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不同區域理財産品平均收益率差異顯著

  • 發佈時間:2016-04-13 03:33:23  來源:長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胡楠)我國不同區域經濟發展較不平衡,因此各地的銀行理財市場也呈現出不同的特徵。即使是同一家銀行,在不同地區銷售的理財産品,其收益可能也不盡相同,有的差異還相當明顯。

  近日,普益標準整理了從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21日,僅針對單一省份或區域的個人客戶發行的人民幣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産品,發現純粹因為區域的不同而造成的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差異相當明顯。

  其中,內蒙古收益最低,平均收益率為3.43%,最高為天津市,平均收益率為4.50%。湖北以4.36%的平均收益率排名全國第六。

  多家全國性銀行在各地發行理財産品時,實行分別定價、分開發行的策略。如國有行中的建行和交行就較為明顯,通常由省分行在各自轄區內發行銀行理財産品。交行不同區域專屬産品平均收益率極差達84個百分點,而建行區域專屬産品平均收益率極差接近200個百分點。

  記者注意到,理財産品平均收益率和區域的經濟發達程度並不一定完全正相關。如經濟發達程度差異較大的天津市和貴州省,收益都比較高。

  “貴州地區銀行的理財産品收益較高,據我們推測,融資需求旺盛,資産端的高收益是主要原因;但天津便是另一種情況的代表,地處經濟活躍的環渤海區域,市場競爭激烈,當地居民投資渠道多樣,自然會要求較高的收益。”

  普益標準研究員李林夏分析,造成區域之間銀行理財産品平均收益率出現差異的並非某個單一因素,而是多種原因共同導致的。經濟特別發達的地區,金融市場競爭更為激烈,一方面是投資者要求高收益,另一方面是當地的融資主體擁有多樣化的融資渠道,當地的銀行面臨來自資金端和資産端的雙重壓力,只得壓縮利差,減少利潤。經濟尤其不發達的地區,優質資産難尋,投資者的投資興趣存在極大的培育空間,理財市場亦不活躍,發行量和收益率處於雙低局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