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加速“場景化”金融佈局

  • 發佈時間:2016-04-27 14:32:10  來源:山東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周,招商銀行與滴滴出行攜手推出聯名卡,向持卡用戶提供包括滴滴紅包、加油直降等出行優惠。本週,功能類似于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招行“一網通”支付,又在滴滴出行APP悄然上線。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在移動支付的大趨勢下,不只是招行,近一兩年來國內多家銀行都逐步將自身的零售業務産品融入具體的場景和合作渠道之中,從後端逐漸走向前端。他們的目的,是形成一種“如影隨形”的狀態,只要客戶需要服務,銀行就可以依託場景進行綜合服務的供給。在傳統銀行看來,網際網路金融時代,“場景化”已經成為撬動傳統銀行的武器,一旦場景缺乏,就會讓自己失去了用戶訪問的入口。 記者馮云云

  招行滴滴發行聯名卡

  滴滴出行接入招行一網通支付

  上週三,招商銀行與滴滴出行聯手推出的聯名借記卡正式發行。記者在招行滴滴聯名卡發行濟南發佈會的現場了解到,該聯名借記卡推出後,將綁定招行的用戶權益以及滴滴出行的一些優惠,包括200元新戶出行禮包、滴滴招行出行日優惠、中惠澤加油最高享0.98元/升優惠等。

  據了解,早在今年1月26日,招商銀行就與滴滴出行聯合宣佈雙方達成戰略合作,合作涉及資本、支付結算、金融、服務和市場行銷等多個領域。記者了解到,發聯名卡這樣的合作只是第一步,接下來的時間,招行會通過與滴滴這個應用場景的合作,將個貸、銀行卡、理財和支付等産品融入場景化的運營策略。就在上周發行聯名卡不久,招商銀行和滴滴出行合作又有了新進展。記者昨日了解到,名為“一網通”的招商銀行全新支付功能已在滴滴出行APP悄然上線。

  很多客戶在使用滴滴出行APP計程車服務時發現,支付車費的頁面又出現了一種標注為“一網通銀行卡支付”的新支付方式。記者從招行濟南分行了解到,用戶首次選擇該方式支付車費時,系統會提示輸入用於付款的銀行卡卡號以及對應的驗證資訊,通過驗證後即可註冊成為招商銀行“一網通”用戶並綁定付款卡片,憑藉註冊過程中設置的“一網通”支付密碼,最終完成車費付款。

  據了解,在註冊成功之後,客戶下一次支付車費時,只需輸入一網通支付密碼即可完成付款,整個開通、支付的流程、體驗與支付寶及微信所提供的支付功能十分相似。

  根據滴滴頁面顯示,“一網通”支付已可綁定十余家銀行的借貸記卡用於支付,且支援的銀行數量仍在不斷增加中,而且該産品不僅面向招行客戶,他行客戶也可以快速註冊成為“一網通”用戶並綁定他行銀行卡。

  據招行相關負責人透露,“一網通”支付功能已在滴滴出行APP計程車業務投入試運作,首批開放部分客戶進行體驗,近期即將向所有客戶開放。這是“一網通”支付産品首次應用於招行自有APP以外的合作方場景,後續該支付功能除逐步覆蓋滴滴出行所有業務線之外,也將拓展至更多合作夥伴的支付場景。

  推支付手環 做餘額理財

  多家銀行加速場景化金融佈局

  何為場景化金融?銀行業人士公認的一點是,場景化金融就是要脫去金融原本高大上的外殼,將其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在業內人士看來,網際網路時代銀行遲早會面臨“被後臺化”的困境——雖然還保有優質的産品研發、資源整合和財富管理、資産管理以及風險管理等核心能力,但是銀行的前臺業務産品正在逐漸被網際網路上的新入口和場景所替代,在這種趨勢下,銀行未來發展的趨勢必然是建立在強大的IT 後臺和研發能力基礎上的,推動以簡化中臺強化前臺為目標的運營和管理改革。

  目前這個時代,被很多業內人士定義為銀行服務的3.0時代,也就是移動互聯時代,銀行服務的競爭核心是場景和體驗,誰的應用場景豐富、客戶體驗好,誰就能贏得更多客戶。

  在這個時代,銀行最大的痛點在於——大量的銀行應用場景被網際網路企業佔據。事實也的確如此,記者了解到,在此之前一些網際網路機構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在金融服務場景化方面有較多佈局,但銀行業在這一領域涉足相對較少。

  或許是意識到如果不抓緊行動,就會被邊緣化和管道化,近一兩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內商業銀行開始探索嘗試金融“場景化”佈局。

  記者了解到,今年年初興業銀行宣佈在深圳推出國內首款載入公交應用功能的移動金融支付手環,用戶持手環既可以搭乘深圳的公交地鐵,也可以在商場、便利店消費。

  2015年,工行發佈全新網際網路金融品牌戰略時,該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侯本旗也公開表示,該行的電子銀行轉型思路是“從做功能到做場景”。

  去年6月,平安銀行與去哪兒網合作,構建場景化金融,為該網站的用戶提供餘額理財産品,記者查閱平安銀行公開的資訊了解到,這樣的場景是:去哪兒網的用戶提前搶購機票後,所支付的資金在實際消費發生前可轉化為平安銀行的貨幣基金理財産品。

  再比如建行幾年前推出的“悅生活”平臺,其實也是主打“場景化”的生活服務平臺,服務內容從公共事業類繳費擴展至日常生活領域。

  記者手記

  關於未來 想像空間還有很多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網際網路+”的時代,金融服務的場景化早已成為業內討論的焦點,網際網路企業更是深諳此道,以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為例,去年幾乎都進行了大規模的線下佈局,很多讀者也有類似的體驗,在濟南街頭的大小商鋪消費時,即使這家店不能刷銀行卡,也能支援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寶。

  在金融場景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的時候,銀行也開始轉變策略,因為只有在技術和服務上跟上潮流,銀行才真的具有競爭力。

  據了解,2015年滴滴出行平臺總訂單數達到了14.3億,相當於全美國計程車訂單量的2倍多,註冊司機超過1400萬,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招行之所以選擇與滴滴合作,就是希望能通過綁定滴滴出行這個高頻的消費支付場景,實現其銀行業務的延伸。

  在招行等銀行看來,只要消費場景啟動,後續的支付、理財、分期貸款、積分兌換等一系列行為就自然而然鋪開。

  當銀行改變運營策略成為一種大勢,我們的生活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

  仔細回想一下,5年前,如果有人告訴你,出門時不帶錢包不帶銀行卡照樣吃喝玩樂,當時的你或許覺得難以想像,但是5年後的今天,很多人都適應了這樣的生活。

  關於未來,還有多少想像空間,作為外行的我們,可能無法預測,但有一點毋庸置疑,改變的大方向肯定是讓生活更便利,更豐富多彩,所以,只管期待就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