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千里迢迢“約會”蚯蚓的女博士

  • 發佈時間:2016-04-25 01:30:4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週一有約

  在師長和朋友的不解聲中,46歲的女博士法月萍毅然捨棄了高薪和大都市的繁華生活,攜心儀已久的紅蚯蚓從千里之外的南京到山東省農村“紮根”。

  4月的魯北大地,滿眼翠綠,生機盎然。在高青縣高城鎮紙坊村,黑土地上的麥苗已長有一尺高,公路旁的一排排楊樹也吐出新葉,聳立高空。法月萍戴著墨鏡,從縣城風塵僕僕趕來,帶著記者走進了她的“寶地”。

  如果沒有她的介紹,很難讓人想像,在這種牛糞和秸稈混雜的垃圾堆裏,藏有密密麻麻的紅蚯蚓。法月萍取下墨鏡,蹲下身子,赤手掰開牛糞,成群的紅蚯蚓立馬浮出表面,並彎曲地蠕動著光滑的身體。

  “這是我的‘寶貝’,別看它沒有骨頭,但全身都是寶。”法月萍取出幾條紅蚯蚓,捧在手掌心,説:“我的余生再不陪它,就永遠沒有機會了。”而此時,脫離“溫床”的紅蚯蚓正從她的掌心慢慢鑽進指尖夾縫。

  1992年從東南大學交通運輸工程系本科畢業的法月萍一直留在南京工作,收入非常可觀。後來她又進入南京大學深造,于2010年拿到管理學博士學位,從事工程管理相關課程的講授。

  談及過去的光環時,法月萍總是一笑而過。如今,最令她心曠神怡的是紅蚯蚓的培育和利用。

  這位工人家庭出身的女博士沒有農村經歷,也沒有農學基礎。她是5年前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並“戀上”紅蚯蚓的。自此以後,她開始了狂熱追尋,並鑽研農學,研究農業和農村問題。

  2014年底,她果斷地辭去講授工作,帶著創業團隊來到紙坊村流轉了100畝土地,並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引進了10噸紅蚯蚓,開始了田園創業生活。

  目前,法月萍“流轉”的土地面積已增加到400畝,除了種植玉米外,還栽種了幾排雪桃樹。桃樹底下,是一排排培育蚯蚓的牛糞和秸稈堆。

  “這邊是村民剛送來的牛糞,我們培育的蚯蚓已繁殖到四五百噸了,每年要消耗6000噸牛糞和6000噸秸稈,可産出5000噸的蚯蚓糞作為肥料回歸土地。”法月萍説。

  農業大縣高青縣是山東黑牛和雪桃的原産地,這裡的牛糞為蚯蚓提供了豐富的“食料”。望著不遠處正在播種的玉米地,法月萍深有感慨:“蚯蚓是土壤中重要的分解者,近年來過度使用農藥和化肥導致蚯蚓越來越少。而秸稈等無法直接回歸土壤,反而還會加重地下水污染。”

  “引入蚯蚓這個‘清潔工’,既可以改善土壤,節約成本,還可增加收成。”法月萍給記者算了一筆收益賬:去年種植的玉米地僅利用蚯蚓糞作為肥料,一畝地産出玉米高達700公斤,增産10%。

  在紙坊村,村民眼中的法月萍是一位“瘋婆子”,他們始終不相信女博士會下鄉來養蚯蚓。但是,兩年來,村民不斷嘗到甜頭,這裡的土地租金從每畝300元漲到了1000元,不起眼的牛糞賣上了價錢,小麥和玉米産量提高了,村民還有活幹了……無公害的綠色迴圈農業正在興起。

  而“瘋婆子”正在醞釀一個更大的夢想:把蚯蚓糞肥用於有機化生産,蚯蚓腔體用於生物制藥,讓一條蚯蚓長成一個大産業,帶領越來越多的農民尤其是貧困戶參與蚯蚓養殖和加工中來。(據新華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