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8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百萬學費換來起薪3000, 出國留學這筆賬該怎麼算?

  • 發佈時間:2016-04-20 01:30:4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將新聞進行到底

  就職于北京某日資銀行的孫睿(化名),去年從日本橫濱國立大學研究生畢業。負笈求學四年,但在他看來留學的“回報”卻並不令他滿意——現在只拿著4000多的月薪。

  低薪,似乎不只是孫睿一個海歸面臨的“窘境”。

  近日,一則名為《花百萬留學回國盼月入3000元》的消息引發熱議,投入和産出之間巨大的落差成為網友關注的焦點,網友直呼“這種買賣實在不划算”。百萬鉅額投資緣何沒有換來相應的收益?留學這筆賬到底該怎麼算呢?

  企業只關注“好不好用”

  “留學生在海外上學,他們所消耗的金錢、時間、精力成本比本土學生要高很多,對於薪資有所期待是非常正常的,然而每年有幾十萬的海歸返回國內,這就造成海歸不再是稀缺人才,所以身價不再像從前一樣高。”Lockin China市場經理葛薇對科技日報記者説,根據《Lockin China中國海歸人才發展趨勢報告》,69.1%的海歸回國應聘時是不具有任何工作經驗的,企業在面對這些候選人的時候也並不會給出很高的薪資。平均來説,相同學歷、經驗的海歸畢業生比本土畢業生每月薪資多500元,在起步階段海歸在薪資上的優勢並不明顯。

  近日,教育部發佈了《中國留學回國就業藍皮書2015》,數據顯示2015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52.37萬人,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為40.91萬人。1978年至2015年底,我國累計出國留學人數404.21萬,年均增長率19.06%。

  前程無憂職場顧問王劍表示,從供給和需求的角度來看,一方面近年來海歸畢業人數不斷攀升,另一面國內每年也有700多萬的畢業生和他們共同參與競爭,企業的可選餘地很大,這也使得海歸薪資的議價空間非常有限。

  此外,王劍認為,海歸品質下降是造成薪資低的又一原因。隨著國內經濟水準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有能力承擔留學的費用並且願意送子女出國,隨即産生的留學熱導致很多名不見經傳的學校也在國內招生,導致留學的含金量逐步走低。同時,長期海外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留學生對國內發展情況的關注以及國內關係網路的建設。

  “很多學生只是到國外鍍了一層金,回國找工作時讓簡歷看起來很漂亮,但實際能力和素質的提升卻非常有限。以外語為例,語言是海歸顯著的優勢,但如今許多留學生只在中國學生圈子裏,並沒有利用語言環境鍛鍊自己的外語能力。還有部分留學生由於家境優渥,他們並沒有把時間用在學業上,而是和朋友玩樂、享受,荒廢了寶貴的留學時間。”王劍對科技日報記者説。

  “薪資是對人才價值的評定,起薪低從側面説明目前大多數企業對留學人才的期望逐漸回歸理性。目前的就業市場設定薪酬更多是和學歷、工作經驗掛鉤,跟海歸與否關係並不緊密,‘好用’才是硬道理。”王劍指出,留學的前期投入雖然很大,但是作為用人單位,並不會因為人才培養的高成本就會支付同比例的報酬,而是將産生的效益作為衡量人力價值的主要標準。

  起薪不是留學價值的全部

  “60萬,這大概是在美國讀本科一年生活費和學費的總和。讀研究生每年大概需要30到40萬。”赴美留學諮詢機構啄木鳥教育資深顧問阿裏司思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雖然目前在美國讀研或讀博的學生中約有30%能夠申請獎學金(主要集中在理工科相關專業),但與在國內求學相比投入依舊可觀。倘若以目前海歸畢業生起薪計算回報,那確實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收回成本。

  可是,阿裏司思覺得,留學不該只算本“經濟賬”。“海外經歷首先極大地鍛鍊了學生的獨立性,一個人在國外不僅要處理生活日常事務,還要保證完成學業、順利拿到學位;同時異國的文化、語言和人際交往也是對他們的考驗。與在國內讀書的學生相比,留學生可能要承受更多的壓力和挑戰,吃更多的苦。其次,海外留學為學生們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平臺,接觸到多元的文化,感受別樣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氛圍,提供了更加國際化的視野。”從長遠角度看,阿裏司思認為這些“隱形的收益”將會助力留學生日後的發展,攢足“後勁”。

  談到留學對個人的改變,孫睿深有體會。回憶起留學經歷,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初到日本沒多久便趕上了5年前那場大地震。“那天晚上,我和其他留學生在一個安置點緊急避難,身邊只有飲用水,誰都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當時我連遺書都寫好了。”生死存亡的那一晚,如今説起來卻雲淡風輕。在日求學四年,為減輕家裏經濟負擔,孫睿找了份兼職,每天風雨無阻騎著摩托車送外賣,學校周邊的大街小巷留下了他奔忙的身影。“在國內上學時,有父母和老師的呵護很難體會到生活的不易。出國之後慢慢體會到各種艱辛,力所能及幫父母分擔一些。”

  回國工作後,留日的經歷也讓孫睿更加適應日企嚴謹認真、責任心強、突出等級的氛圍,與同期到崗的本土畢業生相比,他更快地進入角色。“在實際工作中,很多沒在日本待過的同事,對日企工作的適應能力確實顯得稍弱了一些。”

   如何讓留學“增值”?

  面對低薪現狀,葛薇表示,不要因為起薪低就全面否定了海歸群體的市場優勢,優質的海歸人才依舊是稀缺資源。“首先,有一些企業是需要外語能力的,海歸在這一點上毋庸置疑佔有優勢;其次,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開拓國際市場,很多職位需要候選人了解國外市場、在當地生活工作過,因為進行拓展或傳播會比較容易上手;而且一些行業例如IT業需要及時跟進國際最前沿的技術,經常尋找、研究這些原文資料也是一些職位的基本要求。除了這些,在國際視野、團隊合作方面,也讓海歸更加具有競爭力。”

  “雖然起薪優勢並不明顯,但是部分有留學背景的畢業生在工作三五年以後,如果各方面能力能夠符合公司需要,薪酬相對於國內畢業生來説可以有20%—30%的增幅。”一位供職于某外企的人力總監李先生對科技日報記者説。

  針對打算回國求職的留學生,王劍建議,要在苦練“內功”的同時,為回國做足準備。“首先,必須要保證語言技能這一核心競爭力,充分利用環境優勢強化外語;其次,如果有條件,多多爭取在海外大型企業實習及兼職機會,積累工作經驗;最後,要經常性地關注國內相關行業的發展近況、薪酬水準以及人才需求動向,保持資訊的同步,不斷調整方向,使自己所學對接市場需求。”

  知名央企、外企往往是歸國學子的首選,但葛薇提出不妨拓寬擇業視野。“我們建議海歸不要太專注于外企,可以考慮一下民企,比如滴滴出行、小米這種公司是可以幫助海歸快速成長的。而且外企給出的薪資優勢越來越弱,反而很多民營企業開出的薪資水準是外企、國企無法相比的,所以大家可以考慮進入民營企業來發展。”葛薇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