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層 聽民聲:“鐵牛”換牛
- 發佈時間:2016-04-18 08:31:17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呼和浩特4月18日電 題:“鐵牛”換牛
新華社記者林超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農民劉玉芝5年前歡天喜地地迎回馬力高達60匹的大型農用拖拉機時,怎麼也不會想到現在這頭無所不能的“鐵牛”就失寵了。今年春天,為了應對玉米價格的變化,她的心思不得不從“鐵牛”轉到了肉牛上。
通遼市是內蒙古第一大糧食産區,劉玉芝就住在通遼市科爾沁區錢家店鎮東花胡碩村,一家僅有13畝口糧田。在她40歲之前,玉米價格不溫不火,日子一直過得緊巴巴的。2007年,隨著臨儲政策的實施,玉米價格開始“嗖嗖”往上漲,劉玉芝3年賺的錢比過去10年都多。劉玉芝心裏一動:就這價格,坨子地也能種。
坨子地肥力差、質地硬,普通拖拉機在地裏走一圈都劃不下道道,種下糧食産量也不好,要是玉米價格低了就算不過賬來,所以東花胡碩村有幾千畝坨子地長期撂荒了。2010年,看準了玉米市場的劉玉芝咬咬牙,拿出所有的積蓄承包了80多畝坨子地,又貸款買回了大“鐵牛”改造土地,當年就從每畝坨子地裏打回1300斤糧食,賣上了好價格。
好價格讓劉玉芝嘗到了甜頭,也更有了底氣。隨後幾年裏,她把每年的收入都拿出來,先後花了10多萬元,買下了播種機、旋耕機、脫粒機和鏟車,生産效率大幅度提高。到2014年底,在臨儲政策的帶動下,每斤玉米價格高達1.13元,劉玉芝家裏每畝口糧田能掙1500元,坨子地掙900元。她樂呵呵地説:“‘鐵牛’加‘鐵桿莊稼’,農民也端上了‘鐵飯碗’。”
臨儲政策給老百姓帶來了實惠,但也讓整個玉米産業患上了“高産量、高庫存、高進口”的“三高”症狀。2015年秋,臨儲玉米的價格首次下調,今年3月28日,玉米臨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玉米價格應聲快速回落。劉玉芝犯愁説:“價格要是再跌兩毛,種坨子地就不合適了,‘鐵牛’也得‘下崗’了。”
聽了五遍都不知道“供給側改革”是什麼意思的劉玉芝,卻著手進行了一次實實在在的供給側改革:“鐵牛”換牛。2014年,劉玉芝養了兩頭肉牛貼補家用,第二年生了兩頭小牛犢,每頭凈賺5000元。她説:“以前種玉米就盯著棒子了,剩下好多的秸稈,要麼便宜賣了,要麼就燒了。現在想想,秸稈喂牛是最好的,養幾頭牛,飼料都不用愁,我就琢磨這條路走得通,今年準備再抓個十頭八頭的。”
在通遼市,和劉玉芝有著一樣經歷的農民不在少數。以東花胡碩村為例,從2008年至今,幾乎家家戶戶都購進了“鐵牛”,一共開荒7300畝坨子地種玉米。2015年,全村因為玉米價格下降同比減少收入200多萬元。為了避免今年再次出現農民收入快速下降的情況,東花胡碩村開始主動聯繫外界,學習肉牛養殖技術和政策,利用玉米秸稈和地域優勢發展肉牛養殖産業。
東花胡碩村的轉型思路,是內蒙古農業供給側改革思路的縮影。為了解決種植業玉米“一糧獨大”的結構性問題,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今年初提出,將加快推進玉米“糧改飼”,鼓勵農民“種養結合”發展肉牛産業,力爭“十三五”末肉牛存欄由目前的830萬頭增加至1000萬頭。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