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莫讓“踏青”成“蹋青”

  • 發佈時間:2016-04-08 03:32:0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陽春三月,正值春暖花開之時,萬物復蘇,是人們到郊外踏青賞花的好時節。人們紛紛走出家門,三三兩兩到郊外遊玩賞春,或野炊,或遠足,投入到了大自然的懷抱,既賞心悅目,又放鬆心情,可謂一舉多得。

  然而,有一些人在郊遊的時候,卻忘卻了一種文明細節,一些遊客在盡情遊玩的過程中,一些不和諧的現象令人觀之十分傷心。故意折斷樹枝的有之;採摘樹上的花來戲耍的有之;隨意在莊稼地裏踩來踩去的有之;有將景區草坪踏出一條條“路”的;有爬上文物上進行拍照的;有在景區寫下“某某到此一遊的留言”的;還有的把隨身攜帶的塑膠袋、喝幹的礦泉水瓶子隨處亂扔……如此不文明的行為舉不勝舉,見此,筆者不禁在想:這到底是“踏青”,還是“蹋青”?

  也許,在許多人的潛意識裏,摘朵鮮花、折根樹枝、拔根綠草是“踏青”過程中最正常不過的事情。大家雖然知道如此攀折、踐踏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但他們認為一朵鮮花、一片樹葉、一根綠草算的了什麼,怎麼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態環境呢?確實,一朵鮮花、一片樹葉、一根綠草對生態的影響並無大礙,但試想一下,如果你一朵我一朵,你一片我一片,你一腳我一腳的,這滿園的春色豈不就這樣被我們毀了嗎?

  其實,“踏青”是文明的寫照,也是文明的一面鏡子。美好的環境需要大家共同來創造,每個人都應珍惜這一春暖花開的美好時刻。為此,筆者呼籲各位踏青的朋友們,在郊外遊玩放鬆自己心情的時候,不要放鬆了對自身行為規範的約束,時刻愛護花草樹木,保護生態環境,切莫把“踏青”變成了“蹋青”。只有這樣,“春色”才能常留人間,春天那令人陶醉的“美景”才能留給更多的人欣賞。梧煙花小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