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加氣站“觸網”多種模式可鑒

  • 發佈時間:2016-04-28 08:5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同樣作為機動車輛的能源供給點,參考加油站“觸”網經驗,加氣站 “觸”網亦有多種模式可鑒,或許可借此實現“涅槃重生”。

  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及成品油利潤率下滑,越來越多的油品銷售公司為保證加油站利潤持續增長重點發力非油品業務。特別是2015年以來,受國際原油價格低位運作、供需態勢寬鬆及加油站競爭激烈等多重因素影響,兩大油企加快轉型步伐,同時借“網際網路+”之東風,在加油站領域頻頻開展跨界合作,努力擺脫加油站以油品銷售為主要業務的單一經營模式,向綜合性服務商轉型,其本質是建立非油品業務一體化經營體系。

  “聯姻”網際網路,無疑是油品銷售公司改革轉型的最好方式。而作為加油站的“同胞兄弟”——加氣站,路又在何方?

  當前車船用氣市場低迷,加氣站往往依靠“價格戰”達到吸引客戶增加銷售氣量,乃至薄利多銷的目的,但在此過程中滋生的無序競爭現象也會導致一些加氣站經營難以維繼,進而被迫“出局”。雖然部分加氣站銷氣量與營業收入短期會有較為明顯提升,但對本就數量不足且分佈不勻的加氣站整體發展現狀而言,消費者“加氣難”無疑如“雪上加霜”。

  筆者認為,同樣作為機動車輛的能源供給點,參考加油站“觸”網經驗,加氣站 “觸”網亦有多種模式可鑒,或許可借此實現“涅槃重生”。

  對比不難發現,加氣站與加油站在經營屬性上有著顯著的異同點,一味模倣加油站“觸網”發展模式顯然走不通。如何將加油站的“觸網”模式引入到加氣站,整合自身業務特點走特色道路,筆者以為還要從以下幾點考慮:

  加氣站運營公司抱團取暖。目前,新奧能源、華潤燃氣等國內大型加氣站運營公司積極推進一卡通業務。此舉旨在通過構建多區域聯合行銷網路,以期營造便捷的加氣環境,達到增加客戶粘性,提升銷售氣量的目的。但事實上,如上文所言,目前國內加氣站數量較少,任何品牌的加氣站分佈在廣闊的交通版圖上均屈指可數,且空間佈局嚴重失衡。事實上,單一品牌的一卡通業務對客戶的吸引力有限。因此加氣站同行業內的運營公司密切合作則尤為關鍵,加氣站運營公司實施聯合行銷,打造相互認可的一卡通業務平臺,由“戰”轉“合”,通過建立合理的區域聯動定價機制與便捷的結算方式,形成行業合力,擴大下游客戶群體,更大程度滿足加氣站運營公司與客戶的利益,營造健康的運營環境,應成為未來加氣站運營的基本模式,此舉也將為加氣站更好地擁抱“網際網路+”提供必要的基礎條件。

  聯姻網際網路,加速産業資訊化。與較為穩定的成品油供銷模式相比,天然氣供需市場則更加開放,自2014年以來,嗅覺敏銳的天然氣或LNG生産商、貿易商、進口商等紛紛以各種形式緊跟“網際網路+”趨勢。圍繞LNG電商平臺建設,加氣寶、好氣網、麥安集、淘氣網等紛紛上線,對天然氣資源優化配置以及産業轉型起了到較大推動作用。儘管電商平臺有待進一步發展與完善,毋庸置疑的是天然氣市場正逐步習慣一種全新的線上交易模式。

  但是,不難發現,目前“網際網路+”仍只深耕于加氣站的上游貿易環節,加氣站與消費者之間的交易方式探索目前仍基本屬於空白,在現代化商業模式下,聯姻網際網路企業跨界合作積極探索移動支付、地圖導航、用戶忠誠度管理、O2O業務、大數據應用等領域,促進加氣站轉型升級,是加氣站運營公司必須思考的問題,而這一設想落地的基礎是企業內部較為完善的的資訊化體系。

  此外,依託目前已建立的電商交易平臺,借用自身資源優勢,加氣站可以更好地發展LNG、CNG點供業務。當然,進行該業務的前提是城鎮燃氣經營體制改革及政策的支援。

  打造多能一體能源供應站。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援下,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新能源汽車給傳統的能源供應站(加油站、加氣站)帶來的不僅是衝擊,同樣也是機遇。未來車輛用能將呈現油、氣、電三足鼎立的局面。目前傳統專用能源供應站(油氣合建站的數量較少)受用地成本增加、供能營利點單一等因素制約,能源銷售盈利率後期增長明顯乏力。因此,加氣站運營企業應借用現有資源優勢,加快充電業務在加氣站的試點和推廣;同時,積極開展與成品油銷售企業,特別是中石油、中石化等實力強、信譽度高企業的對話與合作,利用雙方現有站點相互就供能種類有效補充,合力打造油、氣、電多能一體供應站,滿足不同用能車輛的需求。

  整合非氣業務,創建綜合生活服務站。事實上,當前在較多行業中 “非主營業務”的經營表現非凡。如,深圳市彩生活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創新推出了一個為業主和住戶提供更加便捷、週到與更多增值服務的彩生活社區服務平臺——彩之雲,真正實現了“把社區服務做到家”。中國郵政在做好郵政基礎性業務的同時,利用自身物流、品牌等優勢積極開展銀行、保險、證券及“三農”服務站等業務,也均取得顯著成效。

  目前,加氣站非主營業務(增值業務)顯然也已成為各方發力的重點。而加氣站行業內外合作的程度,如站點基數,物流、商貿、網際網路等配套行業是加氣站增值業務快速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實際中,主營業務與增值業務共同管理的形式從某種程度上制約了增值業務發展的靈活性。筆者認為,將主營業務與增值業務剝離,均採取獨立運營的模式,利用加氣站便捷的交通優勢打造統一標準化的網際網路線下體驗館以及綜合生活服務站,培養居民全新的“車”生活方式,未嘗不是一種較好的嘗試。

  加氣站未來的走勢究竟如何,國家對天然氣利用政策的引導、天然氣體制改革以及加快燃氣配套設施建設仍是決定性因素。(作者係山東省新奧交通能源公司安全技術經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