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颱風災民”“農田股民” 到“跨國農民”

  • 發佈時間:2016-04-27 00:30:44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記者 王俊  責任編輯:羅伯特

  5000畝養殖塘波光粼粼,和煦的春風輕撫這個海邊小村,訴説著變遷的故事——浙江三門縣海潤街道濤頭村的變化,似乎都和“1”有關:一場改變命運的超強颱風,一次從種水稻、棉花向養青蟹的轉變,如今村年産值逾1億元,村集體收入1千萬元,村民每人平均收入1萬美元。村民還首次實現了跨國養殖,將技術和産業輸出到了泰國。

  記者近日來到濤頭村,整齊規範的養殖塘、美觀舒適的花園洋房,這裡已成新農村建設的樣板。然而十幾年前,地處花鼓漫島的濤頭村卻交通不便,生活艱苦,村民以種植和灘塗淘小海鮮為生。尤其是1997年,“9711號”超強颱風來襲,200多間民房倒塌,4000多畝橘園、水田被海水浸泡。專家斷言,土地鹽鹼度高達10%以上,糧食、柑橘、棉花等作物3年內甭想有收成。

  窮則思變,當時的村委會主任王書明極力主張“種改養”,發展海水養殖業。經過民意調查,最終全村373戶有325戶在“水産養殖”一欄裏按上了鮮紅的手指印。為破解市場意識欠缺、産品難銷售等問題,村裏又組建三門縣濤頭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對養殖塘進行統一建設,統一品牌和銷售。就是説,村民以田入股,農民變股民,濤頭由此成立了浙江省第一個股田式公司。“現在農村搞的土地確權、股份農場,其實我們18年前就做了。”現任村支部書記林後宜不無自豪地説。

  “三門青蟹,橫行世界”,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現在全村455戶村民中,有80%從事養殖,15%做行銷、賣餌料,5%從事相關工作,年産值超過1億元。村裏原有的2500畝養殖塘不夠用了,又開發了2500畝週邊塘。5000畝不夠了,濤頭人又到浙江沿海各地承包土地。還不過癮,就到江蘇承包了上萬畝的蟶子養殖基地。濤頭人的集體收入也噌噌往上漲,去年達到970多萬元。村主任林小快説,1683名村民4年可領一次分紅,按人頭每人2.3萬元。一家4口的話,就有近10萬元。

  但也不是沒有波折。2004年,青蟹集體發病,村民損失慘重。後來原因找到了,養殖密度太高。村民們便改良技術,用蟶子、小白蝦、雪蛤等與青蟹進行混養。雪蛤最貴的時候,一斤賣20元,畝産2萬斤,産值達到40萬元。

  面朝大海,經過市場歷練的濤頭人眼界更加開闊——到國外去養殖。林後宜決定帶頭冒這個險,他在泰國當地租下了3000畝地,成立了泰國宋卡湖水産養殖有限公司。“濤頭的養殖技術在國內都是領先的,但受氣候影響,在本地每年只能養兩季。國外養殖成本較低,氣候條件也不錯,可以嘗試。”他表示。

  2014年9月開始,林後宜帶著6名養殖戶和PH試紙等各種土壤檢測工具,前後11次赴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地考察。最終發現,泰國宋卡的土地性質、承包成本和氣候條件尤其優越,而他們本土的養殖技術落後於濤頭15年。2015年8月份,林後宜在宋卡承包了10畝養殖塘搞試養,發現青蟹養殖前期成活率在90%以上。

  “試養成功讓我信心大增。我算過一筆賬,宋卡的養殖塘每畝租金只要1000多元。那裏常年溫度在28℃到32℃之間,沒有颱風,一年可以養三季。”林後宜説,綜合算下來發展養殖業優勢十分明顯。

  林後宜起初為啟動資金擔心。三門縣委書記董服標在調研中獲悉情況後,主動幫助對接,不僅提供了政策、技術支援,還幫忙引入3000萬元工商資本,解了林後宜的燃眉之急。

  宋卡湖水産養殖項目也得到了泰國當地政府的重視。林後宜認為:“利用泰國的氣候優勢,出産的青蟹可以彌補國內冬季的市場空白;憑藉品質優勢,青蟹還可銷往新加坡等地,前景十分樂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