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海南加快調減農業低效産業

  • 發佈時間:2016-04-12 02:30:4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鄧衛哲)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海南省農業調結構轉方式現場會上獲悉,海南將因地制宜調整優化農業區域佈局、産業結構、産品結構和生産經營組織結構,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從數量型向數量品質效益並重轉變、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從資源消耗型向生態迴圈轉變,不斷提升農業産出效率和綜合競爭力。

  近年來,海南農業“王牌不王”的問題日益顯現。以種植業為例,全省種植面積超過10萬畝的13個産業中,畝均純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就有6個,包括甘蔗、橡膠、水稻、番薯、花生、椰子等。畝均純收入在600元以下的産業種植面積達600多萬畝,佔全省種植業播種面積的50%左右。

  為此,海南省政府提出,“十三五”期間,要努力實現畝均純收益低於600元的産業、産品基本退出的目標。一是3~5年內確保甘蔗種植基本退出,2016年要調減15萬畝以上。二是按照“合理佈局、穩定産能、適度改種、提升效益”的思路調整橡膠産業結構,5年內建設400萬畝高標準核心膠園,並適度改种老殘膠園和發展林下經濟提升效益。三是大力調減普通水稻的種植面積,把優質稻、特種水稻的比重擴大到70%以上。同時,合理調整畜牧養殖規模與品種結構,要適度控制生豬飼養規模在600萬頭左右,不超過環境承載量,積極發展牛羊、禽蛋等市場供應不足的産品。

  現場會當天,在儋州市潤德種植合作社種植基地,記者了解到,6戶農民在合作社帶領下通過將甘蔗改種香蕉,每畝純收入從原先的200多元增加到2300元。儋州市光村鎮則結合當地氣候資源優勢,通過引進龍頭企業種植雪茄煙葉,每畝收益從原來的100元提高到7000元以上,在企業打工後,當地1000多名農民每月還可增加近3000元工資性收入。

  海南省副省長何西慶稱,海南農業調結構轉方式必須按照“高畝産、高品質、高效益”的要求,把握好“生態保護、生態迴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市場導向、適度規模,政府引導、示範帶動”的原則,確保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全省農村同步邁入小康生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