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站臺經濟學者”自當為“站臺”負責

  • 發佈時間:2016-04-15 02:31:57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議論風生

  無論是“站臺”還是“代言”,只要是“財經網紅”出現的商業場合,就意味著他本人的認可,也就意味著對投資者誤導的可能性。

  去年泛亞危機事件在全國引起強烈關注。當時為其“站臺”的“財經網紅”郎鹹平,顯然擁有比另一位“網紅”宋鴻兵更好的運氣,他僥倖躲過了被氣憤的投資者群毆的厄運。但最近這位網紅型學者想必又進入了水逆期。

  據騰訊財經《棱鏡》報道,郎氏家族與快鹿的合作並不僅僅止于“站臺”。目前置鋒實業董事長汪國鋒同時擔任新盛典當(隸屬快鹿集團)董事長一職,並於2016年初“攜手郎鹹平”共同出席上海儒虹公益基金會的啟動儀式;郎氏家族還與快鹿共同控制香港一家上市公司;由郎鹹平兩個兒子擔任股東、高管的金融行業公司均與快鹿集團有合作。

  對於頻頻趟及P2P兌付危機渾水,郎鹹平回應,“從未擔任過任何公司(包括快鹿集團)的任何職位,也不給任何金融機構的産品代言。”言外之意,此前給平臺的活動“站臺”,只是借助平臺做學術觀點交流,並沒有代言的意思。

  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裏認為,“毫無疑問,每個人生來首先和主要關心自己。”泛亞也好,快鹿也好,哪怕不是代言,能邀請到郎鹹平、宋鴻兵這樣的“財經網紅”,其出場費用估計不菲。而財經網紅們的“站臺”,首要目的恐怕也是為了出場費。

  退一步説,即使“財經網紅”們真是因為看好平臺的投資價值,願意有良知地拿出自己的IP與平臺同秀,那就更説明他們的專業可能還沒學好。因為無論是經濟學基礎的理性經濟人判斷,還是行為經濟學後期的研究,作為經濟學者的郎鹹平,他應該都不陌生。他也更應明白,無論是“站臺”還是“代言”,只要是他出現的商業場合,就意味著他本人的認可,也就意味著有對投資者誤導的可能性。

  更為重要的是,國內P2P平臺自誕生始至今,一直處於無監管、無規則、無門檻的“三無”荒野之中,真正的網際網路金融P2P,承擔的應當是金融仲介的作用,其業務的著力點應是風控系統的建設和完善,而不是致力於類似傳銷開大會。也只有打著法律擦邊球、用網際網路形式走龐氏騙局老路的公司,才需借助網紅來盡可能地博取關注和眼球,以尋找接盤的下家。

  經濟學者“站臺”不像明星代言,他們應有對公司情況作出基本判斷的能力。如果我們基於“財經網紅”們的良好道德初心出發,那麼顯然,無論是郎鹹平還是宋鴻兵,其專業判斷實在難言專業。

  所以,偽P2P們兌付危機的渾水,“財經網紅”們可能還真難以摘幹撇凈責任。若他們真是自己所形容的“受害者”,可能就要掉入自己挖的陷阱:專業水準不行。“財經網紅”們既然以販賣投資技巧和觀點為生,那麼,先回爐搞好基礎學術才是上上策。

  □邊際(媒體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