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理財怎麼買才靠譜?

  • 發佈時間:2016-04-26 09:31:28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財網

  銀行理財産品本著收益穩定等優點,一直深受投資人青睞。然而,對於銀行理財新手而言,往往不懂得辨別銀行理財産品的風險,更看不懂長篇大論的説明書。那麼作為普通投資人,怎麼挑選出靠譜的銀行理財産品呢?

  看清産品是銀行自營的

  還是代銷的

  買銀行理財産品時,很多人有類似的想法,就是只要是銀行賣的理財産品就靠譜,風險就不會太大。其實這是一個誤解,銀行除了自營的産品,還會幫別人賣産品。我們經常聽説的“飛單”事件,就是銀行員工為了賺取差價,私自向顧客出售非銀行自營的,而是第三方機構的産品,比如信託、保險、基金等公司發行的理財産品,這類産品的風險要比銀行自營的大得多。而且一旦出問題,銀行往往會認為這是員工個人行為,不承擔相關責任,投資人也只能欲哭無淚。

  所以在買銀行理財産品時,一定要注意是不是銀行自營的。那麼如何辨別買的理財産品是不是銀行自營的呢?

  第一,凡是銀行自發的理財産品,在産品説明書中,會有一個以大寫字母“C”開頭的14位産品登記編碼。

  第二,仔細看合同上的發行方是不是銀行。如果是正規的銀行理財産品,合同中會有銀行名稱,説明是哪家銀行發行的理財産品。

  第三,看看産品收益率是否“靠譜”。“飛單”産品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收益高,一般是正規銀行理財産品的兩三倍,目前銀行理財産品的平均收益率已經跌破4%。投資人不要盲目追求收益,掉進“飛單”陷阱,以免本金遭受損失。

  要選擇非結構性的

  如果追求穩健、固定的收益率,除了買銀行自營的産品外,最好還要選擇非結構性的産品。

  非結構性理財産品的資金投向為債券回購、存款、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等,這類理財産品風險比較低。

  而結構性的理財産品往往和黃金、石油、股票、外匯、信貸等等掛鉤,産品名稱帶有此類字眼的投資人要格外注意。此外這類産品會有兩個預期收益率,分別是最高預期收益率和預期最低收益率,如果在産品説明書上,收益率是一個範圍,比如預期最低收益率為0.5%,預期最高收益率為8%,那麼基本可以判斷為結構性理財産品。

  值得注意的是,結構性理財産品雖然都有一個較高的最高預期收益率,但收益波動卻很大,而且不確定,到期時達到最高預期收益率的可能性很低。

  判斷理財産品的風險等級

  判斷銀行理財風險高低還有一個更簡單、更直接的辦法,那就是看産品的風險等級。基本分為五個風險等級,包括:謹慎型産品(R1)、穩健型産品(R2)、平衡型産品(R3)、進取型産品(R4)、激進型産品(R5)。

  建議大家,買銀行理財産品買R1、R2級別就可以了,這類産品風險系數很低,R3級別以上的就要謹慎購買了,此類産品本金和收益的不確定性較大。

  不要誤解“保本浮動收益類”産品

  銀行理財按照收益類型可以分為三類:保證收益類、保本浮動收益類、非保本浮動收益類。

  保證收收益類就是指本金和收益的安全性,銀行都會保證,比如,一款保證收益類的理財産品收益率為3%,那這個收益率就是固定的,到期時銀行一定會兌付你3%的收益率。當然因為此類産品的風險低,收益率自然也低。

  保本浮動收益類是指,銀行只保證本金的安全性,但是收益是浮動的,比如一款産品的預期收益率是4%,那麼到期有可能達到4%也有可能達不到。

  非保本浮動收益類也很好理解了,就是本金和收益的安全性銀行都無法保證,也就是説,不僅收益是浮動的,本金也有存在虧損的可能。

  從産品的風險來看,非保本類理財産品要比保本類理財産品大很多,不過前者的收益也要明顯高於後者,融360監測的數據顯示,目前銀行理財産品的平均收益率為3.8%,其中保本類理財産品的平均收益率在3.2%左右,而非保本類理財産品的平均收益率則在4%左右。

  很多人認為,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的理財産品不安全,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實際上,非保本浮動類理財産品的風險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樣大,此類産品收益達標率在99%以上,也就是説,很少有産品達不到預期收益率,出現本金虧損的情況更是極少。

  總之,看理財産品是否安全並不是看它的收益類型,而是要看風險等級。小編建議大家,買銀行理財産品,最好買銀行自營的、非結構性的、風險分級為R1(低風險)和R2(較低風險)的,一般來説,理財産品滿足這三點,就可以放心購買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