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柴裏“六零”管理推進礦井闖關

  • 發佈時間:2016-04-25 04:29:42  來源:大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劉光賢 張思凱 報道

  本報滕州訊 3月26日,雖是春分時節,但是山東能源棗礦集團柴裏煤礦支護廠的四名女工卻大汗淋漓,她們正在修復井下回收上來的廢舊托輥,兩天后,這些廢舊托輥在她們手中將重新煥發青春,並投入到井下生産崗點使用。僅此一項,每年修舊利廢增加值達150萬元。這只是當前嚴峻形勢下,柴裏礦實施“六零”管理舉措的一個縮影。

  近兩年來,煤炭市場煤難賣、價難保、款難回的“寒冬效應”愈演愈烈,對於柴裏這座五十多年老礦來説,更是如此。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柴裏煤礦全神貫注“去産能”,在不斷深化零廢品、零廢棄、零浪費“三零”管理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零閒人、零閒機、零閒物領域的挖潛降本新路徑,著力構建“六零”管理降本機制,以效益指標倒逼成本,在應對危機中趟出了一條老礦脫困、闖關突圍的新路子。

  “在當前嚴峻煤炭經濟形勢下,通過構建全員、全流程、全方位的‘六零’管理降本創效體系,將每一個生産要素的作用潛能發揮出來,推進礦井闖關突圍。”柴裏煤礦礦長劉真倫在該礦“六零”管理現場推進會上擲地有聲。

  目標鎖定,舉措超常。該礦根據井下採掘生産、工作面安撤、機電運輸及通防設施的生産服務工作流程,整理回收生産施工維護過程中廢舊及閒置材料,實現廢舊物資的“零廢棄”。嚴把回收物資的劃揀與加工修復關,確保完好物資在井下調劑再利用和廢舊物資的全面回收升井修復,實現廢舊物資的“零浪費”。規範完善“五個綜合加工修理基地”和“十二個專項材料、工具專業修復加工基地”,實現廢舊物資的“零廢品”。通過對井上下各類廢舊物品的回收復用,今年一季度,這個礦累計完成修舊利廢、回收復用價值達526萬元,商品煤綜合成本下降了8.69元/噸。

  “要把深化‘六零’管理作為礦井度危求生的斷然舉措,一絲不能懈怠,一刻不能放鬆。”深諳此道的柴裏煤礦黨委書記劉永安堅定地説。他們圍繞“零閒人、零閒機、零閒物”,實施大區域、大物業管理,用市場化的手段,推動各專業、各單位積極主動減少閒置崗位和閒置人員,實現人人有事做,處處“零閒人”。深化設備全生命週期管理和設備有償使用,市場化結算,提高設備利用率,確保實現“零閒機”。落實分類歸口管理制度,發揮閒置土地、房屋、辦公設施等資産的創效潛力,確保實現“零閒物”。

  “通過‘六零’管理的深化實施,今年以來,我們已合併整合減少機構10個,233人實現了‘走出去’創業創效,157人通過承包自主經營解決了吃飯問題,全礦一季度累計降本創效達2756萬元。”副礦長楊位棟總結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