間)收費,或按製造工件數量收費,甚至可以按創造價值量分成。

  以大型手機生産企業為例,數控機床規模須千台以上,按每台機床價格20萬元算,僅設備投資就要2億元。瀋陽機床的新商業模式,有效降低了用戶的設備採購成本。

  機床如何科學計算和確定收費標準,一直成為業界難以解決的難題。瀋陽機床能夠做到“不開機不計費”,主要源於擁有自主創新的基於網際網路條件的I5智慧機床技術,

  2007年以來,瀋陽機床集團投入11億余元,自主研發出I5智慧機床技術,一舉突破西門子、法那克等少數國際巨頭對機床運動控制系統的長期壟斷。

  “每一台I5智慧機床實質就是一台電腦,能夠與網際網路實時聯接,實現遠端操控,實現了網際網路與機床的真正無縫連接,”瀋陽機床集團優尼斯工業服務公司負責人于春明説。

  目前,瀋陽機床集團,已經在深圳、河北、瀋陽等地為客戶開建30家智慧工廠,提供從機床到生産線設計等全流程服務。

  “幹”字當頭 振興之路就在腳下

  這三家國企有一個共性:“幹”字當頭。只要敢打改革牌、市場牌、創新牌,就能闖出一片新天地。

  ——改革看準了就大膽幹。

  一提國企改革,有的政府和企業就推“頂層設計”,説自己操作空間小。“改革不怕慢,就怕站。”李天書説,對於國企改革,調整和完善內部運作機制雖是老話題,但還有很多功課要做。

  撫順石化敢於刀刃向內、破字當頭,哪怕要動“奶酪”觸碰利益,也要堅決推進。李天書説,包括對集體企業等一系列改革,並不是到了這一任班子非改不可的地步,“但要是我們現在不下決心搬開這些大石頭,整體改革就搞不下去,企業就無法輕裝上陣。”

  ——供給側改革贏得後發力量。

  幾年前,撫順石化開工百萬噸乙烯項目,改變了“大煉油、小化工”的生産格局,使産品結構更優化、更全面,成為企業的主要盈利增長點。

  撫順特鋼確定了高溫合金産品等八大類重點産品,如今這些産品的平均價格是普通螺紋鋼的100多倍。“有的鋼鐵企業還撐著幻想市場好轉。即使幾年以後形勢好轉了,也絕對不是過去大路貨的市場,而是轉型升級的市場。”劉振天説。

  ——緊緊扭住創新不鬆勁。

  在研發I5智慧機床的過程中,瀋陽機床創新團隊經過2000余次大小版本技術修正更新、上千次産品測試,終於攻克了數控系統CNC運動控制、數字伺服驅動等數控核心技術,申報9項發明專利、20余項實用新型技術專利和11項軟體著作權,從而躋身全球先進數控技術行列。

  無可否認,東北的國企數量比較多,負擔和包袱也比較重,改革發展的空間還很大,要走的路還很長。但從這三家大型國企的實踐可以看到,大路小路,只有行動才有出路。

  東北工業重振雄風的路在何方?路就在腳下!(記者:徐揚、石慶偉、王炳坤、汪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