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8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車進入後補貼時代:能否幹掉私營司機

  • 發佈時間:2016-04-26 08:0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專車後補貼時代:幹掉私營司機?

  時代週報記者 溫斯婷 發自廣州

  時值專車平臺燒錢圈地的第四個年頭,雖然各方在中國市場剛剛實現微利,但依然保持著方興未艾的勢頭。

  整合閒置汽車資源,更加優惠舒適的出行方式,這是最初人們對滴滴、優步等專車平臺的認識。越來越多的司機和消費者嘗到了甜頭,每個參與其中的司機都基本配備兩部手機用來搶單,乘客也通過各種方式低額支付車費甚至免單。

  與此同時,在每單一點兒小利益的誘惑下,爽單、假單事件頻發,消費者的忠誠度也在“哪家優惠哪家強”中搖擺,打車軟體誕生的初衷似乎出現了偏差。幾番博弈下來,引起了政策的注意,和對專車平臺的反思。 一切看似在和政策賽跑。從專車出行到汽車生態圈,再到無人駕駛計劃,不斷的變化不僅是為了順應政策,更是為了自身的成長。

  博弈升級

  專車市場的興起,在給消費者帶來出行便利的同時,安全風險亦如影隨形。頻頻發生的網約車平臺惡性安全事件,加速了專車新政出臺的步伐。

  據媒體報道,《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最快將於5月初出臺,最遲5月底出臺。

  《管理辦法》對網約車平臺、車輛、駕駛員都提出具體要求,網約車平臺需要在某地登記,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網約車車輛使用性質登記為出租客運,取得預約出租汽車的《道路運輸證》;駕駛員要取得《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從業資格證》。

  業內人士表示,《管理辦法》對行業影響最大的一條是“網約車車輛使用性質登記為出租客運”。由於目前絕大多數的網約車由私家車組成,《管理辦法》出臺後,私家車若要參與網約車運營就要變更車輛性質,一旦變成為營運車輛,私家車報廢年限就變成八年或更短。

  儘管政策的靴子尚未正式落地,但作為博弈的另一方,包括滴滴和優步在內的專車平臺已經開始著手應對。

  就在新政即將出臺的消息被爆出的3天前,4月18日,滴滴正式推出“夥伴創業計劃”,首批面向北京、廣州、深圳、武漢和成都五地招募10萬車主。按照計劃,參與創業夥伴僅需繳納最高2萬元的保證金,即可通過與滴滴合作的汽車廠商領取一台嶄新的汽車,與勞務公司簽訂勞務合同後正式成為滴滴夥伴上路接單。

  滴滴更在該計劃中表示,平臺鼓勵一拖多、通過組建車隊的方式獲得更高收入。根據服務、安全及流水三個標準,一個車隊最多將擁有 50台車,夥伴每增加一台車,滴滴平臺將給予每台車2000元的扶持激勵,服務滿一年兌現。

  兩天之後,4月20日,已于去年和優步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 廣汽集團 ,向優步交付了500台新能源車GA5 PHEV,作為專車投入到廣州地區運營。據悉,優步未來還將向合作汽車租賃公司及合作司機進行推廣,實現5000台傳祺車型的採購。

  “這和計程車又有什麼區別?”多名滴滴和優步司機不約而同地對時代週報記者反問道。

  以私家車為主的共用經濟模式,在政策的約束下,或將向專職經濟模式轉變。所謂“專職經濟”模式,即車輛、司機均為平臺所有,神州專車、首汽約車是該模式的代表;而在今年以黑馬之勢突圍專車市場的易到用車,則奉行混合經濟模式,既有自有司機、車輛,也有挂靠平臺的私家車及司機。

  資深IT人士汪蒙(化名)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共用經濟的本質是整合線下的閒散資源,專車平臺在中國市場以高補貼搶佔市場份額,但並不能真正提升用戶和司機黏度,形成長期的消費習慣。“無論當初的補貼還是現在的車隊模式,貌似都是在對現有的計程車市場進行再分配,並沒有開拓出新的領域。”

  專車之外

  政策監管的收緊,讓補貼大戰戛然而止。在後補貼時代,專車平臺不僅要漸進式地減少消費者和司機對補貼的依賴,更要在專車之外尋求更多元的可能性。

  自今年以來,“無人駕駛”成為滴滴高層對外提及的高頻率詞彙。

  在今年3月底舉行的2016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滴滴打車CEO程維就表示:“今天用車方式的改變,還只是這個大浪潮裏面的第一朵小浪花。很快,第二波是智慧汽車,第三波是無人駕駛,它們會更加深刻地改變我們出行的方式,改變整個城市的交通。”

  而在不到一個月後的瑞士信貸2016年度亞洲投資者峰會上,滴滴出行戰略副總裁朱景士進一步透露,滴滴將致力於利用人工智慧革新人力駕駛的世界,希望通過大數據和深度學習驅動的人工智慧網路來實現這一目標。

  佈局早已開始。2015年6月4日,滴滴與北汽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表示雙方將在無人駕駛、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進行深度合作。當年年底,滴滴大數據總監劉威在某論壇上透露,滴滴將會致力於打造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無人車系統,並將於短時間內宣佈無人車計劃。

  和程維一樣對無人駕駛報以青睞和野心的,還有他最大的競爭對手—Uber創始人兼全球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他認為,特斯拉、蘋果、谷歌等一系列的製造商都在挺進人工智慧,而Uber也不會拒絕這種歷史的潮流,“我們會考慮人工智慧在不同的城市去適應,去利用”。

  2015年,Uber與無人駕駛汽車技術領導者卡內基梅隆大學合作建立了自己的無人駕駛汽車實驗室。

  實際上,無人駕駛同樣是滴滴、Uber和神州專車的投資方—BAT三大巨頭積極佈局的領域。

  其中,百度在2014年7月便已啟動“百度無人駕駛汽車”研發計劃。2015年12月,百度無人駕駛車國內首次實現城市、環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況下的全自動駕駛。最新消息是,百度宣佈在矽谷已經建立了一個團隊,專注于無人駕駛。“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成立即意味著商業化的開始,百度無人車將在3年內實現商用,5年內實現規模化量産。”百度高級副總裁、自動駕駛儀事業部負責人王勁表示。

  幾乎在“百度無人駕駛汽車”研發計劃發佈的同一時間,阿里巴巴與上汽達成網際網路汽車戰略合作協議,上汽自主品牌産品將整合阿里巴巴“YUN OS”系統,並整合大數據、阿裏通信、高德導航、阿裏雲計算、蝦米音樂等資源。雙方共同打造的首款網際網路車型已在4月25日開幕的2016年北京車展上發佈。

  騰訊則推出了路寶盒子,入股車聯網企業 四維圖新 ,並在去年與和諧汽車和富士康共同出資成立了和諧富騰網際網路加智慧電動汽車公司,計劃打造網際網路+智慧電動汽車,汽車無人駕駛技術研發是該公司的主營業務之一。

  已經成為易到用車大股東的樂視,剛剛在4月20日發佈了樂視無人駕駛超級汽車LeSEE的首款概念車。在樂視汽車生態的佈局中,易到用車是其“社會化”的重要一環。

  一方面是組建車隊,與車企合作延伸産業鏈;另一方面則是投身研發大軍,不斷加大在智慧汽車領域的投入。這不得不讓人産生聯想,現在的專車計劃或許只是讓人們熟悉品牌的高價活廣告,其背後更大的價值在於,在新的計程車市場成熟之前,更多地搶佔自己的地盤,更大可能地在計程車市場中製造更多的附加值。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