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個大閘蟹合作社的突圍之路

  • 發佈時間:2016-04-26 02:31:0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李文博

  提到大閘蟹,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陽澄湖”。對此,江蘇省金壇萬葉合作社的理事長馮東坡感慨:“現在要想把我們‘萬葉’牌長蕩湖大閘蟹的牌子打出去,恐怕需要比前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但要發展,總要經歷痛苦的蛻變,我們會一直在路上。”

  品質硬品牌才有根基

  見到馮東坡時,他正在跟3位蟹苗繁育負責人商量準備培育幼苗的事情。“快到蟹苗培育的關鍵時節,蟹池該如何消毒,該準備多少的飼料,這些都要做好規劃。”忙碌是馮東坡的常態。

  7年前,在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的儒林鎮,518戶河蟹養殖戶由萬葉水産專業合作社聯結在一起。“很慶倖,我當時選擇了加入這個合作社,現在我養殖的畝效益超過5000元。”社員冷國芳説。

  産品品質是企業能否長久立足的關鍵。在建社之初,馮東坡就嚴格把控社員的河蟹品質。在源頭上,統一投入品採購,依託萬葉飼料公司,為社員提供優質飼料,價格還優惠200元/噸。

  雖然馮東坡自己不養蟹,但他懂得養殖技術的重要性。合作社選址緊鄰金壇現代漁業産業園,能隨時接受水産專家的指導。為了方便養殖戶諮詢,2014年合作社開通了手機農信通服務,對關鍵節點的預警能第一時間發送到社員手機上。社員孫榮林對這項服務很滿意:“農信通開設了語音功能,人性化服務,大齡農戶養殖也不再是問題。”

  合作社在實行統一種苗供應、統一規範操作的基礎上,逐漸引入生態標準化養殖理念。漁業産業園區推廣的微孔增氧、物聯網動態監測、155蟹池生態高效養殖技術,都在合作社率先應用。通過養殖過程中生物調控手段對池塘水體、底質進行調節改良,建立了水産品品質可追溯系統,實現水質實時線上監測。

  馮東坡認為,陽澄湖大閘蟹之所以叫響叫座,在於它有品牌、市場認可度。2011年,合作社註冊了“萬葉”商標,打算趟一條創品牌增效益的路子。

  “能打打擂臺也是好的”

  打造品牌,過程往往是煎熬的。

  對於合作社生産出的“萬葉”長蕩湖大閘蟹,馮東坡很自信。首先,長蕩湖生態環境優良,因屬“客水”型湖泊,出産的蟹類肉質甜美。其次,合作社執行嚴格的生態養殖標準,蟹的品質過硬。

  “這麼好的産品,把它推出去,讓大眾熟識是我的任務。”馮東坡説,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目前他們只能靠參加全國各類展會、評比來打開局面。“這種方法成本低、可信度高,市場將來接受起來也比較容易。”

  通過參加各種展會,幾年下來,合作社收穫頗豐。2014年萬葉水産專業合作社成為國家級示範社、“萬葉”牌河蟹獲得了常州最受歡迎的農産品獎、中國名蟹北京會展金獎、第三屆中國十大名蟹稱號……

  為提高知名度,合作社採取多條腿走路。一方面,開設了微信公眾號,建立了專門網頁;另一方面,通過連鎖經營、農超對接、專賣直銷、電子商務等模式,使“萬葉”走進大眾的視野。

  為了打響“萬葉”品牌,合作社準備到陽澄湖大閘蟹批發市場開設直銷店。“敢到那裏開設直銷店,也是一種自信。”馮東坡説,“能打打擂臺也是好的。”

  獎狀要上墻更要“上市”

  談起“萬葉”大閘蟹的輝煌時刻,馮東坡很驕傲:在2015年中國名蟹北京會展上,“萬葉”大閘蟹獲得金獎。在江蘇國際餐飲博覽會期間,一對分別重625克和480克的“萬葉”蟹王、蟹後,拍賣價達1.5萬元。

  但這種高額售價不可能持久。對於眾多養殖戶而言,如何讓優質的大閘蟹實現優價,才是馮東坡考慮的。在“萬葉”闖市場的路上,遇到了跟很多農産品品牌建設相似的尷尬:由於資金局限,往往通過參加評獎比賽的方式,證明農産品的品質,然而很多證書最終被束之高閣,經濟效益得不到實現。

  雖然長蕩湖大閘蟹受到行業內越來越多的認可,市場知名度也有所提升,但對於如何進一步擴大知名度、影響力和市場佔有度,馮東坡感覺有些力不從心。

  所幸,了解到養殖戶的需求以及自身定位及發展規劃,當地政府開始在長蕩湖大閘蟹的品牌建設上施以援手。2015年,當地政府開始將長蕩湖大閘蟹作為區域品牌進行打造,立足常州金壇、深耕滬寧線、放眼長三角,積極組織人員東進上海開推介會、西上南京搞展會;創作《長湖蕩歌》,製作了長蕩湖旅遊宣傳片、長蕩湖湖鮮美食專題節目等在中央電視臺播放。“湖八鮮”榮獲中國名宴稱號,長蕩湖旅遊品牌聲譽鵲起。

  搭乘政府開展品牌建設的順風車,萬葉水産合作社的經濟效益達到1.3億元,“希望能夠借政府的東風,讓我們的大閘蟹越銷越旺。”馮東坡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