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豆上市迫近 油脂價格蓄勢震蕩

  • 發佈時間:2016-04-20 21:30:38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銀河期貨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以來,國內外油脂價格逐步止跌企穩,並先後步入上漲通道。原油價格觸底反彈、厄爾尼諾題材持續發酵給油脂類品種尤其是棕櫚油價格上漲帶來良機。但南美豐産預期不變且收割加速,馬來西亞出口疲弱及國內菜油拋儲等壓力仍在,故整體行情呈現出震蕩上揚的格局。

  豆油供給充足低庫存獲支撐

  最新的美國農業部(USDA)月度報告顯示,因壓榨進一步調低,美豆期末庫存預估由此前的4.5億蒲式耳上調至4.6億蒲式耳。調整後,2015/16年度美豆庫存使用比為12.46%,而上一年度為4.94%,為2006/07年度以來最高水準。

  在國內外需求疲弱的情況下,供給壓力更加凸顯。一項針對行業分析師的調查結果顯示,美國2016年大豆種植面積為8306萬英畝,而最高預估為8420萬英畝,最低為8160萬英畝。

  USDA2月供需報告數據顯示,2015/16年度美豆油庫存使用比為10.06%,較前月預估的9.43%小幅上調。報告將2015/16年度的美豆壓榨量由前月預估的5116.5萬噸小幅下調至5089.3萬噸,總消費維持在889萬噸。短期來看,美豆油消費及出口疲軟或將使庫存下降難度加大。

  南美大豆上市高峰迫近。巴西馬托格羅索州農業經濟研究所(IMEA)稱,截至2月底,馬托格羅索州農戶已經預售66%的新豆,比上年同期提高了6%。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穀物交易所周度報告顯示,一些地區的大豆單産創下15年來的新高。

  從USDA對新作物的最新預估來看,2015/16年度巴西大豆産量預估維持在10000萬噸,出口量上調至5800萬噸,壓榨量維持在4000萬噸。2015/16年度巴西大豆庫存使用比由前月的19.31%下調至18.13%,較上年預估的20.33%下降2.2%。2015/16年度阿根廷大豆産量預估維持在5850萬噸,較上年度的6140萬噸減少4.7%;壓榨量由前月的4350萬噸上調至4570萬噸,出口量維持在1180萬噸;庫存使用比較前月預估的48.5%下調至46.47%,較上年預估的57.84%大幅下降11.37%。

  總體來看,南美大豆供給量創下了近年來的最高紀錄,而受出口和壓榨需求上調影響,庫存使用比出現下滑。二季度為南美大豆上市的高峰時期,集中上市壓力將更加凸顯。

  中國入境量將增大,豆油低庫存狀態或結束。4、5月份,南美新季大豆將上市,未來兩三個月大豆入境量將不斷加大。目前,4月份入境預期由前期的650萬噸提高至750萬噸,5月份預期在760萬噸,6月份預期在850萬噸。後期若南美大豆裝運正常,大豆集中入境,國內供給壓力將凸顯。

  受春節因素影響,1月份至3月初,豆油庫存下降速度加快。之後隨著開機率回升,豆油庫存也有所增加,不過近期再次下滑。截至3月24日,豆油商業庫存為61.2萬噸,較前月同期的67.65萬噸下降9.53%,較去年同期的74.95萬噸下降18.34%。4月份,大豆入境壓力增大,油廠或加足馬力開工,豆油供給將逐漸增加。從消費替代品來看,天氣漸暖,棕櫚油食用消費將有所提升。此外,持續拋儲的低價菜油流入市場也擠佔了一部分豆油的份額,豆油庫存或將受此影響擺脫低位。

  棕櫚油産量下滑庫存仍偏高

  棕櫚油方面,一季度為東南亞棕櫚油産出淡季,出口同樣也相對偏少,圍繞産量下滑和出口放緩的拉鋸戰持續上演。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最新月度産出數據顯示,2月末馬棕櫚油庫存環比下降6.1%至217萬噸;2月産量環比下降7.7%至104萬噸,為2007年2月以來最低水準。總體看來,2月馬棕櫚油庫存、出口不及預期,而産量下滑超出預期。

  印尼方面,一項針對兩家行業協會和一家全國最大種植園的調查中值顯示,印尼2月毛棕櫚油産量或將由1月的244萬噸下滑至230萬噸,且為2015年2月以來最低;出口量預計將在201萬噸,與1月基本持平。

  在3月上旬召開的吉隆坡棕櫚油行業會議上,金光農業資源公司以及油世界等行業知名分析師和機構紛紛亮出2015/16年度全球棕櫚油將減産的觀點,預計産量減少20萬噸~300萬噸不等。結合馬來西亞和印尼兩國今年的産出數據,後期産量仍將有下降空間,但印尼的情況相對較好。

  通常,二季度東南亞棕櫚油出口量將逐步恢復。由於棕櫚油熔點較高,天氣轉暖,有利於提升食用油消費量,印度、中國等亞洲主要消費國進口量將增加。

  印度溶劑萃取商協會稱,包括工業用途在內,印度2月植物油進口量為111萬噸,較去年同期飆升28%。

  據馬來西亞政府通告顯示,4月毛棕櫚油出口關稅將上調至5%,自2015年5月以來的零關稅政策將結束。

  國內方面,由於氣溫偏低不利於棕櫚油消費,且棕櫚油與豆油、菜油的價差大幅縮窄,棕櫚油的勾兌優勢大幅降低,國內港口棕櫚油庫存一直維持在90萬~100萬噸的偏高水準。

  海關數據顯示,2月份我國棕櫚油進口量(含棕櫚硬脂)為26.84萬噸,較1月的48.21萬噸減少44.3%,同比去年的24.89萬噸增加7.8%。其中從印度尼西亞進口棕櫚油16.18萬噸,同比增加28.7%;從馬來西亞進口10.66萬噸,同比減少9.22%。印尼進口成本相對較低,雖然1月末發生了砷超標事件,但影響消除後,國內貿易商仍偏向於從印尼采購。

  後期隨著南美大豆集中上市,價格偏低的豆油、菜油或仍將不利於棕櫚油消費回暖,國內棕櫚油庫存或將維持高位。

  進口標准將收緊國儲菜油拍賣火熱

  海關數據顯示,2月份我國進口油菜籽50萬噸,較1月的13.99萬噸大幅增加257%,較去年同期的29.66萬噸增加了68.6%,同期5年均值為22.91萬噸。2015/16年度(6月至次年5月)迄今,油菜籽進口量為330.54萬噸,略低於上年度同期的337.13萬噸。當月我國進口菜籽油4.73萬噸,較1月的8.53萬噸大幅減少了47.4%,但較去年同期的4.54萬噸增加了4.2%。

  截至3月20日當周,全國被納入調查統計的93家油廠菜籽壓榨總量為8.52萬噸,開機率為18.64%,較此前一週的23.34%下降了4.7%。當周沿海地區菜油庫存為5.51萬噸,較前月同期的4.89萬噸小幅上升,但仍處於近年來低位水準。

  據了解,目前的進口船貨雜質含量標準為2%~2.5%,雜質包括其他植物種子或雜菜。若進口標準提高,將加大貿易商的進口成本,且會有不達標造成的拒收現象發生,從而影響國內菜籽進口,並間接有利於國儲菜油庫存的消化。

  據了解,目前4月份預估菜籽入境量為39萬噸。受進口政策收緊影響,當前外商對華菜籽報價較為混亂,依據是否除雜、價格高低不等,但普遍上漲至400美元/噸。

  自2015年12月以來,本輪國儲菜籽油競價銷售已舉行14次交易會,累計成交菜籽油90.06萬噸。其中,3月23日舉行的臨儲拍賣計劃銷售菜籽油14.83萬噸,實際成交11.64萬噸,成交率為78.52%。成交率達到本輪拍賣以來最高,成交量亦為臨儲拍賣以來單周最大。

  大量的國儲菜籽油流出減弱了市場對沿海油廠進口菜籽油的採購需求。

  國內新菜籽5月份左右將陸續上市,因種植收益下滑,加上今春湖北、安徽等多個主産區發生了較為嚴重的倒春寒天氣,預計2015/16年度油菜籽種植面積將大幅下降,目前有調查預估下降幅度在20%~40%,若後期隨著新菜籽上市,而國儲菜籽油暫停拍賣,菜籽油或有短暫走高的可能。

  油脂震蕩區間或上移

  二季度,國內外油脂所面臨的因素將更為複雜,南美大豆上市壓力愈加顯現、北美播種將拉開序幕、東南亞棕櫚油進入增産期、厄爾尼諾帶來的乾旱題材炒作以及國內菜籽油拋儲與新菜籽上市等,將使油脂走勢具有更多的不確定性。

  在整體供給壓力難減的情況下,4月初,北美及馬來西亞的多項行業數據將公佈,關注美豆新作物面積的調整、馬棕櫚油3月産量數據及4月的出口數據,若數據表現偏好,油脂短暫調整之後仍有上行的空間,而一旦市場關注焦點轉向南美,在港口運力有所改善的情況下,大豆出口壓力將集中顯現,或給盤面帶來下行壓力。之後,隨著入境口壓力逐漸釋放,如果東南亞減産題材再起,價格仍有望繼續上行。

  整體上看,二季度,油脂較難出現單邊行情,震蕩區間或有所上移。豆油1609暫看5700~6500元,棕櫚油1609暫看5100~6000元,菜油1609暫看5700~6300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