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發改委回應PPP項目“雷聲大雨點小”:完善投資回報機制

  • 發佈時間:2016-04-22 22:0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4月22日電 (記者 董冠洋)針對目前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雷聲大、雨點小”的現象,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投資司副司長韓志峰22日在北京回應,“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我們不太重視如何建立合理的投資回報機制。”

  當前,中國的城鎮化進程催生了對投資的龐大需求,而PPP模式被認為是能夠更高效提供公共服務的關鍵路徑。針對目前關於PPP項目數量多、落地少的現象,韓志峰在當天舉行的清華大學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研究中心成立論壇上回應,中國的PPP模式需要建立合理的投資回報機制。

  “PPP是要吸引社會投資方參與,社會資本是要賺錢的”,韓志峰分析,合理的投資回報機制可以吸引社會資本;如果項目經營者能夠通過市場經營獲得更多回報,可減輕政府補貼的財政壓力,亦有利於維護公眾利益。

  就如何建立合理的投資回報機制,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兼投資司司長許昆林在致辭中強調,“要充分發揮價格機制在PPP項目中的關鍵作用,合理確定價格收費標準、運營年限,保障社會投資者合理的收益”。

  韓志峰認為,PPP項目的開發還應充分發揮項目本身的商業價值。他以體育場館為例稱,北京工人體育場周邊餐飲娛樂設施齊全,而鳥巢體育場周邊商業開發遠不及此。“如果這兩個都是PPP項目,工體更重視項目的附加價值開發,從而減少政府和使用者直接承擔的成本”。

  “現在很多社會資本還是希望‘短平快’項目,喜歡快錢、熱錢,但PPP恰是投資時間長、回報比較低,當然風險也低”,韓志峰特別提醒,投資PPP項目應建立合理預期。(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