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菜肉拉動3月CPI上漲2.3%

  • 發佈時間:2016-04-12 01:31:13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北京晨報訊(記者 姜樊)昨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3%,環比下降0.4%。其中,3月份的菜價、豬肉價格上漲,成為拉動整個CPI上漲的重要因素。

  據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介紹,從同比看,鮮菜價格上漲較多,漲幅達35.8%,影響CPI上漲約0.92個百分點;豬肉價格上漲28.4%,影響CPI上漲約0.64個百分點。

  而從環比看,3月份CPI下降0.4%。余秋梅對此表示,這主要是受鮮活食品和部分服務項目價格回落的影響。

  “春節後鮮活食品價格有所回落,蛋、鮮菜、水産品、鮮果和豬肉價格環比分別下降7.4%、5.5%、2.8%、2.0%和1.3%,合計影響CPI環比下降約0.38個百分點。”據余秋梅介紹,春節假日影響消退,使得飛機票和旅行社收費價格均有所下降;而務工人員的陸續返城,讓春節期間漲價的部分服務價格有所回落。

  與此同時,3月份,全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環比由降轉升,比上月上漲0.5%,是2014年1月份以來的首次上漲。從同比看,儘管PPI同比下降4.3%,但降幅比上月縮小0.6個百分點。“部分工業行業價格漲幅有所擴大、工業行業價格止跌回升、石油加工價格環比下降都是讓PPI出現回暖的原因。”余秋梅表示。

  “PPI的回暖主要是穩增長政策效果顯現,投資回升拉動工業生産。”但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由於去産能壓力依然較大,預計PPI全年仍將處於收縮狀態。

  實際上,相較於此前CPI出爐後業界降息、降準的喧嘩聲,此次數據公佈後市場卻十分安靜。崑崙銀行分析師李建國表示,從政策角度看,CPI及PPI的數據將在一定程度對寬鬆的貨幣政策構成制約。但鋻於我國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仍然要考慮經濟增長等其他因素,因此穩健寬鬆的基調不會出現改變。

  不過,他認為,PPI環比由負轉正,説明經濟企穩的跡象得以延續,今年仍應把財政政策作為重要的經濟增長政策,而不能把貨幣政策作為唯一的刺激政策。

  “姜你軍”、“蒜你狠”為何一起來了?

  “最近菜價太貴了,幾頭蒜都要十來塊錢。”市民張女士拖著買菜的小車在廣渠門附近的一家菜市場轉了一圈,什麼都沒買就掃興地出來了。春節以來,菜價一直上漲,讓不少市民唏噓“吃不起”。昨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恰恰印證了這一點。在3月份CPI數據中,菜價首當其衝成為同比漲幅最大的品種。

  “姜你軍”、“蒜你狠”等表達菜價高升的詞彙再度回歸人們的視線,與以往不同的是,當下的菜價並非單一品種的高企,而是全盤走高。在菜市場中,但凡顧客嘮叨一句“真夠貴的”,就會引來菜販的不屑一顧:“我們進貨都一天一個價。”

  低溫寒潮影響鮮菜生長

  對於菜價以及豬肉價格的上漲,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表示,前期全國低溫寒潮影響了鮮菜的生長,與去年3月相比市場供應相對不足。而由於前期豬肉價格長時間低迷,養豬場戶積極性受挫,導致生豬存欄下降,生豬産能處於近年低位,市場供應偏緊。

  而從中泰宏觀的一份報告來看,多個城市的2月天氣除氣溫變化顯著外,降水減少也是重要因素。進入3月以來,天氣回暖,惡劣天氣因素的影響明顯消退,但中旬以來菜價並未如往年那樣逐漸走低,反而再度上漲。

  “除了供給端收縮之外,從需求端來看,受年初房價上漲的影響,房地産新開工、施工、竣工量增速都大幅上漲,開工時間也早于往年,提前返回工地的農民工對蔬菜等需求猛增。”這份報告顯示,供需失衡導致的菜價上漲只是部分原因,菜農或中間供應商對通脹存在預期,採取囤積部分耐貯存蔬菜的方式獲利是另外一個重要因素。

  菜價何時能回落?

  中泰宏觀報告認為,隨著天氣轉暖、供給增加,菜價將逐漸回落到合理水準,但通脹預期導致的菜農囤積行為則會對通脹週期有所拉長。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也認為,從短期的天氣因素來看,隨著惡劣天氣好轉,菜價會總體趨向平穩、回落。但不可忽視的是,從中長期來看,經濟已經回暖,在城市化過程中,種地面積的減少與成本增加,可能進一步帶來供給減少。

  北京晨報記者 姜樊

  市場關心一季度GDP數據

  經濟何時能企穩復蘇?

  北京晨報訊(記者 姜樊)本週五,國家統計局將召開國民經濟運作情況新聞發佈會,披露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GDP)數據。在增速破7%之後,中國經濟何時企穩復蘇,GDP的數據備受關注。

  “一季度經濟運作仍有下行壓力,但已經出現一些企穩的積極因素。”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的報告預計,一季度GDP增速為6.8%,與去年12月底公佈的第四季度GDP增速持平。

  交通銀行報告顯示,當前經濟仍有下行壓力,但環境有所改善,需求呈現回升,價格開始反彈。二季度之後,隨著前期大量穩增長政策逐漸釋放效力,當期政策力度逐漸加大,企業補庫存意願增強,將持續有效地提振需求,經濟運作可能趨穩轉好。預計2016年經濟增速在7%左右,全年經濟增長呈前低後高態勢。

  不過,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發佈的預測認為,一季度經濟表現“喜憂參半”,經濟下行壓力已然較大,GDP增長預計為6.6%。中國銀行報告指出,所謂喜,指的是穩增長政策正在顯效,新開工項目出現了爆髮式的增長,投資增長企穩,能源原材料價格止跌回升,PPI降幅收窄;所謂“憂”,是説工業生産、消費等指標增長放緩,出口降幅擴大,民間投資發力,經濟企穩基礎不穩,下行壓力已然很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