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家談當前經濟形勢:人間四月天OR 仍未觸底?

  • 發佈時間:2016-04-11 14:1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歐陽優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1日訊(記者歐陽優)今年第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即將揭開,關於中國經濟走勢的討論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中國經濟到底是已經迎來繁榮的“人間四月天”,還是依然乍暖還寒、尚未觸底?在4月10日舉辦新供給2016年第一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上,專家學者給出了答案。

  談及中國經濟增長問題,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劉世錦給出的觀點非常明確,“中國經濟由高速到中速背後是經濟結構和增長動力轉換,是一種平衡轉向另一種平衡,現在經過6年的回落以後,已經非常接近底部,過度看空中國經濟前景理由不足。預計2016年下半年或者2017年上半年會觸底。”

  “底在何方?其實就是尋找中速增長的一個新平衡點。”劉世錦對底的判斷依據是投資增速,在他看來,目前中國投資增長速度在10%左右,固定資本形成的增長速度很可能是5%-6%,非常符合觸底特徵。

  具體來看,從需求側講,中國過去三十多年主要依靠高投資,而高投資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基礎設施佔25%,房地産約佔30%,製造業佔比30%以上,這三項合起來可以解釋85%的中國投資。“所以,高投資要觸底就是‘三隻靴子’要落地。”劉世錦分析認為,目前投資基本穩定下來。房地産投資經過一段時間負增長,由負轉正。另外,基礎設施很大程度上和政策有比較大的關係,國家正在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出口未來的增長速度在5%左右屬於正常速度,現在是處於負增長,是偏低的。“從需求角度來看,觀察上述幾個因素,最後看一個指標,即投資能不能穩下來。”

  從供給側看,劉世錦表示,PPI開始回升、工業企業利潤由負轉正並保持適度增長,這兩個指標都釋放出了積極信號。

  “有人説觸底了會不會大幅度反彈,不會的,觸底的含義就是不會更低了,將來最可能的形態是L型,L型的底部有小的‘W’型,就是一些小的波動。”他表示,如果進入這樣的平臺,可能維持5至10年時間,這有助於中國實現中長期發展目標。

  在劉世錦看來,觸底成功的前提和基礎是,需求側的高投資觸底、供給側取得實質性進展,以及新動力的真正形成。特別是去産能必須在一兩年內見效。供給側改革真正解決中國經濟的深層問題,提升信心很大程度上需要政府開始面對問題、準備改革。

  “中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增速由高速轉向中高速。預計2016年一季度到2018年一季度,將進入所謂的‘新常態繁榮’期。”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副秘書長姚余棟對中國經濟形勢的看法非常樂觀。姚余棟分析認為,中國GDP增速已經連續六年下行,未來勢必存在溫和反彈機會,而“新常態繁榮”可能就是這一機會。“‘新常態繁榮’既不是過熱,也不是偏冷,就是現在的天氣,人間四月天”。

  在姚余棟看來,國內國際的因素都釋放出了良好信號。從國際方面看,美聯儲加息更為慎重,國際原油價格反彈乏力。隨著美元加息預期下降,近期美元指數震蕩走弱。而國內因素則反應在房地産投資企穩,消費水準保持平穩增長等方面。供給端層面,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同樣升至擴張區間,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也出現明顯回升。加之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由負轉正,服務業增速遠高於GDP增速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向浮動逐漸企穩等因素。基於此姚余棟判斷,2016年一季度至2018年一季度中國將迎來“新常態繁榮”時期。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管清友則將目光放在了近期的經濟走勢上,他的判斷是,“今年第二季度,中國經濟或將迎來喘息窗口”。

  管清友指出,雖然今年1月釋放天量信貸後,2月份信貸數據隨即出現大幅回落,但總體來看,這兩個月新增信貸依然創出歷史新高。管清友認為,二季度將迎來難得的喘息窗口,經濟增速有望實現反彈,加之美聯儲加息預期緩解,人民幣匯率也將隨之企穩。但下半年經濟增長後勁不足,匯率或將再度貶值,房地産市場發展也將出現下行。“未來如果供給側改革進行順利,中國經濟有可能出現大翻轉。”管清友強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