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咖聚廈 論道金融創新改革

  • 發佈時間:2016-04-11 08:29:33  來源:廈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嘉賓在廈大“鳳凰花”金融論壇上“交鋒”。(本報記者 張奇輝 攝)

  文/本報記者 林露虹 通訊員 陳婧 劉斯然

  4月9日下午,廈門大學科學藝術中心三樓近一千人的報告廳坐滿了人,就連過道裏也擠滿了人,這是廈門大學金圓研究院揭牌儀式暨2016“鳳凰花”金融論壇的現場。臺上十多位金融業大咖及精英學者熱議新常態下金融熱點,幾番思想火花的碰撞,台下聽眾受益匪淺。

  此次活動由廈門大學、廈門金圓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主辦,廈門大學金圓研究院承辦。廈門大學校長朱崇實、台灣青年發展基金會董事長連勝文等兩岸金融業界專家學者及知名人士出席了揭牌儀式。

  朱崇實在致辭中指出,廈大金圓研究院的成立是獻給廈大95週年校慶的一份厚禮。上世紀20年代,廈大創辦之際,商科和教育是主要學科。商科就是金融的前身,95年來,廈大金融專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廈大金圓研究院的成立,將推動廈大的金融、管理、經濟等專業跨上一個新臺階。

  發展直接融資

  推進供給側改革

  作為廈門大學金圓研究院成立後的首場論壇,也是精心打造的金融領域高端論壇,本屆論壇以“金融創新與監管:供給側改革與直接融資”為主題。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陸磊、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金立揚分別對金融要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轉型中的並購市場等做主題演講。陸磊在演講中認為,當前我國要做金融要素供給側金融改革。需求側有用,但需求側和供給側的並舉才是未來的解決之道。金立楊則認為,並購是最高級的資本運作,每一單並購不是標準化的,並購從來都是個案對個案,並購完以後整合難度非常大,它對一個企業的發展意義重大。

  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行長吳國培、廈門市金融工作辦副主任丘筱文、海通國際副主席兼行政總裁林涌、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光裕等多位金融業精英就新常態下銀行經營模式創新、資本市場的監管與創新等專題進行2場高端對話,分別由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戴亦一和廈門大學金圓研究院院長屈文洲主持。在論壇交流中,與會嘉賓達成了共識:中國實體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長期問題是融資難和融資成本高,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融資渠道狹窄,更多依靠銀行貸款。為了加大金融體制改革力度,積極發展直接融資,拓寬投融資的多方渠道,以推進供給側改革,同時促進經濟平穩運作。

  探索校企合作新機制

  共推金融創新改革

  廈門大學金圓研究院正式成立後,將立足廈門,服務兩岸,緊密開展金融創新研究,針對金融市場、産品等領域實際需要,進行金融創新課題項目研究;培養高級金融管理人才,舉辦金融管理學歷教育、在職教育;舉辦金融管理高端論壇,廣泛邀請國內外知名的經濟金融學者、專家、企業家,構建産、學、研交流平臺,為共同締造美麗廈門增添光彩。

  據悉,廈門大學金圓研究院是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和廈門金圓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建的合作平臺。據研究院首任院長屈文州教授介紹,研究院將充分發揮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和金圓集團雙方各自優勢,致力於金融管理和金融創新的前沿學術研究,將廈門大學金圓研究院打造成為具有中國特色和世界影響力的一流高校智庫、國際學術交流平臺和高端人才培養基地。研究院的宗旨是探索校企合作新機制,充分挖掘合作雙方資源,發揮地處國家改革開放和對臺合作前沿優勢,通過協作創新、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模式,加快推進廈門大學金融管理學科和廈門兩岸金融中心建設,探索中國金融的管理創新。

  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金立揚

  並購是

  企業走出去的需要

  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金立揚的演講圍繞中國目前的並購市場。“從2005年到2015年我國並購累計完成13800多起,2014年比前年增加33.1%,2015年又增加30%,上市公司的數量非常驚人,2015年並購交易金額比2014年增長將近一半。並購增多的主要原因在於中央部委從2010年開始不遺餘力地推行並購。國務院關於並購短短四年間連續發了兩個文件,整個並購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證監會作為資本市場的監管者這兩年做了大量的工作,頒布了一些規定和規則。”金立揚列舉了一些實例,闡述並購案例發生的領域越來越廣,原因越來越多。例如,國企改革的推進,去年央企已經有六對12家企業完成了並購重組新三板在三月底掛牌企業6000家,去年前年被收購的交易數目有200家;PE、VC開始把並購作為推出主渠道,2015年機構退出300多起。

  “現在有一些連續創業者,目的不是做到世界五百強,而是出售。還有一些企業為了謀求轉型,通過並購的方式跨界到其他行業。並購是企業走出去的需要,央企走出去買資源和港口,中小民營創新型企業走出去買是品牌、渠道和技術。”

  嘉賓觀點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陸磊

  改革金融要素供給

  保障金融安全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陸磊從四個方面闡述了“金融要素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動因。“我們到目前為止仍然沿用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條件下的宏觀調控框架設計藍圖,但23年過去了,無論是全球經濟還是中國自己的經濟格局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開門見山地指出,我們應該重新思考並解決政府與市場關係和中央與地方關係,建議更多通過市場和市場主體發揮作用,避免産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信貸政策剛性化。

  陸磊強調,“金融需支援實體經濟”,在金融業、實體經濟方面要做普惠金融、扶貧金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做綠色金融使得産業能夠更加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科技金融支援科學技術發展,大力發展風投。普惠金融讓社會中低收入群體能力得到在存貸匯之外的金融服務。扶貧金融使得七八千萬人具有勞動能力、要素價值的那部分人能夠與金融資源相結合,形成産出和獲得收入的能力。同時,還要保證金融安全的需要。陸磊總結説,土地要素不流動,勞動力和技術要素比較流動,金融要素流動性最快,錢配到哪,産業結構能夠變到哪,所以要做金融要素的供給變化。

  【聲 音】

  福建自貿試驗區金融項目有57項

  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福建分局局長 吳國培:我們福建自貿試驗項目一共有186項,其中金融是57項,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第二個比較大的創新就是外匯管理,在自貿試驗區裏外匯管理更加簡化,方便企業的貿易和投資。擴大金融的業務方面,比如説離岸金融的業務,利率市場化等等,另外福建最有特色的是對臺金融的業務合作,比如説爭取引進台灣的金融機構,辦一些合資的證券公司,辦一些合資的保險公司。福建在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金融起很大的作用,“一帶一路”的六七十個國家,眾多的人口,有許多貿易需要做,福建的服裝、鞋帽可以跟東南亞合作等等。

  直接融資體系建設應該要發力

  廈門國際金融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彤:從金融微觀具體執行層面上來看,我認為現在要解決怎麼搭橋的問題。很顯然我們是全球最有錢的國家,同時又是全球對資金最饑渴的國家,搭這個橋在前三十年是用所謂的間接融資的方式搭的,但走到今天也發現間接融資的體系在經濟下行期必然會出現大量的錢留在機構裏貸不出去。另外一方面,在當前的階段,直接融資體系建設確實應該發力。我認為問題是我們發現了,但並沒有在怎麼做上給出一套方法論,就像間接融資這三十年發展是靠市場機制一樣。多層次市場的建設真正的推動力是市場,否則仍然是一個有限的交易所、銀行間市場。

  細化金融服務 讓産品更加多樣化

  廈門國際信託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自成:作為信託公司,我們這些年主要的業態還是和銀行合作。我們現在銀行綜合化經營是三種模式,一種模式是金控,金控平臺下面有很多子公司,第二種模式是銀行作為母公司下設子公司的混業經營模式,下面有證券、信託、期貨,還有一種混業經營模式,銀行本身在部門中進行分工合作,銀行的綜合經營化,主要通過機構設置的表現,以及一些制度設計,使得産品更多樣化。但是我們金融服務的細化程度不夠,在整個金融體系建設中,如何讓産品更加多樣化是我們大家必須共同努力的方向。

  監管機構和交易所應注重制度引導

  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光裕:如果我們統計一下上市公司盈利的情況,可能有相當一部分公司業績還不錯,有正回報,但再用一個數據統計,統計最好的上市公司,那是非常可憐的公司,基本上不分紅,除了一些有特殊要求的金融機構。正因為這樣積累了近三十年的發展,結果大家不關注它的業績和持續能力、創新能力,就把它當做一個符號去運作,這樣的情況給投資人帶來很大的問題,我們在市場上選擇這些公司投資的時候,我們非常嚴謹,我們有研究團隊和券商一起配合,我們也有研究員和基金經理,他們有持續估值的方法,但在這種情況下就難了,沒有辦法去選擇。作為監管機構和交易所就應該從這些地方解決這些問題,在制度上進行引導。

  新三板不要把自己變成深滬交易所

  廈門大學法學院教授肖偉:我想分享幾個觀點。第一,新三板不要把自己變成深滬交易所。新三板的發展非常火,也有很多學者把這個新三板的發展向深滬交易所看齊。我們新三板的門檻太高,是不是要適當地降低一點門檻,特別是轉板,我覺得這個觀點很危險,值得警惕。第二,證券市場不能承載過多的功能,要搞國企改革、節能減排、“一帶一路”、供給側改革,證券市場都要為他們服務,我覺得這是不對的,證券市場是一個投融資市場,把它自己建設好了,它自然就可以發揮實現那些政策目標的作用。第三,證監會不應該被股價綁架,很多事情的推行都受阻于股價,證監會應該與股價保持適當的距離。

  新常態下銀行業做出了多項嘗試

  廈門市金融工作辦副主任丘筱文:我們現在看到銀行正在跨界,或者説正在混業,這是一個新的希望,這個新希望也帶來了新的危機,金融監管在原來一行三會分業監管思路上已經不適應,我們現在的商業銀行經營模式的轉型,國家已經注意到,而且正在引導。銀行現在還做私人銀行業務和中間業務,尤其是中間業務前面幾十年發展非常快,這兩年又出現了投資銀行業務,投行業務就是幫助企業去做直接融資,未來我們會看到更多新的嘗試。另外,商業銀行在試點城市可以做股權投資,這是一個很新的變化,我們看到人民銀行的宏觀調控,在人民幣國際化、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資本項目可兌上有非常大的貢獻,這些都是對我們商業銀行經營模式轉型創新的支援。

  銀行業要抓住機會轉型和變革

  中國建設銀行廈門分行行長生柳榮:我們建設銀行是2014年年底開始轉型的,我們提出了“多功能、集約型、創新型”的思路,我們的規模、資産、品質所有的指標都創歷史新高。現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主要措施是三去一降一補,即去産能、去杠桿、去庫存,降、補短板。産能過剩通過三個渠道來解決,高能耗低效率産能需要淘汰,其次是轉移,最後是升級。比如説産業的轉移,我們去年做了海外並購,我們通過一系列跨境的融資,利用自貿試驗區的政策,鼓勵企業走出去,再比如説産業升級問題,我們去年通過引進文化産業基金,幫助一家房地産企業進入文化産業。比如説去杠桿,我們居民的杠桿不高,企業的杠桿很高,我們也代理髮行了一些地方政府債。

  多層次市場建設應考慮不同投資人需求

  海通國際副主席兼行政總裁林涌:我在想究竟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含義應該是什麼,如果從縱向緯度來看,中國確實有了多緯度資本市場,但是另外一方面,從橫向的緯度來看,從資本市場各個要素來看,我們是不是已經建立了一個多層次資本市場?或者換句話説,我們應該如何去建立一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其實談到市場的時候,我們往往理解成有形的市場,真正凡是能夠促進買賣雙方達成交易的方式、空間、場所,我個人認為都應該把它歸為市場的範疇,從這個角度理解,我想也許中國下一次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在推動方面應該會考慮滿足不同的投資人不同的需求。

  抓住要素 讓專業機構做該做的事

  圓信永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董曉亮:我們圓信永豐是2014年成立的廈門唯一一家基金公司,新公司規模剛剛起步,但業績非常好,目前的股票基金是全市場同類基金排名第一。我們在業務一線,要素非常重要,我今天最大的收穫,是我抓住了要素,其實資本市場多層次市場體系我認為最重要的核心就是讓市場去做它該做的事情,讓專業機構做它該做的事情。來看並購問題,並購從基金公司的角度來看,能夠操作的手段其實還是通過定向增發,第二是基金公司的子公司,我認為資本市場其實已經非常完善,缺的是一個市場化運作的手段,讓各個市場的參與主體達到自己的迴圈,作為專業機構,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發揮要素功能。

  通過期貨的雙向機制來降低風險

  瑞達期貨股份有限公司的資管部總經理馬玉鳳:期貨公司專業團隊可以利用期貨的避險工具並通過雙向機制來降低風險,因為我們現在在中國的市場股票交易只能單向,是看天吃飯的,一旦下跌的時候,出現的是千股跌停,所以在期貨市場上,是雙向交易的機制。我們認為在接下來中國的金融市場更多是去散戶化,走向機構團隊理財,這邊我也想再説明一下,期貨公司的投資團隊只做擅長的行業,現在估值被限倉,很多資金涌向了商品期貨,包括這一段的鐵礦石,很多做股票二級市場的投資者無從下手,如果真的想把資産作為配置分散風險,可以一部分自己操作,一部分給專業投資者,讓他們為你們的資金增值、保駕護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