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醫讓俄羅斯腦癱患兒家庭看到希望

  • 發佈時間:2016-04-08 00:30:52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兩個多月來,每次看到中國醫生拿著一些粗細只有0.25毫米的針灸針,為患有腦癱的兒子針灸,俄羅斯媽媽奧莎娜都非常心疼,但看到孩子的手臂一點點舒展,她又有了信心。

  今年1月份,33歲的奧莎娜帶著兩歲多的兒子,從莫斯科飛越幾千公里,經武漢轉機,來到位於哈爾濱的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在俄羅斯的治療不理想。聽其他生病孩子的父母介紹,又查了很多資料,來到這裡。”奧莎娜説,“孩子剛來時肢體痙攣很嚴重,現在我感覺他胳膊和腿不那麼僵硬了,有效果了。”週一至週六,奧莎娜每天下午帶孩子來治療,4個小時完成12個康復治療項目。

  中醫認為,通過一定方法刺激人體經絡線上一些特殊部位的點區,可以保健或治病。這些點區被稱為“穴位”,與西醫解剖學中所講的人體器官不同,它們是看不見的。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副院長唐強説,小兒腦癱主要表現為肢體運動功能障礙,單一治療方法很難起效,他們探索了一套綜合的康復治療體系“針康治療體系”。“針”特指“頭穴叢刺”針灸法,醫生用很細的針灸針刺入患者頭部穴區,輔以一定的手法刺激。“康”是現代康復訓練方法和傳統康復方法包括推拿、艾灸、刮痧、中藥浴等多種治療方式。

  走進這家醫院的兒童康復區,好像進入一間大而寬敞的幼兒園教室,地上鋪著五顏六色的隔涼墊,有病床,還有一些專業康復設施。醫生們正在為患兒做不同項目的治療,父母陪在一邊。按摩、推拿都很安靜,可針灸不是,有時會讓孩子們哭鬧,但醫生用嫺熟的技術及和藹可親的態度,讓孩子靜下來。

  康復中心一角,4歲零7個月的阿爾捷姆依偎在媽媽斯維娜懷裏,雖然頭上扎了很多細針,但絲毫沒影響他聚精會神玩手機。

  阿爾捷姆患小兒腦癱,平衡力差,肌張力高,幸運的是他智力正常。剛來時,他走不了幾步路,經常摔倒。經過兩個月治療,他已經能跑能跳,治療馬上就可以結束了。

  “心情……”斯維娜好像一時不知該怎麼形容自己的感受,從發現孩子異常,到確診患病、四處求醫,這位媽媽經歷了太多痛苦。此時看著活動自如的兒子,她臉上放著光彩,“回去孩子就能上幼兒園了!我還錄了一些醫生康復治療的視頻,回家對照著鞏固效果。”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康復中心主任王艷介紹,自2004年接治第一名俄羅斯患者以來,至今共為約900位俄羅斯患者提供醫療服務,其中約有600位兒童,腦癱患兒佔八成,其餘主要是發育遲緩或自閉症患兒。很多醫護人員能與俄羅斯患者進行俄語溝通,還專門引進了俄語人才。該中心先後獲評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重點專科、國家中醫臨床重點專科等。

  俄羅斯父母會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治療時間和頻次,有的一年治療一兩次,有的連續來幾年,他們通常要租房生活,以保證按時送孩子治療。

  奧莎娜告訴記者,她不想和家裏10個月大的小兒子分開太久,她計劃下次把兩個孩子一起帶來,雇保姆幫忙照看小兒子,這樣她就能安心了。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笪志剛説,與俄羅斯接壤的黑龍江省具有中醫藥産業優勢,在對俄提供中醫康復、旅遊養老服務方面具備潛力。

  據了解,黑龍江省今年1月出臺《關於促進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計劃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並提出大力推進中醫藥服務貿易,開發中俄中醫服務平臺。

  目前,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正在進行哈南分院“醫養結合”項目建設,屆時將建立功能更為完善的康復中心,也將建設對外醫療旅遊服務中心,開展對俄醫療服務和以對俄為主的旅遊養生保健服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