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7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化解新常態下的企業危機

  • 發佈時間:2016-04-21 10:29:45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上海中和正道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借喬遷新址之機,專門舉辦新常態下企業危機解救論壇,邀請海內外專家就當前企業危機出現及預防、化解等發表新見。中和正道總裁王永斌介紹説:“縱覽當下優秀的企業家,都是極具危機意識的人,比如任正非就説過,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失敗這一天一定會到來,大家要準備迎接,這是我從不動搖的看法,這是歷史規律。”

  當天的論壇上,十余為專家就新常態下中國企業的危機處理提出不同觀點和思考,現擇要刊登如下:

  民進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上海中和正道董事局主席周德文:

  重視企業危機風險的化解

  中國經濟從2008年開始出現了轉捩點。2008年1月,我向各大媒體做出第一次預言,認為2008年中國經濟會進入一個轉折期,中國民營企業會由此顯露危機。這個預言在當時曾引起軒然大波。因為我們都知道改革開放30年,我們的民營經濟迅速發展,我們的GDP連續30年增長,突然有人站出來説中國的經濟會出現較大滑坡,當時沒人相信,特別是政府不敢相信。我所在當地政府的一位主政者給我取了個綽號,説我是“烏鴉嘴”。結果是我的預言不幸被言中,2008年中國經濟開始出現下滑,其中溫州GDP增長速度從14%迅速下降到8%,出現斷崖式下滑,成為中國經濟的一個縮影。因為溫州經濟出現的問題,其他城市一定會出現。所以從那時候開始,我們的企業開始逐步顯露危機。

  從2013年開始,媒體宣佈2013年是中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2014年又講是中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2015年還是這樣講,到底哪一年是最困難的一年,還有沒有一個底?我認為從2015年起,未來3年中國經濟不容樂觀。從媒體上出現的一些新名詞就可以看得出來,如去産能、結構調整、去僵屍企業等。什麼叫僵屍企業,如果把沒有經濟效益的企業叫僵屍企業,那麼,中國60%的企業在未來3到5年都會倒閉,這個形式非常嚴峻。這就帶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的民營企業特別是處於危機的民營企業該怎麼辦?不能等死,這種心態很符合中國企業家好面子的心態,出現危機,寧可死撐活熬,也不知道怎麼去解除危機,跟人生病了不知道去醫院求助一樣,而是自己隨便買些藥吃,還怕別人知道他生病,甚至塗脂抹粉掩蓋病情,到最後病入膏肓,在危機的最後一個階段才開始想到向政府求救、向社會求救,此時往往為時已晚。

  中和正道組建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讓健康企業更加健康,讓危機企業擺脫危機。因為健康企業跟人一樣,有的看起來弱不禁風,有的看起來很強壯,但最強壯的人也會生病。我們的企業也是有生命週期的,在生命週期各個階段都會出現問題,關鍵是我們怎麼對待這些毛病。國外的企業家觀念要比我們先進,每年都要請大型諮詢公司進行諮詢診斷,診斷後發現産品、財務、倉儲、物流、經營上等存在問題,及時進行調整、修正、解救,能幫企業走出危機。但中國的企業家沒有這個習慣,更沒這個觀念,一定要危機到了很嚴重的時候才開始求救。中和正道希望幫助健康的企業及時發現隱患,包括法律隱患和資本隱患。我們曾幫助300多家危機企業渡過困難,幫助他們找到法律的漏洞以及盲目擴張、過度舉債等造成資金鏈斷裂的問題,通過幫企業注入資本,進行戰略性投資,讓他們更好發展。希望在新常態下,我們的企業家都要樹立強烈的危機意識,從戰略的高度給予重視,要有勇氣直面危機,戰勝危機,不能老是被垂死的企業拖累,永遠走不出危機,永遠不能重生。

  著名危機管理專家、北京大學危機管理課題組組長艾學蛟:

  企業危機切割控制

  如果把其他老師的課評價為保健品的話,那麼我的課就是藥,我的課是治病的,往往是人得了病以後來聽這個課就特別好。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我們後世影響最大的有三大文化,就是儒釋道。如果把儒家比做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是能夠讓我們活下來吃飯;如果説得病了,那就得用道家的思想來解決問題,我這個課是傾向於道家的課。

  我給大家總結了一些危機解決的一些方法。對於危機管理,我的總結是:當一個企業出現危機時,我們應該怎麼辦?我們應該保持注意三個方面:首先,不要讓企業出現危機;其次,一旦企業出現危機,我們要把危機造成的損失和影響減到最少;第三,把危轉化為機,把握好三個目標,即預測、預警和預控。

  我們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企業要出現危機,它一定是有徵兆的,我們首先要發現徵兆在什麼地方。我曾總結過企業的危機徵兆,往往有以下幾個方面:比如説一個企業頻繁地被媒體做負面報道,這是一個危機徵兆;一個領導人平常很少和媒體打交道,很少在媒體面前出現,而那段時間經常在媒體面前露面,這事實上也是危機徵兆;企業高管頻繁跳槽,這也是危機徵兆;企業連續3個月發不了工資和企業的産品銷出去,銷售額增加了,但是利潤卻下降,這都是危機徵兆;大量的銀行和民間負債超出了自己的還款能力,是典型危機徵兆。

  一旦發現企業危機徵兆,我們要怎麼去解決?我總結了危機管理的解決方法有四個方面:第一種方法叫切割理論;第二種方法叫五度理論;第三種方法就是示弱法;第四種方法叫示強法。這些方法都是解決企業危機和個人危機非常好的方法。如切割理論解決方法,就是企業一旦出現了危機,我們要想辦法把這個危機控制住,就需要這種方法。切割的目的就是為了控制住,具體有5個方面:第一,縱向切割,數量上控制;第二,橫向切割,範圍上控制;第三,斜向切割,時間上控制;第四,斜向切割,空間上控制;第五,在責任和性質上進行切割。應對危機,戰略、時間、方法、角度、態度至關重要,通過將債務、運營風險、法律風險進行切割、化解、重組,進而消除隱患,是化解企業危機的重要選擇。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經濟顧問、美中投資聯合會美方主席陳傑:

  讓中國産品更便捷走出國門

  很高興有機會來到這裡,我是聯合國的經濟參贊,也是我們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在當下淘寶這種網際網路購物模式迅速擴張的形勢下,傳統産業、傳統銷售模式遭遇巨大衝擊時,該怎麼辦?我建議不妨嘗試走兩條路線:一是走資産證券化的道路,提高資金流動性。二是走出國門,通過我們國家的一些城市與國外城市建立合作夥伴城市的機會,將自己的産品銷售出去,這樣不僅增加了銷售産品的通道,且有諸多便利政策。

  一個半月以前,我和美國的智庫人士聊到我們中國目前的經濟現況,結論是産業要轉型,也要資産證券化。我舉一個比較簡單的例子:比如説在新疆,我們的哈密瓜1元錢一個,我們賣到德國歐盟也是1元一個,但那1元是歐元,就是漲了8倍,農民賺了很多錢,覺得很高興,但是你買一輛德國的賓士或奧迪要多少錢?要賣多少個哈密瓜?所以,資産證券化很重要。

  2012年,我有幸和幾位領導一起去美國訪問,和他們坐在一起商討經濟建設。我曾建議,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做一個合作夥伴城市。什麼是合作夥伴城市?如果中外兩個城市締結為友好城市、戰略城市,手續很繁瑣,而合作夥伴城市,只要省委書記、省外事廳審批就可以。美國欠我們這麼多的外債,那麼你要去消化他的外債。我在美國買衣服,99%都是中國製造,因為美國經濟不景氣,他現在買不起德國、法國的東西,我們國內有那麼多過剩産品,我們建個合作夥伴城市,可以讓我們的産品便捷地走出國門。

  商會網總經理、總編輯張雄傑:

  解決危機意識

  大工業生産的時代已經過去,在新常態下無論是“網際網路+傳統産業”還是“傳統産業+網際網路”,都在趨向個性化、小單化、柔性化生産和社群行銷等創新方式,當下,如果誰不了解80後、90後這些在新常態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新興消費主體,誰的企業危機將會凸顯。

  企業碰到危機很正常,但要想解決危機需要有前瞻性、預見性。如果一個企業家缺少一個戰略的眼光、戰略的思維,這家企業是做不久的。我國有些實業,剛有起步就拼命做大做強,企業在做大以後反而出現危機了。相比較國外的民營企業,如德國有很多家族化、小型的民營企業做得很優秀,傳承百年,哪怕一件小小的東西都做得很精緻。當年的三一重工去收購德國一家做水泥道路機械的企業,為什麼能用很便宜的價格收購下來,是因為這家企業的子女不願意接班。但企業家對這家企業很有情感,希望對這個産業有情懷的企業能收購自己的企業,能做到百年的企業。這是很值得我們企業家學習思考的課題。

  企業危機解救之道,大的層面上講首先要解決危機意識,始終要有如履薄冰的理念。具體上要想擁有戰略思維,就要關注這個變化的時代,消費主流群體。所以,我們新生代是製造業行業尤其要關注的,關注他們的消費理念、消費行為、消費模式,商業模式也必然會發生變化。現在用大工業時代積累下來的品牌消費理念、行銷模式,包括傳統廣告的模式都落後了,在網際網路時代,我們更加關注的是社群行銷,例如一個母嬰電商,用分享的方式去做,而非京東、淘寶的模式,成長性很快,這就是行銷模式的改變。到後來製造模式、生産模式也在改變。

  有個浙江的企業家曾講,我們浙江的企業有60%是沒有傳承價值的,如果做不到行業前三名,就是沒有傳承價值的。如果自己的子女爭氣一點兒,家族財富還有可能不被敗光;反之,幾年內家族企業就有可能倒閉。因為你沒有核心技術、研發團隊,也沒有自己成熟的品牌。我們很多企業家是從製造業起家,只能説是個工廠主,根本不是一個企業的總經理,不知道怎麼管理公司,帶領研發團隊,這就是中國民營企業最大的瓶頸。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