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際電聯闡釋全球電信改革新趨勢

  • 發佈時間:2016-04-22 06:4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陳建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濟日報日內瓦電 (記者 陳建)國際電信聯盟近日發佈《2016年度電信改革趨勢報告》稱,資訊通訊技術新商品、新服務的出現給經濟社會帶來了巨大衝擊,公平的競爭環境對於競爭和創新極其重要,要確保公平競爭,就必須解決監管問題。

  這份年度全球資訊通訊技術監管報告全面介紹了全球資訊通訊技術的政策和監管趨勢,分析了資訊通訊技術監管機構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報告以“探索把握數字機遇的監管激勵措施”為主題,強調了靈活、寬鬆、技術中立監管原則的重要性,認為“這些原則可以刺激市場增長,同時保護消費者權益,鼓勵新生力量”。

  國際電聯秘書長趙厚麟表示,“目前,資訊通信技術無處不在,其將是協助世界實現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核心所在。資訊通訊技術監管機構在創建有利的環境、促進資訊通訊技術增長以及發展方面,可以發揮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報告為世界各國監管機構針對其國內市場制定正確的政策提供了支援”。

  報告還公佈了凝聚專家共識的多項重要結論。在寬頻投資方面,報告預計2014年至2019年光纖基礎設施的資本支出總額將超過1442億美元;全球已有40多家運營商啟動或正在規劃LTE-A部署,其中有88%的運營商位於發達市場;消費者數據消費的增長可能會刺激更多的Wi-Fi投資;傳統上不向電信基礎設施投資的對衝基金或企業也在向寬頻基礎設施投資。

  在網路共用方面,報告認為,當網路覆蓋不再是競爭區分的一個重要因素時,運營商可能需要通過網路共用合併網路,作為從基礎設施投資向開發創新業務轉型的一種手段;目前各國政府主要按照專用原則來劃分頻譜,動態頻譜接入新技術可允許設備在特定地理區域內或特定時間使用未被使用的頻譜;網路共用亦有風險,包括降低了競爭激烈程度,可能形成合謀和串通資訊,並減少了業務競爭的選擇餘地。

  在物聯網方面,報告預計到2020年,M2M(機器通信)連接的數量將在10億美元至20億美元之間,各種不同的應用及目標要求各異的利益攸關方已引發物聯網技術標準的形成;物聯網設備市場將呈指數級增長,到2019年為全球經濟貢獻的附加值將超過1.7萬億美元;最簡單的物聯網技術——無源RFID標簽早已在零售、運輸和門禁領域廣為使用,現在近場通信功能已包括在新型智慧電話中,可實現無接觸支付等應用;統一的物聯網不太可能在中期形成。

  在互操作性方面,報告認為,“互操作”概念比技術互操作性更加寬泛,其影響輻射到4個關鍵層面——技術、數據、人員和組織;提高互操作水準可增加用戶選項和自主性,但互操作也可增加産生系統漏洞的機會;互操作本身並不是終極目標,也不總是需要實現最大程度的互操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