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濟日報:風險防控 “藥”不能停

  • 發佈時間:2016-04-11 06:4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周財經領域的關鍵詞依然是風險。

  當金鹿財行兌付危機尚未平息之際,上海另外一家名為中晉資産管理公司的私募機構于4月6日被曝涉嫌非法融資。上海警方已對因涉嫌非法吸儲和集資詐騙的“中晉係”相關聯公司進行查處。

  從e租寶到金鹿財行再到中晉資産,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可謂風聲鶴唳。

  4月8日,天津銀行在港交所公告稱,該行上海分行票據買入返售業務發生一起風險事件,涉及風險金額為7.86億元。目前,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

  不同於部分網際網路金融公司混亂的管理,商業銀行的內控機制、操作水準在金融機構中都屬於上乘。但就在這種情況下,近幾個月以來,票據風險案件依然頻發。有業內人士指出,銀行票據案的發生應歸咎於銀行內控和操作風險。也有人認為,銀行有將票據貼現本應佔用的信貸資産騰挪出表的衝動。無論原因為何,其帶來的風險不可小視。

  此外,上周有媒體報道,越來越多的銀行將理財資金和自營資金委託給外部機構管理,代替原本的非標資産。據估算,約有萬億元規模的銀行委外資金通過信託、基金等方式流入債券市場。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於委外業務杠桿和信用風險偏好常被放大,因而也潛藏了巨大的風險。

  這些看似毫不相關的風險事件,背後的邏輯卻有相似之處。

  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亂象折射的是民間資本的獲利衝動,銀行票據風險以及委外投資,一方面體現了銀行規避監管,追逐利益的天然衝動;另一方面也凸顯了當下投資主體所面臨的資産配置荒難題。而風險事件頻發的大背景則是近期已然出現回暖態勢,但遠期態勢依然不甚明朗的經濟。

  當逐利的資本面對資産配置荒,或者加大金融創新力度,通過創新發掘新的利潤增長點,或者冒著更大的風險去尋找收益更高的標的。在這個過程中,如何保證投資者的權益不受損害,如何把控金融機構的業務風險,避免造成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和商業銀行都不能推責,監管者也要審慎考慮。

  至於如何通過監管,在合理控制風險的同時,把握回暖時機,加大對逆週期調控的力度,釋放市場活力,則屬於監管的更高層次。

  經濟高速增長時,風險很容易被掩蓋,但是當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時,也是各種風險事件集中爆發時。對此,風控壓力不能減,監管加碼無需贅言,而更有智慧的監管理念和舉措,更具藝術的協調和平衡,才是市場所盼。(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孟 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