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消費者應注意匯率法律等風險

  • 發佈時間:2016-04-08 00:30:47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內地人赴港購買保險之風正越吹越勁。2015年香港保險業向內地訪客所發出的保單,新造保單保費為316億港元,較2010年增長七倍。業內人士提示,儘管去香港保險更“划算”的觀點已深入人心,但有意投保的消費者應對産品的保障範圍、投資收益等仔細甄別,並注意匯率、法律等風險。

  香港保險持續火爆

  根據香港保險業監理處公佈的數據,2015年香港保險業向內地訪客所發出的保單,新造保單保費為316億港元,佔2015年個人業務的總新造保單保費(1309億港元)的24.2%。從往年數據看,這類保費5年內增長了近6倍。2010年,香港向內地訪客所發出的新造保單,其保單保費還僅為44億港元,佔當年個人業務的總新造保單保費的7.5%。到了2012年內地訪客新造保單保費達到99億港元,佔比達12.8%,到2014年時突破200億,內地訪客新造保單保費達到244億港元,佔比升至21.4%,到2015年又再突破300億。

  穆迪分析稱,躉繳保費産品是內地人士赴港購買的主要保險産品,2015年,躉繳保費佔香港保險公司新業務保費總收入的49%,其中21%來自對內地人士的保單銷售。

  為什麼內地人會熱衷於千里迢迢去香港買保險呢?業內人士分析,一方面是內地居民對香港同類保險保障更全保費更低的印象,另一方面是有相當部分內地居民希望借大額保險繞開外匯管制,向境外轉移資産。

  香港安盛保險的行銷員麥女士(化名)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香港保險的吸引力在於其行業歷史悠久,制度及服務更完善,保險保障的範圍更廣,同等保額資費更便宜等。相比內地市場,香港可以提供種類繁多的保險和風險管理服務,且部分産品在保障範圍和費率上的確有優勢。據了解,目前香港的合法保險公司總數達到158家,保險仲介人超過8萬。

  除保險産品本身的吸引力,內地高端客戶對於保險需求的增大也是香港保險市場愈發紅火的原因。通過在香港購買保險,客戶可以配置港元、美元資産,同時高額保單的質押也成為不少客戶“套現”的主要手段。有消息稱,香港大額的保單頻頻出現在內地,千萬保單已不足為奇,最高出現了億元保單,付港買保險已經不僅僅是購買一份保障那麼簡單。

  保障範圍未必懸殊

  儘管去香港保險更“划算”的觀點已深入人心,但于普通消費者而言真的有必要嗎?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最受內地消費者青睞的是香港的重大疾病險、人壽險和儲蓄分紅險。在重疾險領域,一些香港産品的費率比內地更低,但從保障範圍來看,其優勢值得推敲,消費者應仔細甄別。

  以在香港市場備受歡迎的英國保誠公司的危疾終身保計劃(下稱“終身保”)和在內地上市的華夏人壽常青樹重大疾病保險(下稱“常青樹”)做對比。在涵蓋重疾範圍上,終身保稱其涵蓋69種重疾,其實是52種重疾+17種輕症提前給付。而該産品的加強版稱為危疾終身加倍保(下稱“加倍保”)稱涵蓋105種重疾,但其實是52種重疾+47種輕症+6種終末期疾病。相比之下,常青樹涵蓋61種重疾+15種輕症,保障範圍相差並沒有看起來那樣懸殊。

  從加倍保和常青樹覆蓋的具體重疾病種看,兩者在46個病種上基本重合,另外有17個病種僅常青樹覆蓋,有6個病種僅加倍保覆蓋。據了解,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遺症、重大器官移植術、冠狀動脈搭橋術和終末期腎病這6大病種的發病率已經佔到整體重疾發病率的90%以上,其他重疾的發病率明顯較低,其中加倍保覆蓋的“克雅二氏症”屬於罕見病。

  從上述兩者的輕症保障範圍來看,加倍保的病種數量明顯多於常青樹,兩者都規定可以賠償三次輕症。但值得注意的是,前者的47種輕症被分為5組,每一組如果有一次理賠,則全組責任終止。相比之下,常青樹沒有對包含的15種輕症做任何分組,三次理賠機會可以用於輕症中的任意一種。此外,加倍保的輕症為提前給付,理賠之後會扣掉相應保額,常青樹為額外給付,賠付之後不會影響原來的保額。另外,從豁免保費條款來看,終身保沒有豁免保費條款,加倍保為重疾發生之後豁免保費,而常青樹是發生輕症即可豁免保費。

  利益演示不可盡信

  香港保險投資收益高,也是消費者付港買保險的動力之一。但業內人士提醒,兩者的差距跟收益演示方法有一定的關係,應向專業負責的保險顧問仔細諮詢。

  中國保監會規定,保險産品演示利益有高/中/低三檔,香港保單演示沒有分檔,只有保證利益和演示利益。從目前實際情況看,很多內地産品的保證保單利益是超過香港保單的,但由於香港的保單利益演示的利率沒有統一規定,一些公司傾向使用高演示利率來提高産品競爭率,有時達到6%-10%,但這部分利益是不能保證的。

  中國保監會明確規定,不得將保險産品中的非保證利益當作保證利益進行宣傳,不得對保險産品的紅利、盈餘分配或者未來不確定收益做出超出保險合同約定範圍的描述或承諾。

  保監會要求,保險公司在産品説明書和其他宣傳材料中演示保單利益時,用於利益演示的分紅保險的高、中、低三檔假設投資回報率,分別不得高於6%、4.5%和3%,現金紅利累積年利率不得高於3%;用於利益演示的投資連結保險的高、中、低三檔假設投資回報率,分別不得高於7%、4.5%、1%;用於利益演示的萬能保險高、中、低三檔假設結算利率,分別不得高於6%、4.5%和最低保證利率。

  “香港的分紅保險在過去幾年確實保持了相對較好的收益水準,總體達到6%-7%的收益率,但是這樣的收益水準能不能持續,可不可複製不能確定。”微信公眾號“人民精算師”表示,香港的保險産品以長期持有為主,很多産品前兩年的現金價值(即投保人退保時可以拿回的錢)為零,短期內沒法退保,這使得保險公司更傾向於選擇長期投資策略,提高股票等權益類投資的佔比,而近幾年恰逢這類資産的收益不俗,但這種高收益水準能維持多久很難判斷。相比之下,內地産品前兩年的現金價值更高,投資也更穩健。

  此外,影響一款産品實際收益率的主要有兩個因素,投資收益率和産品的前端扣費(如基金的申購費和保險行銷員的佣金)。香港的高收益産品的首年銷售佣金動輒達到20%-50%甚至更高,對投保人而言,扣掉的費用越多,進入真實投資賬戶的錢就越少。

  內地産品價格將更有競爭力

  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除了保障範圍和收益水準,境外保單的合規性等各種風險也應考慮其中。

  業內人士提示,赴港投保後可能衍生一系列問題,如重大疾病有的需要去香港鑒定、國內沒有網點理賠較為不便、來回交通費用負擔、內地醫療資料認可、地下保單不受法律保護、香港保險公司允許破産、退保時現金價值更低等。

  保監會副主席黃洪談到赴港購買保險風險時稱,一是匯率風險,到香港買保險,要考慮到匯率變動的風險,保險是未來用的,這一過程可能是20年、30年甚至更長,未來的匯率走勢不明確,如果貶值就划不來了。二是法律風險,假如雙方之間有爭議,很可能要訴諸法律,到香港打官司費用很貴,且法律跟內地不同,消費者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三是産品風險,保險公司也是企業,是企業就有生命週期,所以要考慮在什麼樣的公司買比較合適。黃洪稱,內地保險産品經過近幾年改革,壽險價格下降了20%以上,“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逐步與香港、與國外的價格接近,産品會更有競爭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