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家建議全球經濟加強合作應對債務通縮風險

  • 發佈時間:2016-04-07 11:52:5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北京4月7日專電 香港證監會原主席沈聯濤、香港大學金融與公共政策教授及國際金融論壇研究院執行院長肖耿日前發表研究文章稱,在當今多極化全球體系下,世界各國應考慮實施一項更積極的共同戰略,以避免全球經濟陷入債務通縮。

  在題為《振興全球經濟的B計劃》文章中,沈聯濤與肖耿稱,近期舉行的一些有國際影響力的會議表明,全球各方已逐漸意識到由債務問題導致的通貨緊縮壓力和金融不穩定性增強,使全球經濟面臨風險。為應對風險,各國應該加強合作,採取一致措施。

  文章稱,目前發達經濟體普遍面臨快速的人口老齡化、龐大的公共債務負擔、捉襟見肘的貨幣政策及難以駕馭的黨派政治等問題,因此全球經濟擺脫目前通縮道路的能力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新興經濟體。新興經濟體人口結構更合理、正在經歷快速城市化,並擁有極大的生産力增長空間。

  兩位專家認為,發達經濟體之所以能在2007到2009年間擺脫流動性危機,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美聯儲願意與多個發達國家的中央銀行進行流動性貨幣互換。只有建立一個全球流動性貨幣互換保險體系,即以多邊貨幣互換安排為基礎提供緊急流動性援助,各國才能實施急需的全球一致性通貨再膨脹政策,而免於對資本外逃和匯率貶值的過度恐懼與擔憂。

  同時,世界各國需要集體行動來使目前各主要經濟體的非常規貨幣政策變得更有效。到目前為止,主要經濟體非常規貨幣政策都未能重振全球經濟的主要原因是,商業銀行和其他貸款人都將從央行獲得的流動性留在了金融體系內,而沒有投資于中小型企業貸款、長期基礎設施和其他實體經濟項目中。

  文章稱,世界各國急需通過全球集體行動消除産能過剩,降低杠桿率,並平衡稅收政策,同時降低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這些有助於擺脫通縮和刺激經濟增長的集體行動將降低金融機構的風險厭惡情緒,從而提高各國非常規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效率。

  當然,兩位專家也承認,集體行動並不容易,達成全球共識一直以來都是極為困難的事情。但在當前面臨前所未有的全球經濟穩定威脅之時,各主要經濟體必須加強合作意願,採取可行措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