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營改增不到10天,稅務總局局長關心哪些問題?

  • 發佈時間:2016-04-23 09:2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崔文苑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圖為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在河北宏屹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公司調研營改增準備情況。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3日訊 (記者 崔文苑)5月1日,將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進入倒計時階段,這項關係1100多萬戶企業、被稱為本屆政府“最大力度”的減稅改革,目前準備情況如何,遇到哪些突發的難點需要“攻克”?——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

  萬眾矚目的營改增,在稅務總局局長王軍眼裏,卻真得小心翼翼。因為改革的每個環節,每個過渡政策,或將影響到一個群體、一個行業,甚至是轉型升級中的中國經濟。

  “前一階段我唱‘紅臉’,給大家鼓勁。接下這幾天,我要唱‘黑臉’,拼命搜尋問題,才能防患于未然、才能打通政策實施‘最後一公分’。”在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不到10天的時候,王軍悄然出現在稅務總局派往全國調研的小分隊中。

  

  圖為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在望都縣地稅局辦稅服務廳,詢問納稅人對營改增的感受。

  稅負能否做到“只減不增”?

  4月20日下午,調研隊來到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途徑一個建築工地時,王軍下車前往。經過一番打聽,見到了施工企業財務人員辛大印。

  “測算過沒有,營改增後你們的稅負有啥變化?”王軍問到。從3%的營業稅改徵11%的增值稅,為避免增加建築企業負擔,財稅部門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但效果如何,他想聽聽納稅人自己説。

  “對我們施工建築企業來説,以前挺‘怕’營改增。現在能有進項抵扣,還有不少過渡政策,稅負是減輕的。”辛大印説。

  “他們是蓋房子,我們是賣房子的!營業稅優惠政策平移過來,企業稅負沒太大變化,甚至還能下降。”恰好,房地産商孫滿囤也在現場,看著大家交流火熱,他忍不住插話説:有項過渡政策就挺“實用” !即銷售5月1日以前的“老項目”可自由選擇5%的稅率,這和營業稅稅率是一樣的;銷售“新項目”才是11%的增值稅率。“而且,11%也只是對增值額徵收,不像營業稅是全額徵收。”孫滿囤説,改革後企業能節省4.6萬元稅款。

  “你對政策把握很準確啊!既然稅負降了,那房價能下降嗎?”王軍幽默地問到。

  “肯定會將改革紅利分享給老百姓。”被這麼一問,孫滿囤嘿嘿笑著説。

  接下來的多次調研、座談中,在對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天津等地稅務人員詢問時,王軍一次次地問起建築業、房地産業的稅負變化。這件曾讓行業“懼怕”、還誇張為“狼來了”的事情,也刺痛過他的心,也堅定了他推進改革時保護納稅人利益的決心。當大家的回應,和辛大印、孫滿囤差不多時,王軍才稍稍有所寬心。

  

  圖為稅務總局王軍在望都縣隆昌酒店了解餐飲業納稅人營改增情況。

  會不會給企業“添麻煩”?

  聽幹稅務的老鄉説,稅務總局“一把手”來望都調研,就在縣國稅大院,縣城威娜斯理髮店老闆劉志清也來打探“新情況”。 結果剛到就被相熟的人認了出來,王軍親切地和他打了招呼,並問他對營改增有啥感受。

  “我是個體戶,沒啥發言權。”皮膚黝黑、身材魁梧的劉志清似乎和“美容美發”有點不搭,一下子“露臉”讓他“囧”得有點不知所措。

  “可是你代表的人多啊!全國有那麼多理髮店。”王軍笑著回應並問到,從營業稅改為增值稅,會不會增加稅收負擔、會不會給經營“添麻煩”。因為此前他從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國稅局了解到,飯店、洗浴中心、影樓、包括理髮店等,需要安裝升級版稅控裝置,加之增值稅發票操作比營業稅複雜,可能會引起納稅人“畏難”情緒。

  “局長,我月營業額不到3萬元,改革前免征營業稅,改革後免征增值稅。沒啥影響。”劉志清話音剛落,在場的人都笑了。

  改革到底會不會給企業“添麻煩”?王軍隨後來到隆昌飯店,帶著胸牌的經理耿彩卿正在收銀臺忙活。聽明來意後,她迅速在電腦上示範如何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到稅務局培訓過,操作沒問題。就是政策變化太大、太複雜,有點吃不透。”耿彩卿説。

  “這是一個過程。別説企業,就連工作幾十年的老稅務人,都不能一下子弄清楚。需要逐步學習,多次培訓。”王軍扭頭吩咐同來的稅務幹部,剩下這幾天要分行業、帶著問題進行培訓,增強“針對性”,讓納稅人做到懂政策、會開票、能申報,避免理解偏差造成稅負上升等情況。

  “增值稅專用發票,是‘半貨幣’化的。跟此前營業稅的‘憑證功能’相比,是有‘含金量’的,可以作為抵扣稅款用。”王軍耐心地介紹説,只有規範化開具、使用發票,才能最大程度降低自己的成本,也有利於産業鏈條上的其他企業。

  “局長,有一個問題我想代表餐飲企業反映下。飯店的蔬菜,很多是從田間地頭購買,開不了進項發票怎麼辦?”當了解到這是稅務總局局長,耿彩卿一改“回應”的態度,急忙轉而“發問”。

  “這個問題很關鍵!從田間地頭采買農産品無法抵扣,我們有辦法。”王軍説。因為無論是飯店,還是商?,都面臨從農?的田間購買蔬菜的問題。據了解,在稅務局考慮的多項辦法中,有一條就是稅務局根據企業的情況核定一個較為科學的額度,每月按此進行抵扣。

  政策落地還有哪些“腸梗阻”?

  “我想聽大家説實話、講真話。頭緒多、任務重,有什麼問題儘管提,我們還有時間改。”幾乎每見一撥稅務人,無論是局長還是基層稅務人員,王軍都會這樣問,希望精準找到影響政策落地的“腸梗阻”。

  “發票供給量可能會激增。”天津市東麗區國稅局局長賈小龍反映説。

  “不只是發票的問題,納稅人也可能會集中在某幾個網點,造成擁擠。尤其是地方小、只有三五個窗口的地方。”保定市競秀區國稅局辦稅大廳工作人員李宏霞也反映到。

  了解這些問題後,王軍在座談會現場和大家商議起“對策”,聽取一線“能手”們的建議。

  “可真實了解企業月用票量,提前制定好領用計劃。”河北保定高開區地稅局方斌建議説。

  “統籌現有和臨時辦稅服務廳,緩解申報戶激增的壓力。”王軍也建議説,國稅還可以“借力”地稅,在地稅大廳增設專用窗口,避免納稅人數量多、等待時間長。他話音剛落,就有一名稅務人員説,資料確認等工作可集中辦理或到府預約服務,如果納稅人沒時間領票,還可以嘗試快遞到家,儘量做到方便、快捷。

  “我們有個‘標準化’模板,‘掐表’15分鐘完成辦稅流程。”保定市競秀區辦稅服務廳工作人員張海燕是個業務能手。她介紹經驗説,為快速、準確辦理業務,她自己先練熟業務、制定“模板”,其他人員按此操作,大大節約了辦稅時間。

  調研中,還有一個問題引起王軍高度關注。那就是國稅在地稅移交過來的納稅人材料中,發現有的納稅人“失聯”了。“重新梳理了幾百戶納稅人戶籍,有45戶找不到了。”保定市淶源縣國稅局副局長陳貴春説,有不再營業的,也有聯繫方式更改聯繫不上的。

  “一人‘分包’10戶左右,挨個尋找企業,爭取儘早和納稅人取得聯繫。”當了解到其他地方也出現了這個問題,王軍叮囑説,一定要做好戶籍確認工作,以免造成一邊納稅人沒有享受到政策紅利,另一邊稅務機關稅款流失的兩大問題。

  此外,加大資訊共用也成為普遍的“呼聲”。“地稅負責徵收城建稅等增值稅附加稅,難度比較大。建議儘早建立國地稅資訊互通平臺。”保定滿城區地稅人員建議説。

  “基層地稅部門與國稅部門徵管資訊還無法實時交換,只能依靠省局資訊比對反饋後,進行補徵,造成時間滯後、漏徵風險大。建議實現基層部門資訊共用。”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地稅人員表示。

  “大家認識到資訊共用的重要性,這很好。這不僅依賴技術手段的提升,還需要國稅、地稅部門進一步深化合作。”王軍説,還應該通過資訊共用等手段,實現“以票控稅”,杜絕虛開發票等情況出現。

  二手房地稅代徵問題、設備硬體配備問題、防範增值稅發票虛開……在一場場激烈的討論中,問題逐一得到解決。

  “進行了四年營改增,還是有些新問題、新情況沒預料到。大家最好給納稅人‘回爐’培訓,聽聽他們最新的情況和建議。沒關係,只要提出意見咱馬上改。”王軍説,還有不到10天的時間,必須爭分奪秒。只有這樣才能讓這個在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施的科學稅種,在我國順利、全面鋪開,這關係的不僅僅是稅制改革,還有我國的法制化進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