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家:我國應加快探索不同區域農業供給側改革新路徑

  • 發佈時間:2016-04-23 17:01:4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北京4月23日電 題:專家:我國應加快探索不同區域農業供給側改革新路徑

  新華社記者于文靜

  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面臨價格天花板、成本地板、資源紅線、庫存積壓、需求變化等多重因素制約。業內專家認為,應加快探索不同區域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路徑。

  23日,在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舉辦的“中國現代農業發展高峰論壇”上,來自財政部、中國農業經濟學會、中國科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單位的有關負責人和專家,圍繞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農業物聯網應用、農産品品質安全和價格等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會長王巨祿在會上表示,近年來,我國的糧食總産量實現“十二連增”,為滿足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奠定基礎。但是,在加工、儲藏、貿易之間矛盾突出,包括糧食在內的優質農副産品供給不足,亟須完善國家糧食安全的體制和機制。農業在“四化同步”發展中還是短板,必須加快農業供給側改革,提高農業品質效益和競爭力。

  專家們認為,要因地制宜,探索不同農業區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路徑。在東北糧食主産區,優化調整農業種養結構和佈局,加大黑土地和淡水資源保護力度,提高規模化經營水準;在東部地區,加強農業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建設集約化、産業化、高效化的綠色農業;在中部農區,提高優勢區和特色産業帶的生産能力和産業集中度,發展精深加工;在旱作農區,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在草原牧區,加大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畜牧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産業化發展;在大中城市郊區,大力培育和拓展新興農業功能,發展休閒農業。

  專家們建議,加快制定相應的改革政策和措施,調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結構性改革的積極性;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科學制定農産品品質安全標準和優質農産品品質標準,創建優質農産品品牌;建立農業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補償制度。同時,及時研判全球農産品供給和價格情況,適時調整策略,合理運用貿易規則和技術壁壘,把握好農産品進口的種類、規模和節奏。

供給側改革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三友化工 8.78 1.97%
2 陜西煤業 7.84 1.69%
3 雲鋁股份 7.79 1.56%
4 保利地産 13.64 1.26%
5 方大特鋼 16.62 1.03%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ST鄭煤 5.39 -3.40%
2 三鋼閩光 18.58 -2.67%
3 德美化工 6.87 -2.14%
4 首鋼股份 4.86 -1.62%
5 恒源煤電 8.41 -1.52%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