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人民日報:別人家的電飯煲為啥上萬元

  • 發佈時間:2016-04-22 09:05: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林麗鸝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有一種對手,叫“別人家的電飯煲”。

  日本自發明第一台電飯煲之後,一直在行業領跑,加熱技術、內膽工藝、細節設計以及高高在上的價格都很“牛”。其實,日本大多數米的品種與中國不同,從國外帶回的電飯煲,未必都適合國內消費者,卻仍擋不住中國遊客在境外“爆買”電飯煲的熱情。中國有100多個電飯煲品牌,年産量超過2億台,其中也有高端電飯煲,但由於同質化嚴重,經常陷入低價戰,行業整體競爭力不如日韓。一副內膽、一柄飯勺、一個按鈕……國外匠人對品質升級的“不惜力”值得我們反省和學習。

  煮飯倍兒香,啥技術?

  高端電飯煲淘汰了底盤加熱技術,採用IH加熱技術,實現了均勻加熱,米飯口感好;國內多數電飯煲還在使用底盤加熱技術,造成大米受熱不均,米飯容易夾生

  “聽説這種IH(電磁加熱)電飯煲燜出的米飯特別好吃,我們給雙方父母各買了一台。”在日本東京成田機場辦理托運的中國遊客張貝貝夫婦説,“要不是行李太多,還打算再買一台我們自己用。”

  日本電飯煲主流産品的價格約合3000元至5000元人民幣,有些甚至高達1萬元人民幣以上,但中國遊客購買的熱情很高。

  “其實幾千元買個電飯煲是挺貴的,但品質好也值了。畢竟現在要求高了,不僅要煮得熟,還要煮得香。”張貝貝説。

  電飯煲煮飯好不好,加熱技術很重要。日本高端電飯煲淘汰了底盤加熱技術,採用IH加熱技術,實現了均勻加熱,米飯口感大為改善。而國內多數電飯煲還在使用底盤加熱技術,造成大米受熱不均,米飯容易夾生。

  “國內家電企業剛起步時,往往從中低端做起,追求市場規模,經常陷入價格戰,有些毛利率甚至不足3%。利潤低,就沒有資金投入到技術創新,産品品質就難提升,陷入惡性迴圈。幾十年來,這個問題沒根本解決。”中國機電産品進出口商會家電分會秘書長周南説。

  記者走訪北京蘇寧易購、大中電器等家電商場,發現國産電飯煲銷售區比較冷清,雖挂有“促銷”“立減”等海報,但顧客不多。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銷量最多的是300元以下的普通電飯煲。

  “我們和日本有差距沒關係,關鍵是要知道自己比人家差在哪,找清楚努力的方向。”被稱為“煮飯哥”的 美的集團 生活電器事業部首席産品經理黃兵説。他多次從日韓帶回電飯煲,分別用各種米反覆煮飯尋找奧妙,一煮就是12年,“我每天都在研究怎麼把生米煮成熟飯,怎麼讓熟飯更香甜。”

  為了在技術上不輸給日本,近兩年黃兵帶領團隊煮了2噸大米,不斷地測試、驗證最佳加熱曲線。有時黃兵一天要煮100鍋米飯,每鍋吃兩口,一天就要吃下10碗米飯,而2噸大米是四口之家8年的飯量。最終,黃兵團隊研製出多段IH對流加熱技術,能引導米粒實現雙向720度翻滾攪拌,比普通IH技術更先進。去年美的出品的“鼎釜IH”智慧電飯煲賣到了電飯煲的老家——日本,並獲得全球電飯煲業公認的“IF獎”和“紅點獎”。

  “有一種對手,叫‘別人家的電飯煲’。”雖然我國電飯煲技術進步很快,但不可否認的是,日本自發明第一台電飯煲之後,一直在行業領跑,IH電飯煲也是日本企業首先推出的。“真希望中國工匠也能做出革命性的技術創新,引領品質升級,生産出更好的電飯煲。”周南説。

  內膽同質化,咋破解?

  日本的電飯煲企業通常不會模倣競爭對手的産品,而是專注于品牌特色;國産電飯煲往往大同小異

  “這款電飯煲內膽是什麼材料的?”在北京市朝陽區蘇寧易購西大望路店,正在選購電飯煲的王淑芝詢問售貨員。她對內膽材質特別看重:“有些電飯煲用一兩年內膽涂層就花了,不僅煮飯粘鍋,還可能存在健康風險。”

  高品質電飯煲無疑要有個好內膽,耐用且健康。國內100多個電飯煲品牌同質化嚴重,主流的內膽材質大致分為三種:一般合金鋁材內膽、不銹鋼材質內膽、陶瓷內膽,大同小異。

  日本的電飯煲市場競爭也非常激烈,但企業通常不會模倣競爭對手的産品,而是專注于品牌特色。比如,象印(Zojirushi)、松下(Panasonic)、虎牌(Tiger)等幾大電飯煲品牌的內膽都有自己的特點:

  ——象印高端電飯鍋的內膽材料採用日本岩手縣傳統工藝“南部鐵器”,燒煮時二價鐵離子會釋放到食物中,不僅能保留食材鮮美的滋味,還可以預防貧血;

  ——松下電飯煲比較出名的是備長炭涂層內膽,能提高內膽的遠紅外線放射率,使細微水分子直達米芯,讓米粒充分吸水,米飯更鬆軟可口;

  ——虎牌土鍋釜內膽採用的是遠紅外陶瓷顆粒涂層,接近傳統土鍋材質,能還原柴火土灶煮出的米香。

  一台日本純手工打造的“南部鐵器”內膽電飯煲,售價高達幾萬元人民幣,一些高端電飯煲的毛利率在20%左右,有的甚至高達50%。而我國作為鋼鐵大國,低端鋼鐵産能大量過剩,1噸鋼鐵的價格也不過兩三千元。“有了高品質、高附加值産品,就不愁市場。國外匠人對技術升級的專注確實值得我們學習。”周南説。

  現在,國內很多企業正在生産各有特點的電飯煲:美的打造“鼎釜IH”電飯煲,格力推出大松電飯煲,小米發佈米家電飯煲……“誰的産品被消費者認可,誰只是湊個熱鬧,最終還是要靠品質見分曉。”周南説。

  黃兵團隊試驗了7000張板材,終於研製出耐腐蝕、高傳熱的航太級鈦合金內膽,使用壽命長達10年。“從研究到可批産,整個團隊花了1年半的時間,獲得日韓專利3項,國內專利35項。”黃兵説。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電飯煲製造技術進步很快,在中高端市場的競爭力正在增強。”周南説。在今年3月舉辦的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上,美的、九陽、 蘇泊爾愛仕達 都展出了高端智慧電飯煲新品。

  小小的飯勺,哪特別?

  從日本帶回來的電飯煲飯勺能“站住”,不怎麼黏米飯;國産的飯勺使用後容易黏米

  “過去,家裏電飯煲折疊的上蓋拿不下來,清洗很不方便。日本購買的這款電飯煲上蓋可以一鍵拆洗,我媽媽很喜歡。”張貝貝告訴記者,“再説這小小的飯勺吧,從日本帶回來的電飯煲飯勺能‘站住’,不用單獨拿個碗放飯勺,並且飯勺不怎麼黏米飯。”

  “一款電飯煲品質高不高,還要看能不能抓住用戶需求,完善每個細節。”美的集團生活電器事業部總經理李國林説。記者觀察到,一些國內高端電飯煲的飯勺,也可以直立放在桌面上,但使用後仍有黏米。

  網上有不少消費者對不同電飯煲的吐槽,向來以中高端形象示人的日韓電飯煲也有“槽點”。有人評價從南韓帶回的福庫電飯煲:“做一次飯要2個小時,每天下班後已經饑腸轆轆,只好又用普通電飯煲煮飯。”還有人説:“日本電飯煲被神化了,其實米的品質更重要。”

  而消費者對國産電飯煲更是“槽點”滿滿:“預約定時不能記憶,每次都要按十幾下,設計真是反人類。”“觸摸屏靈敏度太低,反射弧比《瘋狂動物城》裏的樹懶還長。”“飯勺用久了就變色。”“拆洗太不方便。”……

  “現在的電飯煲各種按鈕太多,我看得都眼花,記不住先按哪個後按哪個。”王淑芝説,許多老年消費者看到高端智慧電飯煲上的一堆按鍵,不僅沒覺得功能齊全,反而頭疼,不知從何下手。

  工匠精神,貴在細節。消費者不滿意的“槽點”,正是電飯煲企業的“發力點”,是一線技術人員追求細節極致的“著力點”。美的為老年消費者設計了“一鍵識別”功能,使用時只需摁一個按鈕,電飯煲就可以自動判斷鍋內水和米的比例,隨之自動開啟煮飯或煮粥的程式。

  細節就是特點。“日本、南韓國土狹小,大米品種單一,而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不同米種各具特點,含水量不同、味道不同,煮飯方法也不同。”美的集團生活電器事業部産品經理趙國堯説,“中國也有高端電飯煲,品質並不比日韓差。從國外帶回的電飯煲,有的未必適合國內消費者。”

  趙國堯團隊被稱作“瘋狂煮夫”,他們為了研究各種米飯的味道,到偏遠山區用當地的米,親手去做柴火飯,感受火候的大小和米的變化,並從全國各地帶回上千種大米,為每一種大米繪製了最佳烹飪曲線,整個團隊每年要出11萬份米飯測試數據。前後22年的數據,最終繪製出中國的大米地圖。“我們要做更符合國情的電飯煲。”趙國堯説。

  廣東順德美的生活電器事業部門口有一塊小黑板,上面寫著:“對‘反人類設計’Say NO!’”時刻提醒著每天上下班的美的技術員工。“一款産品,消費者用著是否舒心,關鍵在於設計細節,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也會變化,細節的完善是沒有止境的,但我們希望能追求極致,把電飯煲越做越精、越做越‘香’。”黃兵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