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構建多元模式 形成多業格局

  • 發佈時間:2016-04-21 02:31:1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創時代·眾創空間

  依託龍頭企業、科技園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建設主體,使其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各具特色的建設與運營模式。這是重慶“星創天地”建設的另一大特色和亮點。

   資源配置使平臺如虎添翼

  “龍韻果鄉·星創天地”位於銅梁區,以果業聚集為主導,集果木良種繁育、鄉村旅遊、民宿體驗等於一體的創業服務平臺,由重慶建亨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承建,其面積達10000畝,栽有高品質蜜柚、血橙、枇杷、葡萄等。為使平臺得以良好運轉和持續發展,企業聯合中國農科院柑橘研究所、重慶市農科院果樹研究所等科研機構,聘請了28名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為其技術顧問,負責果苗培育、果樹種植、果品加工、品質監管和創業培訓等,使自己有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他們一方面服務於銅梁區內相關企業、家庭農場主及個體農戶的創業活動,促進地方産業的結構升級。另一方面通過聚集資源,為重慶乃至國內各類果業創客群體提供全方位服務,逐步形成了一個創意形成—知識培訓—創業實訓—創業保障—成果形成的完整創新創業鏈條。

  “龍韻果鄉·星創天地”吸引了科技人員和大學生入駐,一批農民和返鄉農民工也進園創業。畢業于西南大學的徐洪亮,組織起一個5人團隊到基地創業。他們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承擔起為建亨公司管理500畝蜜柚的任務。半年多來,徐洪亮和他的創業團隊對果園精心管理,果樹長得好,公司滿意,創業團隊也獲得較好的收入。去年10月,在外打工多年的農民趙仉返鄉入園種菜,把400畝果樹的行間空地利用起來,成本低,效益明顯,而種菜所施的農家肥,亦為果樹增加了“營養”。

  重慶市科委發展計劃處處長陳桂中認為,利用龍頭企業的資金、人力、市場及管理資源,就有效解決了平臺建設中硬體、網路設施、管理經驗、市場及示範等需求。再聯合有關高校及院所,就真正讓科技資源得到有效配置。此外,由於享有園區土地、資金、人才、資訊、政策等優勢,企業又可形成新的創新創業點,從而推動農業産業不斷發展。

  專業化服務助推産業發展

  由中國農科院柑桔研究所創建的“芸香谷·星創天地”,聯合西南大學和重慶北碚國家大學科技園設立創業種子基金,為創業者提供部分啟動資金,同時,又依託中國農科院柑桔研究所擁有的國家柑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平臺,建立創新開放基金,支援比較成熟的工程化技術研發和産品創制,為創業者提供紮實的科技支撐。他們與重慶的忠縣、雲陽、梁平,四川的蓬安、鄰水,廣西的柳州,江西的吉安,浙江的臨海等縣市簽訂了柑桔産業技術服務協議,開展技術服務和智庫服務。同時,他們還為周邊的農戶提供良種和苗木繁育技術,孵化有市場競爭力的種苗繁育企業和合作社,其中與“重慶綠康果業有限公司”合作推廣良種,僅一個新品種“沃柑”就繁育推廣了1000萬株種苗,年效益超5000萬元。

  依託中柑所多年研究開發研製的新型葉面鐵肥——嶺石葉面鐵肥,“芸香谷·星創天地”聯合該成果的研發人員共同成立了重慶嶺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為第一個入駐“芸香谷”線下孵化企業。此後,公司建立了以植物營養、土壤肥料和植物保護等為主的專家顧問團隊,針對我國現代農業生産中植物缺鐵失綠、土壤肥力退化、病害發生嚴重、農産品品質下降等問題,開展了系列技術攻關與産品創新。目前,該公司已擁有嶺石葉面鐵肥Ⅰ型、嶺石葉面鐵肥Ⅱ型等專用肥等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新産品及配套施用技術,為促進産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

  此外,如“重牧科技·星創天地”,組建了由70余名科技人員組成的科技特派員創業導師隊伍,建成獨立開放的試驗服務平臺1700平方米,並創制新産品11個,轉化發明專利3項,培育創業企業20余家。“水彩空間·星創天地”則構建了“園區—企業—平臺—創客”的孵化培育模式,帶動新建標準化養殖基地近2000畝,培育專業養殖創客大戶72戶,輻射帶動近2000名農民興業增收。

  營造共用共贏的星創生態

  重慶在“星創天地”建設中,除將其納入全市“眾創空間”統一管理,在財稅、金融、商事制度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外,還通過完善激勵機制、提昇平臺服務、引進急需人才,努力擴大“星創天地”的示範效應。

  他們採取的措施,一是用政策激勵科技人員進基地創新創業。科技人員在“星創天地”創辦企業所納稅收,以及創業所得按比例上交給原單位的資金,均視同承擔科研項目經費參與原單位業績考核。二是支援大學生創業。大學生經所在高校同意,休學創業5年內保留學籍。三是設立各類創業扶持基金,建立技術參股、利益分紅、股權轉讓等利益機制。四是扶持“星創天地”建設業主。對示範良好、考核合格、效益顯著的“星創天地”,給予不低於50%的建設運營、房租、寬頻接入、水電氣等費用補貼。同時,還積極探索建立以企業投入為主、融資擔保為輔的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農業創新創業投融資體系,以資本為紐帶助力創業項目。如“重牧科技·星創天地”建立了每年100萬元的種子基金,並與建設銀行聯合設立1億元的創投資金。“芸香谷·星創天地”則借助北碚國家大學科技園創業基金和西南大學創新創業學生項目專項經費,重點資助學生自主創業項目。

  為加強“星創天地”的技術支撐引領。重慶市各區縣科技部門、産業部門和有關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形成合力,為“星創天地”的創新創業者提供“技術包”服務。如選派科技特派員團隊,確立首席專家制度,建立專家與創業者緊密聯繫和全面合作等,以多種形式為創業者提供研發設計、小試中試、技術轉移、成果轉化等服務。

  至今,重慶首批11家在建的 “星創天地”,已入駐創業企業75家,吸納返鄉農民工等各類創客1132名,包括科技特派員在內的常駐創業導師170余名,轉化技術成果與産品387項,引導創業資本1.77億元。重慶市科委主任李殿勳説,“星創天地”是農業科技領域的嶄新事物,通過努力探索,不斷完善“星創天地”的運營管理、考核激勵及支撐保障等機制,“星創天地”將為現代農業“眾創空間”發展積累積極有效的經驗。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