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東北首富邵尚勤的俠義人生(一)

  • 發佈時間:2016-04-28 09:29:29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邵尚勤(1874-1958)出生於大連市金州區,其父邵雲福原籍雲南,逃荒經山東至金州定居。1861年以經營“雙興號”雜貨店起家,後改為“天興福”。邵尚勤18歲開始經商,甲午戰爭後,先後於大連、長春、黑龍江等地開設“天興福”雜貨店、糧棧、油坊。1906年後,“天興福”逐漸由經商轉為糧油加工業。1918年于開原、海參崴、哈爾濱等地辦火磨麵粉廠。至1921年,“天興福”麵粉廠産量居東北之首,麵粉供應全國,甚至國外,“天興福”資産高達2000萬大洋,邵尚勤被稱為東北首富。

  俠義經商“德協同人”

  邵尚勤的父親邵雲福,在1861年用借來的二百兩銀子,開了三間門面的“雙興號”雜貨舖,從針頭線腦、煙袋鍋、煙袋嘴起家,無物可賣,就蒸窩窩頭賣。1905年日俄戰爭時,日軍侵佔金州到處掠奪,金州城裏的商家個個門戶緊閉,沒有人敢開門營業。邵雲福為了生計,加上認為店中沒有貴重物品,冒險開業。日軍官兵發現店中賣岫玉煙袋嘴,認為稀奇珍貴,爭相購買。因為語言不通,且不明價格,日軍竟以掠來的小元寶付賬,讓邵雲福發了一筆橫財,因此擴大了規模,並改商號“天興福”,成為金州有名的店舖。據老人們回憶,當年“天興福”深得人心,除了薄利多銷外,貧苦市民買東西可以賒賬,如果真的還不上也不會逼迫追討。由於仁義經商,金州人贈送“天興福”“德協同人”牌匾,傳為佳話。

  邵尚勤18歲開始經商,他沒有將自己局限在金州,奔波大連、長春、哈爾濱等地開設“天興福”雜貨店、糧棧和油坊。邵尚勤生性膽大,人也高大健壯,面對環境險惡的時局,別的商人畏首縮腳,他卻俠肝義膽地做生意,多次遇險都化險為夷。自1906年開始,邵尚勤受南方工商業發展的啟發,“天興福”由單一經商,改為糧油加工,工商結合。在黑龍江肇東地區,“天興福”購得土地二千坰,實行多种經營。1918年,邵尚勤引進美國最新制粉設備——“火磨”(以蒸汽機為動力的磨粉機)。整個生産過程,有二十多道工序,管理十分嚴格。工廠招收工人,要求讀過高小,要有體面的人介紹,才能進入到“天興福”做工。工廠裏也實行“三不許”,即:不許夜不歸宿;不許嫖娼賭博;不許腐化奢侈。“天興福”以仁德經商,以仁德辦廠,很快聞名東北。

  “火磨”麵粉吃香全國

  由於經營得當,“天興福”先後在開原、海參崴、哈爾濱、長春等地創辦“火磨”工廠。並在鐵路沿線大量購買房産,擴大“天興福”的經營範圍。邵尚勤的思路開闊,敢於創新,注重發現人才。他對工廠的管理,採用近代企業管理的方式。劉佩芝是金州董家溝人,他13歲進入“天興福”站欄櫃學生意。因為天資聰慧,正直認真,先後擔任店員、會計、會計主任、營業主任,最後一直當到經理。劉佩芝是“天興福”一手培養起來的人才,他得到了邵尚勤的重用,先是在長春“天興福”第一制粉廠當經理,後又調到哈爾濱第二制粉廠當經理。他一心輔佐邵尚勤,服務“天興福”。“天興福”是東北地區最早進入現代化生産與管理的工商企業。除了劉佩芝,李鼐傳、趙子寬、李進祚等人,都是“天興福”培養出來的高級管理人才。“天興福”的麵粉在當時的招牌叫天官牌,分為綠天官、紅天官、藍天官、黑天官四個標誌、等級,被人們稱作“砂子面”。所謂砂子面,在放大鏡下面,麵粉呈現的顆粒狀,如同立方體的砂粒一樣。當時已經有日本産的麵粉進入中國,但是相比較起來,天官牌麵粉勁道,符合中國人的口味,深受民眾厚愛。為鼓勵民族工商業發展,天官牌麵粉還得到國民政府免稅的待遇,不僅佔領了東北三省的糧食市場,而且進入到了關內,暢銷全國,也出口到國外。(史連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