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全球並購要遇冷?

  • 發佈時間:2016-04-11 22:30:38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榮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期,美國制藥巨頭輝瑞與總部位於愛爾蘭的艾爾建之間高達1600億美元的合併交易告吹。消息一齣,觸發了市場就美國政府加大對稅收倒置行為打擊力度這一行為的擔憂。因為據標準普爾全球市場情報數據顯示,截至4月6日輝瑞制藥與艾爾建宣佈並購交易失敗的當天,2016年全球撤回的並購交易額已經達到了4150億美元,僅2016年一個季度的撤回交易就已經超過了2007年創下的全年3030億的撤銷並購歷史紀錄。

  業內人士均表示,此次新規能否改變美國企業避稅的局面尚待觀察,但是其對於全球並購乃至中企收購美國公司將産生的影響卻已可預見。

  海外企業並購意願受影響

  “稅收倒置”是指企業通過改變註冊地的方式,由高稅率國家遷往低稅率國家,將原本適用的比較高的稅率變為適用的比較低的稅率,以達到避稅的目的。

  商務部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美洲與大洋洲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週密告訴國際商報記者,由於輝瑞和艾爾建的並購規模巨大,相信終止這起交易在相當程度上是受到稅收環境差異的影響。美國財政部如果調整其徵稅原則和稅收政策,會對未來的企業並購意願和交流活動造成直接的影響。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對國際商報記者分析道,輝瑞並購艾爾建的主要目的正是通過稅收倒置來避稅。早前,輝瑞收購阿斯利康,希望把總部轉移至英國以避稅,但被美國財政部叫停。此次美國財政部發佈新政打擊稅收倒置就是為了阻止輝瑞通過並購艾爾建進行稅收倒置。

  週密進一步分析道,稅收是企業經營中的重要因素,不僅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企業出售資産的意願,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外國企業的收購意願。

  據了解,新政策包括兩個部分,政府對通過多次反向收購或收購美國公司而建立的公司進行了進一步限制。在計算合併公司的稅收比例時,政府會忽略在前三年裏並購交易中的美國資産價值。

  中資“走出去”要當心

  在奧巴馬政府敲定打擊稅收倒置交易的計劃之際,雀巢、荷蘭皇家殼牌、空客、巴斯夫等通常不碰美國政治的大型歐盟企業都在擔心其美國業務所面臨的風險。

  歐洲跨國公司並未參與稅收倒置,但他們擔心旨在限制此類交易的經濟效益的舉動可能會增加他們在美國的稅收金額和借款成本,因為他們的公司結構與採取稅收倒置的企業相同,都是由一家海外註冊的母公司控制一家美國子公司。

  資料顯示,這已不是美國財政部第一次對企業海外避稅行為“伸手”。早在2014年9月和2015年11月,美國財政部就先後針對稅收倒置企業通常慣用的“放鬆控制”策略和“稅收待遇”門檻作出了嚴格限制。

  郭凡禮分析指出,2014年9月,美國財政部對稅收倒置企業進行打擊,主要限制美國本土企業通過收購國外企業進行稅收倒置,但外國企業收購美國企業的稅收轉移行為沒有受到限制。“此次政策對該行為進行了限制,這將會阻礙部分中企赴美投資,不利於中國正在實行的企業‘走出去’計劃。”

  週密認為,在當前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中並購所佔比重較大的情況下,美國新政所産生的影響不可小視。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奧巴馬政府一直採取各項措施希望外國企業回流美國,並通過各種方案減少本土企業外遷,這次的政策調整事實上也反映了同樣的期望。應該説,稅收問題是國際問題,關係到國與國之間的稅收利益分擔。

  週密建議,中國企業需要關注美國相關政策的進展,在必要時積極使用美國本土法律服務,做好投資方案的調整。對於企業的投資方式,在適當條件下也應重新評估和設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