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發改委解讀:六個字透視首季經濟“平穩開局”

  • 發佈時間:2016-04-28 15:30:3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年之計在於春。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堅持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出臺實施了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政策。一季度,經濟開局平穩、苗頭見好、春意吐露。為全面透視當前經濟形勢,我們將鮮活的經濟運作情況簡略地概括為“穩、多、進、活、效、好”六個字,為審視當前中國經濟運作提供一個新視角。

  一是“穩”,經濟運作趨穩。突出表現為經濟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6.7%,處於6.5%—7%區間範圍內,在年初以來國內外發展環境錯綜複雜、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交織疊加的背景下,我國一季度經濟增速仍處於中高速水準,位居全球主要經濟體前列。“穩”同時體現在農業基礎穩、就業收入穩、消費價格穩、社會發展穩“四穩”的良好態勢。農業生産態勢良好,春耕春播進展順利,農資供應充足,價格穩定。城鎮登記失業率處於4.04%的較低水準,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318萬人,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5%,保持基本穩定。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一季度漲幅為2.1%。教科文衛等社會事業發展加快,公共産品與服務供給持續改善,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二是“多”,積極變化增多。一季度特別是3月份,不少重要經濟指標走勢向好,突出體現為三個“增速回升”和三個“由負轉正”。三個“增速回升”包括,投資增速回升,一季度投資增長10.7%,比去年全年和前2個月分別加快0.7和0.5個百分點,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長39.5%;工業增速回升,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8%,其中3月份增長6.8%,工業回升還帶動了近期發用電、柴油消費、鐵路貨運裝車等實物量指標好轉;財政收入增速回升,全國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5%,比去年全年和前2個月分別加快0.7和0.2個百分點。三個“由負轉正”包括,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由負轉正,在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分別增長33.1%、54.1%帶動下,房地産開發投資由去年三、四季度的下降轉為增長6.2%;外貿月度出口增速由負轉正,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增速由前2個月同比下降17.8%轉為3月份增長11.5%;企業效益由負轉正,得益於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降幅收窄、工業企業産品銷售增長加快等因素,前2個月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4.8%,為去年6月以來首次月度轉正。

  三是“進”,結構調整有進。從需求結構看,居民消費升級勢能持續釋放,住行、資訊、旅遊、文化等消費表現搶眼,SUV、MPV銷量快速增長,住房交易活躍,資訊消費快速增長,旅遊市場紅紅火火,電影票房收入大幅增長,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3%。從供給結構看,産業結構升級步伐穩健,服務業發展繼續領跑,一季度增加值增長7.6%,佔經濟總量比重達到56.9%,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産業、高技術産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0%、9.2%和7.5%,比規上工業快4.2、3.4和1.7個百分點。從區域結構看,地區協調發展穩步推進。中部、西部地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和7.3%,快於東部地區0.7和1個百分點,投資分別增長13.3%和13.2%,快於東部2.3和2.2個百分點。從發展品質看,綠色發展進展積極。一季度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同比下降5.3%,水電、風電、核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消費量佔比提高1.7個百分點;主要污染物排放繼續減少,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下降7.6%。

  四是“活”,創新創業更活。一方面,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持續“活躍”。截至2月份,全國各類眾創空間數量已經超過2300家,與現有2500多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146個國家高新區共同形成完整的創業服務鏈條,在孵企業超過10萬家,培育上市和掛牌企業600多家,吸納就業人數超過160萬人。另一方面,科技創新“活力”增強。一季度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55.3%,技術市場成交額增長10.5%。“網際網路+”不斷提升生産和社會效率,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智慧手機、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保持快速增長。

  五是“效”,改革開放見效。簡政放權切實提升“效率”。在去年已提前完成減少三分之一行政審批事項目標的基礎上,今年簡政放權力度不減,一季度又取消了13項行政許可事項,取消了152項地方實施的行政審批事項。投資項目線上審批監管平臺實現縱橫聯動,前置審批事項大幅精簡。“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深入推進。一季度新登記註冊企業同比增長25.9%,日均新增1萬戶以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顯“成效”。通過嚴格環保、安全、技術標準,以市場化手段淘汰過剩産能工作正紮實推進,行業發展預期有所改善;房地産去庫存取得進展,在市場交易總體活躍的同時,三、四線城市成交面積實現較快增長;通過普遍性降費減稅、下調電價、降準等途徑,降低了實體經濟成本;三農、扶貧、生態環保等短板領域建設力度加大。與此同時,對外開放取得積極“效果”。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産能合作,積極推動高鐵、核電等重大項目建設,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方面溝通合作,深化與中東歐、東南亞等國家雙邊合作,對外投資合作和吸收外資均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一季度我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超過400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54億美元。

  六是“好”,社會預期向好。一方面,國內市場信心出現“好轉”。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在連續7個月低於榮枯線之後,3月份回升至50.2%。春節後股市逐步回穩,近期上證指數重回3000點上下,境內和離岸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均穩定在6.5左右,3月份外匯儲備在連續4個月凈減少後出現回升。另一方面,國際對我發展走勢“看好”。近期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運作的積極評論明顯增多,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在下調世界經濟和部分主要經濟體全年增速預期的同時,上調我國經濟增長預測值0.2個百分點,也從一個側面體現了國際社會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信心在增強。

  總的來看,一季度經濟運作情況反映了我國經濟從宏觀到微觀、從結構到機制、從現狀到預期,積極變化都在增多,有利條件也在集聚,首季開局平穩、穩中有進,好于預期。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世界經濟仍處深度調整階段,我國正處在轉型升級和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經濟運作中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經濟平穩增長的基礎尚不牢固,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還需更加努力,必須直面挑戰、頂住壓力、夯實基礎,著力推進結構性改革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擴大有效需求,不斷為鞏固和壯大經濟穩中向好勢頭蓄能增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