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抬價萬達商業玩套利 是一個危險遊戲嗎

  • 發佈時間:2016-04-21 17:57:3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自從萬達商業宣佈打算私有化H股後,萬達商業近幾日股價節節攀升,一路從30余港元漲至40港元上方,近日更放量突破私有化底價48港元,接近50港幣。

  筆者個人認為,宣佈私有化後公司股價上漲,本來是順理成章的事,何況萬達商業私有化的原因,正在於其H股被低估。但在熟悉港股的人士看來,近期的萬達商業逆市放量上漲,卻有些不尋常的因素。一來,明顯有機構資金短期進場;二來,同期有境外財經媒體曝出猛料。

  所謂猛料是,4月19日,境外某財經媒體宣稱,萬達集團已啟動回歸A股,並傳言,有萬達人士對加入其私有化回購H股的私人投資者説,這部分業務在內地上市後,其投資會增加兩倍。

  境外媒體言之鑿鑿,似乎萬達商業私有化H股後回歸A股,是板上釘釘的事,而且股價漲幅將有兩倍空間之巨。如此一來,此時買入H股萬達商業,坐等萬達集團抬高私有化價格,就變成穩賺不賠的買賣了。難怪眾多資金蜂擁而上,推動萬達商業H股股價突破私有化底價。

  但資本市場波詭雲譎,私有化也好,重組也好,都是充滿變數。萬達商業私有化,真的是一個大好的套利機會嗎?在筆者看來,其實未必。搞不好,套利資金就是在玩一個危險遊戲。

  首先,眾所週知的是,萬達集團的當家人王健林,壓根兒就不是一個按牌理出牌的人。往近了看,無論是萬達商業宣佈停牌推出私有化計劃,還是萬達院線(002739)停牌啟動重組,都出乎市場意料,嚇人一跳。往遠了看,萬達集團的四次轉型,當時無不是突破常規之舉:走出獨霸一方的大連征戰全國,從躺著數錢的房地産轉戰回報較慢的商業地産,跨界進軍文化産業,高調大手筆海外收購,直至打造金融板塊,每一步都跨得很大,每一步都不在外界預期之中。

  對於這樣一位常有大膽舉動、屢屢突破常規的企業家,投資者若習慣於以常理來揣測其思路,很可能踏錯步伐。如果萬達商業H股不退市,又會如何?既不影響其回歸A股,又保留了H股融資渠道,顯然並非不可能的選項。

  換而言之,萬達商業H股私有化的根本原因,在於被低估。但隨著股價的大幅上漲,其低估的程度已然大幅收縮。這意味著大股東私有化的動力在減小。

  再則,機構投資者如果是看中萬達商業的投資價值,何不在30多元港元的時候買入?何必要在私有化底價之上追高?明眼人自然知道,其中不少資金,是為了套利。而萬達推出私有化計劃,是大股東在低估時對投資者負責任的表現,但不是給套利者送錢的慈善行為。説白了,套利資金越多,其成功的可能性越小。

  套利失敗的例子,資本市場並不少見。就在半年前,平安集團推出40元要約收購上海家化(600315)部分股權的方案,吸引來眾多套利資金,把上海家化股價推到40元上方,導致大多數中小股東預期提升,不肯接受40元的收購價格,最後要約收購應者寥寥,可以説以失敗告終。

  這些套利者成功了嗎醋畔衷諫蝦<一不到30元的價格,上海家化的股吧裏,不知有多少人在跪求平安集團繼續以40元收購而不得。

  有那麼多前車之鑒,竊以為,抬高股價倒逼大股東抬高私有化出價,只怕是“too good to be true”(想的太美,未必成真),是個危險遊戲哦。(方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